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效果及并发胰腺和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0年5月入院行ERCP的30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资料和既往病史等,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ERCP治疗后,取石成功率为97.33%,37例(12.33%)患者术后并发胰腺和胆道感染,其中术后胰腺炎(PEP) 20例,胆道感染17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体重指数(BMI) 28 kg/m~2]、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病史、多次插管、插管时间 60 min以及胰管显影为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胆管结石病史、胆管治疗史以及胆管中高位梗阻为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需加强危险因素识别与评估,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irdin蛋白在胆管癌与癌旁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Girdin蛋白在42对胆管癌与其癌旁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胆管癌组织中Girdin蛋白表达阳性率(79%)高于癌旁组织(52%)(P<0.05).胆管癌组织中Girdin的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等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rdin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转移与进展,这为胆管癌的预后判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对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是很清楚,既往研究较多关注胆管癌遗传学层面的基因突变,随着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并不仅仅是由基因组DNA改变导致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的调控及基因印记等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受到了较多关注。文章就目前胆管癌的表观遗传学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揭示表观遗传学调控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诊断性和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2004年8月~2007年9月行ERCP检查和治疗1713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1713例患者中,49例(2.9%)并发ERCP术后胰腺炎(PEP),其中2例为诊断性ERCP,47例为治疗性ERCP,2例为重症,47例为轻症,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痊愈出院.与PEP相关的主要因素有既往有胰腺炎病史、术中有与内镜操作无关的腹痛、女性、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胰管多次显影、胆总管直径不增加、插管困难、疑有oddi扩约肌功能障碍、胆道扩约肌气囊扩张术、服用糖皮质激素史等.结论 PEP与患者自身因素及医师操作技术有关,提高操作技术、术后鼻胆管引流、药物预防、术后积极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轻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是相对罕见的胆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显著增加,但由于治疗手段有限,有效的根治性切除率低,且术后肿瘤复发率较高,治疗仍是一个挑战.随着人们对其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其治疗观念及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比如肝移植、基因治疗等,文中将对CC的治疗及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的累及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异常与其发病密切相关。通过分析UC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及其特异性标志物Foxp3的表达特点,探讨CD4+CD25+Treg和Foxp3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例UC活动期患者,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和经电子肠镜活检肠黏膜组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和肠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amina propria mononu-clear cell,LPMC)中CD4+CD25+T细胞和CD4+T细胞比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肠黏膜中Foxp3的表达,并检测血清中IL-10的水平。结果 U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肠黏膜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和Foxp3+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PBMC和LPMC中CD4+T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清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D4+CD25+Treg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外周血Treg数量减少可能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消化科常见4类消化道内镜技术,结合具体病案,分析其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2020年6月发布的CHS-DRG细分组方案(1.0版),回顾性分析影响DRGs入组因素,提出解决对策,为提高DRGs入组准确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喷洒十二指肠乳头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需行ERCP诊疗的住院病人358例,随机将其分为以0. 01%肾上腺素喷洒十二指肠乳头178例为试验组,0. 9%生理盐水喷洒十二指肠乳头180例为对照组,前瞻性的对比分析术后胰腺炎发生情况及严重度,并详细记录术中情况、术后3 h、12 h及24 h的淀粉酶水平,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术中支架植入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十二指肠憩室、插管次数 3次两组比较,P 0. 05。术后试验组中的3 h、12 h及24 h淀粉酶水平较对照组低,高淀粉酶血症试验组发生率为28. 7%,低于对照组的49. 4%(P 0. 05)。术后胰腺炎试验组出现轻度3例(1. 6%)、中度1例(0. 6%),对照组出现轻度8例(4. 4%)、中度2例(1. 1%),试验组胰腺炎发生率为2. 2%,低于对照组的5. 6%(P0. 05)。结论肾上腺素喷洒十二指肠乳头可以降低术后同期的血淀粉酶水平,减少高淀粉酶血症的出现,预防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Roux-en-Y重建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22例行Roux-en-Y重建术后ERCP的患者资料,并分析其操作时间、进镜与治疗成功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22例消化道Roux-en-Y重建术后行ERCP,进镜和乳头插管平均时间分别为74.1和22.5 min,总体进镜和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1.8%(18/22)和77.2%(17/22),且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ERCP可作为消化道Roux-en-Y重建术后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全朋 《医学综述》2012,18(8):1177-1180
胰管结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大多继发于慢性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随着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增多及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胰管结石的发病率和检出率不断提高。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目的是减轻主胰管压力,缓解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腹痛等症状。体外震波碎石可以改善内镜下主胰管引流的效果,并扩大了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适应证。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引起的慢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