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2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前臂皮瓣制备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组织缺损的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试验组运用超声刀制备,对照组运用普通手术刀制备,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前臂皮瓣全部存活,试验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运用超声刀行前臂皮瓣制备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OXM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FOXM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FOXM1在33例腺样囊性癌中均有表达,表达强弱与病理分型相关,实体型的表达明显高于筛孔型和腺管型(P〈0.05);FOXM1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发生部位、发病年龄、性别等无关(P〉0.05)。结论:FOXM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其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姜昱  李怀奇 《口腔医学》2011,31(10):609-611
[摘要] 目的 观察口腔鳞癌多西他、赛顺铂和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方案诱导化疗的不良反应,制定适宜的护理措施。方法 中晚期原发口腔鳞癌28例,采用TPF方案行诱导化疗,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理念进行护理,针对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护理配合2,8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总有效率达78.6%,未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 TPF方案进行口腔鳞癌诱导化疗疗效确切,毒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静脉炎、脱发、骨髓抑制,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整体护理理念是化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OSCC)中pRb、CDK4c、yclinD1、p16INK4a等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状况和相互间的联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47例OSCC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pRb、CDK4c、yclinD1和p16INK4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7例OSCC中,pRb、CDK4、cyclinD1和p16INK4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0%、74%和38%,与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D1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p16和pRb呈负相关(r=-0.312)。结论p16/Rb通路蛋白的异常表达和OSCC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cyclinD1可作为OSCC预后的辅助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7.
8.
SD大鼠颌下腺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用不同方法构建颌下腺肿瘤动物模型。方法 将80只大鼠按干预方式不同均分为A、B、C、D 4组,A组采用2 %二甲基苯丙蒽分析纯丙酮溶液注射入颌下腺,每只0 .0 5ml;B组采用4 %二甲基苯丙蒽分析纯丙酮溶液注射入颌下腺,每只0 .0 5ml;C组采用4 %二甲基苯丙蒽分析纯丙酮溶液注射入颌下腺,每只0 .0 5ml,连续3次,每次间隔两周;D组将实验动物的胸腺摘除,其余实验条件等同C组。各实验组在开始实验1周后给予含0 .0 5 %苯巴比妥的饲料喂养3个月,且均采用自身左右对照。结果 各实验侧先后都有肿瘤出现,诱瘤率分别约为2 2 %、30 %、4 8%、6 1% ,病理分析大部分是鳞状细胞癌,另有部分纤维肉瘤。结论 用D组方法构建的动物模型有易建立、成瘤率高的特点,可以较好地观察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微波固化治疗SD大鼠颌下腺鳞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微波固化治疗SD大鼠颌下腺鳞癌,观察其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SD大鼠通过颌下腺分次注射4%二甲基苯丙蒽(DMBA)的药物诱癌方法建立鳞癌动物模型,筛选荷瘤大鼠为研究对象分组;将微波功率分别设定为30、40、60W,作用时间分别为3、5、6min,通过微波固化方式对肿瘤进行治疗,观察不同组合方式对组织凝固范围、肿瘤变化过程及动物生存时间等的影响。结果微波固化后见一界限清晰的以微波天线为中心的椭圆形凝固坏死区域,术后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的带瘤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均明显延长。结论微波固化治疗SD大鼠颌下腺鳞癌有效,增大微波功率和延长辐射时间能够提高凝固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