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电击样或针刺样、短暂且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无面部麻木感,常在说话、咀嚼、刷牙、面部冷热刺激时发作。据报道,三叉神经痛的年发病率约为12.6/10万[1],平均发病年龄为51.5岁,男女之比约为1∶2.5。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较多,但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且每种方法的疗效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椎动脉(VA)相关性及非椎动脉(NVA)相关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同时阐明VA相关性面肌痉挛的病理生理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本资料中的102例面肌痉挛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VA相关组与NVA相关组在年龄及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VA相关组左侧的比例(76.1%)明显多于NVA相关组(48.2%),有统计学差异(P=0.004);VA相关组Smoker评分明显高于NVA相关组(P<0.001)。VA相关组整体治愈率为95.7%,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同侧不全性面瘫3例,听力下降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NVA相关组整体治愈率94.6%,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同侧面瘫2例,听力下降2例,耳鸣1例,饮水呛咳2例;两组在治愈率方面疗效相似(P=0.814),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799)。结论 MVD在治疗VA相关性及NVA相关性面肌痉挛治愈率方面疗效相似,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VA相关性面肌痉挛或许与VA的延长扩张或解剖上的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过后组神经间隙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相关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治疗的166例面肌痉挛患者,按照Ubogu和Zaidat的标准,42例患者符合VBD诊断标准,为VBD组,其余124例患者为常规组, 手术方法及术者无差异。结果:VBD组与常规组在年龄及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VBD组整体治愈率90.5%,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同侧迟发面瘫1例,听力下降1例,术后延迟缓解率11.9%。常规组整体治愈率92.7%,术后并发症包括手术同侧面瘫2例,听力下降3例,耳鸣2例,饮水呛咳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术后延迟缓解率1.61%。两组在治愈率方面疗效相似(P=0.638);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但VBD组延迟缓解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VBD导致桥小脑角空间狭小,使得手术难度显著增加。MVD从后组颅神经间隙进入进行架桥式操作,可以降低椎动脉对面神经的张力,进而抬起椎动脉,寻找真正责任血管,有效避免小血管的遗漏和分支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与常规组相仿。VBD合并面肌痉挛患者术后有一定的延迟缓解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次经皮穿刺球囊压迫(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初次PBC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4例采用二次PBC治疗初次PBC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术后疼痛即刻缓58例(90.6%),偶有疼痛但不需服药者3例(4.7%),疼痛未消失但服药可控制者2例(3.1%),较术前有所缓解但服药不能控制者1例(1.6%),整体有效率为95.3%。随访至今(2~6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年以上),6例轻度复发,2例重度复发,2年复发率12.5%。术后患侧面部麻木60例(93.8%),咀嚼肌乏力36例(56.3%),口角疱疹29例(45.3%),无角膜溃疡、蛛网膜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二次PBC治疗初次PBC术后复发的三叉神经痛具有风险小、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是其较理想手术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创伤性凝血病(TC)的多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回顾性分析TC的危险因素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GCS评分和D-二聚体浓度是术后T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瞳孔散大和TC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针对诱因防治TC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8年3月采用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的2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记录,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定期随访,探讨球囊形状、球囊容积、压迫持续时间等参数与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 术后随访12~40月,平均22.5月。本组术后疼痛即刻消失率92.5%,5%偶尔疼痛,无需服用药物,整体治愈率为97.5%,至随访结束总体有效率为88.5%。术后手术同侧咀嚼肌乏力124例(62%),21例(10.5%)患者出现面部感觉异常,2例(1%)复视(外展神经麻痹),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探讨的参数中,球囊形状呈梨形(P<0.001)是影响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及维持患者术后无痛病程的独立预后因素。缩短了球囊的压迫时间后,术后面部感觉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35)。结论 球囊形状是影响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决定性参数,在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时,应尽量调整球囊位置直至乳头凸向后颅窝的“梨形”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11月~ 2012年8月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技术治疗的32例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术后30例患者(93.4%)疼痛完全消失,1例偶疼痛但不需服用药物,1例疼痛服药可控制,整体有效率96.8%;术后进行18~51个月(平均28个月)的随访,3例轻度复发,2例重度复发,效果满意.术后手术同侧面部麻木31例(96.8%),咀嚼肌无力19例(59.3%),面部感觉异常2例(6.2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作为复发性三叉神经痛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后面听神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集2015年2月~2018年11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VD手术的512例HFS患者的资料,观察患者MVD术后面听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512例HFS患者中,MVD术后56例出现面听神经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包括听力障碍24例,面瘫32例。将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手术时间、血管压迫情况、术中出血量、骨窗前缘至颞骨岩部内侧面的距离均为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听神经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FS患者MVD术后面听神经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病程、手术时间、血管压迫情况、术中出血量、骨窗前缘至颞骨岩部内侧面的距离为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听神经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TY72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4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治疗组按1mg/kg腹腔注射FTY720,其他3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ml。24h后每组取12只断头处死并分离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NF-资B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胶质细胞OX-42蛋白表达;每组剩余12只大鼠用于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NF-资B蛋白表达水平、小胶质细胞OX-42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前肢放置实验评分、平衡实验评分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术后7、14、21、28d比较,治疗组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FTY720可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TY720的中枢炎症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家栋  杜垣锋  王昊  沈永峰  王鼎  江力  曹阳  鲁张帆  俞文华 《浙江医学》2022,44(21):2328-2329,2336
目的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治疗舌咽神经痛(GPN)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小脑绒球下入路MVD治疗的GPN患者107例,完成随访89例,分析手术探查结果、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探查发现责任血管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66例,小脑前下动脉4例,椎动脉(VA)4例,VA推挤PICA10例,岩下静脉2例,多个动脉或静脉16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5例。术后即刻疗效极高99例(92.5%),疗效良好6例(5.6%),疗效一般2例(1.9%);末次随访疗效极高85例(95.5%),疗效良好1例(1.1%),疗效不佳3例(3.4%)。至随访结束,有3例患者复发。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经小脑绒球下入路MVD治疗GPN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