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新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EBN护理方法)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每纽各30例。比较两纽在新内瘘使用3个月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流量达标率、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内痿血栓形成率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流量达标率、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及内瘘血栓形成率分别为89.94%、89.31%、8.55%、0.53%和97.79%、95.18%、3.4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问题和EBN结合起来,使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向新型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新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前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技术对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的血象变化,其中观察组36例行调强放疗,对照组43例行三维适形放疗。两组患者靶区处方剂量为28.8~36.0 Gy,单次剂量为1.6~2.0 Gy,记录两组患者在放疗前、中、后血液学毒性变化和骨髓抑制程度,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90%的病人在放疗期间以及放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观察组在放疗期间血红蛋白以及放疗结束后2周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的抑制程度较对照组严重(z=-2.272, P=0.023;z=-3.053, P=0.002;z=-3.163, P=0.002)。结论:采用调强技术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变化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避免调强放疗导致的严重骨髓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遵义市农村学龄儿童烧烫伤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儿童烧烫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遵义市凤冈县2所小学和1所中学共465名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近一年烧烫伤情况,运用单、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烧烫伤影响因素。结果烧烫伤发生率为8.82%,36.6%是热水和热油导致,发生部位主要是手掌/手臂(53.7%),主要发生地是家中(75.6%),发生季节主要是夏季(46.3%)。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童发生烧烫伤的危险性较女童高(OR=5.38)、独生子女(OR=11.05)、留守儿童(OR=8.61)等是儿童发生烧烫伤的危险因素。学习成绩好(OR=0.45)、懂得烧烫伤正确处理方法(OR=0.83)等是烧烫伤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遵义市农村儿童烧烫伤发生率较高,应加强烧烫伤知识普及,关爱留守儿童,以降低其烧烫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了解黔北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小学生烧烫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黔北地区随机抽取6所小学和3所初中,共调查1 855名中小学生,采用自制烧烫伤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烧烫伤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在1 855名中小学生中,有238名在近1 a内发生过非故意烧烫伤,发生率为12.83%.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总知晓率为85.54%,但近1/3的学生未能达到80%的正确率且能答全对的仅占34.72%.年龄、独生子女、留守类型和母亲文化程度是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0.024,0.083,0.039,0.069,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水平急需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等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以留守学生及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为重点宣教对象,共同创造安全环境让中小学生远离烧烫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质状况对遵义市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的影响,为制定不同体质状况儿童伤害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小学生2 865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体质状况、伤害情况等,采用单、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等对伤害的影响。结果:调查人群共386人发生伤害,伤害发生率为17.23%,其中消瘦、超重、肥胖儿童发生伤害人数分别为129、29和22人,发生率消瘦(21.43%)、超重(21.48%)、肥胖(24.44%),均高于正常儿童(14.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伤害发生有随BMI分类增高而升高的趋势。消瘦(P=0.019)、超重与肥 胖(P=0.003)在跌落伤、其他类型伤害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儿童。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83)是伤害的保护性因素,超重及肥胖(OR=1.59)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遵义市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超重及肥胖儿童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合理饮食及积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以降低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探索黔北农村学龄儿童跌落伤特征与干预效果,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儿童伤害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2年首次干预前先进行基线调查,调查黔北农村学龄儿童2 854名,经16个月的多次综合干预后,抽取其中1 502名儿童进行问卷随访调查,了解干预后跌落伤相关的知识、态度、发生率及变化差异.结果 基线调查2 854名,跌落伤害年发生率为6.24%;干预后调查1 502名,跌落伤害年发生率为3.93%,干预前后跌落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0,P<0.05),在道路情况、参与打架及受伤部位方面干预前后分布明显不同(x2值分别为9.92,9.38,6.33,P值均<0.05);小学生跌落伤的发生率(4.17%)高于初中生(3.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P>0.05);干预前后在“步行注意路面平整、骑车时注意力集中、玩耍时不互相推搡、运动时去宽阔地方、伤害发生后应拨打120”等方面知晓率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6.95,50.39,42.00,28.30,491.14,P值均<0.01).结论 黔北农村儿童跌落伤发生率较高,干预后跌落伤害发生率明显下降,但相关知识掌握还不够.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切实将儿童跌落伤害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物理治疗减轻后循环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80 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 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后循环缺血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实施物理疗.于干预后第1、第3 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进行测评.结果 入院第3 周干预组S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1).结论 积极有效的物理治疗可减轻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肌强直一家系和散发患者一例的临床、电生理、基因学特点。方法 对先天性肌强直的一家系和一例散发的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资料搜集,对家系先证者以及相关的亲属进行CLCN1和SCN4A基因测序。结果 家系中3代共有7例患者,其中5例患者以及一例无症状的家系成员接受了基因检测,结果发现5例患者携带CLCN1 A298T突变。在散发的患者中发现了S723R错义杂合突变。结论 CLCN1基因A298T突变是家系中先天性肌强直患者的致病突变,而S723R是否为散发患者的致病突变需要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9.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前庭疾病,虽然它归属于耳鼻喉疾病,但患者常常因眩晕到神经内科就诊,神经科医师的及时诊断和有效的复位可大大缓解和减轻患者的痛苦,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半规管耳石复位法(CRP)治疗.  相似文献   
10.
静脉炎按原因的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其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呈条索状或局部硬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