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5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7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2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305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352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患者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4月,因早期食管癌就诊于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且病变范围超过食管3/4环周的51例病例纳入病例对照研究。患者均行RFA治疗,按术后是否发热分成发热组(n=15)和未发热组(n=36),主要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病变长度、病变范围、消融能量和消融次数用于单因素分析,其中P<0.1的变量再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RFA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长度(t=-3.89,P<0.001)、病变范围(χ2=11.52,P=0.001)和消融能量(P=0.001)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显示,病变长度与病变环周长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71,P<0.001),而病变范围由病变环周长度决定,因此最终将病变长度和消融能量这两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长度每增加1 cm,患者发生RFA术后发热的风险是前者的1.21倍(95%CI:1.01~1.43,P=0.037);术中使用12 J消融能量者,发生RFA术后发热的风险是使用10 J消融能量者的0.43倍(95%CI:0.22~0.85,P=0.015)。结论 病变长度和消融能量是导致食管RFA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长节段早期食管癌者更易发生RFA术后发热,术中使用低消融能量者更易发生RFA术后发热。  相似文献   
2.

抗血小板药物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广泛,可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双联抗 血小板药物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也会影响消化道黏膜的修复与愈合,导致溃疡形成和出血,严重时可致患者 死亡。联合用药时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对于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首选内镜下止血治疗, 平衡获益和风险。为预防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黏膜损伤,应采用标准化流程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筛选,规范抗 血小板治疗的适应证;同时早期识别消化道损伤高危人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消化道损伤和出血的 发生。  相似文献   

3.
4.
中国食管癌高发,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研究热点。文章回顾了食管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分别从早期诊断标志物、内镜诊断、内镜治疗、预防性治疗等方面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治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相对宏观的评述。早诊早治符合患者需求,可有效改善中国食管癌诊治现状,符合食管癌诊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临床病理因素建立模型来预测食管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 (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194例食管癌肺转移患者的信息。通过X-tile软件确定年龄的最佳截断值。通过SPSS(v25.0)用log-rank方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通过R studio软件(版本号3.5.1)构建预测列线图。结果 194例食管癌肺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3个月生存率为69.9%,1年生存率为27.7%。年龄(HR=1.51,95%CI:1.066~2.140)、病理类型(HR=0.736,95%CI:0.543~0.998)为食管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C-index值为0.634(95%CI:0.585~0.683)。结论对于食管癌肺转移患者,年轻、病理类型为腺癌与更好的预后相关。列线图的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食管癌单纯骨转移预后预测模型。方法通过使用SEER Stat8.3.5软件提取2017年4月发布的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食管癌骨转移患者的数据,获得183例食管癌单纯性骨转移患者信息,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加速失效模型对食管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28~70岁的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平均10.0个月,95%CI:7.758~12.338)较71~91岁患者(平均6.4个月,95%CI:4.365~8.428)的生存时间长(χ~2=4.077,P=0.043)。未婚患者预后(平均7.0个月)比已婚患者(平均10.5个月)差(χ~2=12.841,P0.001)。不同病理类型的预后中,腺癌(平均10.2个月,95%CI:7.797~12.548),鳞癌(平均6.4个月,95%CI:3.895~8.899)和其他类型(平均4.0个月,95%CI:4.000~4.000)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71,P=0.028)。不同T分期患者的预后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33,P=0.032)。列线图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675(95%CI:0.626~0.725)。结论单纯骨转移食管癌的预后差,婚姻、T分期与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N分期对预后未显示明显的影响,列线图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CRC, colorectal cancer)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12年全球肿瘤数据统计,其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在女性中排名第二,是人类重要的疾病负担之一。以往认为,CRC在中国的发病率相对偏低,但随着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CRC在中国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在北京上海等部分大城市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整个东亚地区CRC的发病率已经逐渐接近于北美地区。2013年的中国癌症数据统计显示,CRC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食管癌,成为目前消化系统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目前数据统计显示,中国CRC的发病率居于胃癌和肝癌之后,但是根据标准人口测算时,我国CRC发病率趋势居于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和饮食结构的持续改变,CRC的发病率将进一步升高,很可能超越胃癌和肝癌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此,降低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数据显示,结直肠从正常黏膜转变为晚期恶性肿瘤,中间会经历息肉、腺瘤、上皮内瘤变和早癌等多个病理过程,中间期限达15到20年,如果能及时这段时间内进行筛查,发现这些早期癌前病变,就能够大大的降低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CRC的预后与诊治的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大大的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但是,我国CRC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却一直偏低,不仅明显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与日韩等国也有不小的差距,早诊早治的意识严重偏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全国范围内的大数据来支撑和反映我国CRC的诊治现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在消化道疾病诊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隧道内镜技术(tunnel endoscopy,TE)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技术。TE拓展了消化内镜治疗的适应证,为很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式,本文就TE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起源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RC的转归及预后与病变的分期紧密相关。进行CRC筛查是降低CRC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就如何提高CRC筛查率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就提高CRC筛查率相关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我国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学科发展现状,推动全国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学科能力提升。方法 以网络填报的方式,对2019年我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学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含科室规模、消化内镜中心基本情况、临床诊疗能力、教学及学术能力4个方面。结果 共纳入114家县域医院数据进行分析。2019年,我国县域医院消化内科平均拥有床位38.9张、医师8.6名、内镜护士6.4名。消化内镜中心平均拥有主机3.1台、消化内镜11.0条。2019年平均每家县域医院消化专科门诊量2.2万例次、病房出院人数0.23万例次,消化内镜诊疗量0.78万例次,53家(46.5%)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率<3%。在教学、学术能力方面,114家医院中,5家(4.4%)为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52家(45.6%)举办过地市级及以上学术会议,21家(18.4%)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67家(58.8%)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结论 大部分地区县域医院硬件设施齐全,具备良好的医疗能力、管理水平和良好的科研团队建设,达到县域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