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分泌蛋白Pec1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株MH?S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PCR扩增、质粒构建、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等过程制备重组蛋白Pec1;CCK?8法检测Pec1蛋白对MH?S细胞增殖的影响;中性红染色检测MH?S细胞的吞噬功能;荧光显微镜观察MH?S细胞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PAO1灭活菌的吞噬能力。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pec1,原核表达并纯化后得到重组蛋白Pec1,其分子量为30.5 kDa。Pec1对MH?S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Pec1浓度越高,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明显;Pec1能减少MH?S细胞对中性红的内吞,抑制MH?S细胞对铜绿假单胞菌灭活菌的吞噬作用。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分泌蛋白Pec1对MH?S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短期暴露于不同剂量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并初步探索PM2.5影响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组?OVA+低剂量PM2.5(10 ?滋g)组?OVA+中剂量PM2.5(31.6 ?滋g)组和OVA+高剂量PM2.5(100 ?滋g)组?通过腹腔注射OVA致敏?雾化吸入OVA构建小鼠哮喘模型,第26?28?30天予以PM2.5滴鼻激发?第31天处死小鼠后观察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比较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并通过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3?IL-14及血清IgE水平?结果:OVA+低剂量PM2.5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分类计数百分比及IL-4?IL-13水平与OVA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而OVA+中剂量PM2.5组及OVA+高剂量PM2.5组较OVA组升高(P < 0.05)?OVA+低剂量PM2.5组和OVA+中剂量PM2.5组血清IgE与OVA组相比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OVA+高剂量PM2.5组较OVA组升高(P < 0.05)?结论:中剂量PM2.5(31.6 ?滋g)和高剂量PM2.5(100 ?滋g)可进一步加重哮喘小鼠气道炎症;而低剂量PM2.5(10 ?滋g)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和筛选鲍曼不动杆菌TonB蛋白抗原的B细胞、T细胞表位。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TonB蛋白的小鼠B细胞及T细胞表位并人工合成相应肽段;构建重组质粒pET28a?tonB并原核表达、纯化获得TonB蛋白;分3次以TonB蛋白在皮下免疫BALB/c小鼠,5周后收集小鼠血清并分离小鼠脾脏细胞;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B细胞表位抗体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经候选T细胞表位体外刺激后脾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量。结果:构建候选B细胞和T细胞表位各4条,分别为PB1、PB2、PB3、PB4和PT1、PT2、PT3、PT4;间接ELISA结果显示,PB3及PB4与TonB蛋白免疫组小鼠血清发生反应,其吸光度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显示,PT2、PT3及PT4刺激免疫组小鼠脾脏细胞产生的IFN?γ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鲍曼不动杆菌TonB蛋白的2个B细胞表位PB3及PB4,3个T细胞表位PT2、PT3及PT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碳氢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91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卡方检验等方法确定CRKP产生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确定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CRKP组血流感染患者合并肺炎(P=0.016)?有创机械通气(P=0.048)及入住ICU(P=0.017)的比例明显高于SKP组及ESBLKP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IC评分≥3分?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深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入住ICU ?Pitt菌血症评分≥6分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itt菌血症评分≥6分(OR=509.891,P < 0.001)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合并肺炎?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及入住ICU是产生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itt菌血症评分≥6分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重力环境对肝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从人肝组织中分离、培养肝干细胞,进行肝干细胞鉴定后,分别进行平面培养、微载体培养、模拟微重力下三维培养。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上清液中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脱氢酶含量以比较细胞增殖和活性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ALB、EpCAM、CK19、AFP、HNF6、CYP3A4、CYP3A7 mRNA表达变化。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肝干细胞以微载体球面为基底呈三维立体结构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细胞团;扫描电镜下见细胞团表面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及微绒毛;从9 d开始葡萄糖消耗量明显增加,至17 d达高峰,而LDH含量始终保持低水平;培养至21 d细胞仍高表达EpCAM、ALB、CK19、HNF6、CYP3A7,不表达AFP、CYP3A4,符合肝干细胞表型特征,与微载体培养结果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能促进肝干细胞呈三维立体结构生长,有利于细胞快速增殖并维持细胞活性和表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nKP BSI)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治疗nKP BSI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9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nKP BSI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住院科室、合并疾病、感染原发灶、有创治疗措施、临床最终结局及药敏试验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90例nKP BSI患者中以男性居多(64/90、71.1%),年龄中位数为67.5(56.75,82.25)岁,来自本院16个诊疗单元,最常见于ICU(16/90、17.8%),其次为消化内科(12/90、13.3%)和肾内科(11/90、12.2%)。入组nKP BSI患者并发症中最常见为肺部感染(52/90、57.8%)。患者常见原发感染灶为下呼吸道感染(33/90、36.7%)、胆道感染(17/90、18.9%)和导管相关性感染(12/90、13.3%)。患者侵入性诊疗操作以尿管插入(38/90、42.2%)为主,其次为中心静脉置管(35/90、38.9%)。入组患者共分离90株分离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17例(18.9%),CRKP患者28 d病死率高达52.9%(9/17)。90例nKP BSI患者28 d病死率为31.1%(28/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tt菌血症评分(PBS)≥ 3分(OR = 5.614、95%CI:1.298~24.577、P = 0.021),Charlson并发症指数(CCI)≥ 6分(OR = 6.862、95%CI:1.480~31.824、P = 0.014)及呼吸衰竭(OR = 18.534、95%CI:1.557~220.628、P = 0.021)均为影响nKp BSI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nKp BSI多发于老年男性,下呼吸道及胆道感染为其常见的原发疾病,尿管插入与中心静脉置管为该病发生的重要医源性因素;该病患者PBS≥ 3分、CCI≥ 6分及合并呼吸衰竭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及其他EB病毒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助于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EBV-HLH组(34例)与EBV-非HLH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BV-HLH组预后差,诊断后半年内病死率高达76.5%?EBV-HLH组患者外周血细胞两系或三系减少?肝功能异常?高铁蛋白血症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出现率较EBV-非HLH组明显增高(P < 0.001)?EBV-HLH组和EBV-非HLH组出现骨髓噬血现象者分别为83.3%及26.7% ?EBV-HLH组中100%患者sCD25高于2 400 pg/ml,81.8%患者NK细胞比例减低?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3 025 μg/L可以作为EBV-HLH向淋巴瘤/白血病转归的预测因素?结论:EB病毒感染者应尽早检测sCD25及NK细胞比例,sCD25水平升高及NK细胞比例减低有助于EBV-HL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噬血现象对EBV-HLH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并不是确诊的必要指标;血清铁蛋白是反映病情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