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在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静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毕入PACU连接监护并行吸痰操作,此时若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30%基础值,或出现不自主体动但未达拔管指征,随机静注1.0 mg/kg丙泊酚(P组)或1.5 μg/kg瑞芬太尼(R组)。可重复推注同等剂量药物,直至达到拔管指征。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并记录试验药物首次推注后2 min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MAP、HR,拔管即刻呛咳评分,需重复推药患者例数,PACU滞留期间升压药物使用例数及比例,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离开PACU时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结果:65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其中P组33例,R组32例,两组患者均安全拔管。与P组相比,R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 < 0.05)。推注试验药物后2 min两组BIS均下降,P组BIS值更低(P < 0.05)。R组拔管即刻呛咳反应严重程度明显低于P组(P < 0.05)。试验药物推注后2 min两组MAP和HR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需重复推药例数及比例、使用升压药物例数及比例、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离开PACU时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围拔管期静注瑞芬太尼可缩短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拔管时间,降低呛咳反应严重程度,不增加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经皮肝脏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将电极置入肝脏肿瘤中心,通过高频交流电在肿瘤局部产生高温,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是肝脏早期肿瘤或转移性肝脏肿瘤姑息疗法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RFA虽然仅为经皮穿刺下操作的日间手术,但由于手术过程中高温烧灼等物理刺激,可导致局部肝脏组织的血管、胆管痉挛或缺血-再灌注损伤[2],引发患者术后早期内脏痛。RFA引起的内脏痛可持续到术后24 h[3],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术后慢性疼痛[4]。瑞芬太尼是超短效阿片类受体激动药,可以有效抑制急性躯体痛,常用于日间手术镇静镇痛,但对内脏痛作用甚微。盐酸戊乙奎醚作为一种抗胆碱药,对M受体亚型具有高度选择性,药物毒性弱,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缓解内脏痛[5]。但盐酸戊乙奎醚对肝脏RFA术后内脏痛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拟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RFA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内脏痛的影响,为该类手术麻醉管理及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小剂量的咪达唑仑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经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剔除后的80只小鼠均分为2大组(n=40).每大组小鼠再按照随机分层区组设计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咪达唑仑组(M组)、氯胺酮组(K组)、咪达唑仑 氯胺酮组(MK组).给药后以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训练小鼠,24 h后用以上2法测定各组小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 M组或K组的潜伏期及错误次数与NS组无差异(P>0.05),MK组与NS组相比其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而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0.01);MK组的潜伏期较M组或K组缩短(P<0.05),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 小剂量的咪达唑仑或氯胺酮1次单用不损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但2药小剂量合用明显损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罗库溴铵静脉注射痛及诱导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气管插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预注利多卡因20mg(L1组)、40mg(L2组)、60mg(L3组)或生理盐水(C组),30s后静注罗库溴铵10mg。记录入室后10min(基础值)、诱导药物推注完毕后0、30、60、90、120s及插管后0、30、60s的MAP和HR。采用Chiarella评分标准评定注射痛。结果随着利多卡因剂量增加,患者注射痛程度明显减轻,L2、L3组重度以上疼痛患者明显少于L1组和C组(P<0.05或P<0.01),且无一例极重度疼痛。L3组仅有1例重度疼痛,明显优于L2组(P<0.05)。插管后0~60sL3组MAP明显低于C组和L1组(P<0.05),HR明显慢于C组和L1组(P<0.05)。结论预注利多卡因可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且与剂量相关。预注利多卡因60mg尚可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6.
背景 利多卡因作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常用于预防罗库溴铵引发的静脉注射痛,可能机制为阻断外周神经细胞膜电压门控Na+通道,抑制Na+内流,产生膜稳定作用,并阻断痛觉传导通路,最终缓解注射痛.目的 本文拟对利多卡因预防罗库溴铵静脉注射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内容 本文分别从作用机制以及同其他药物比较两个方面,综述利多卡因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的效果.趋向 利多卡因作为经典局部麻醉药之一,其在临床麻醉中具有越来越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第一次肝门开放后低中心静脉压(CVP)的独立预测因素并评价其预测价值。

方法 在既往一项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降低腹腔镜肝切除术第一次肝门开放后术野出血分级的前瞻性研究基础上,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49例,男34例,女15例,年龄18~79岁,ASA Ⅰ—Ⅲ级。根据第一次肝门开放后CVP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CVP≤5 mmHg组(n=17)和CVP>5 mmHg组(n=32)。收集临床资料,对术中第一次肝门开放后CVP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二次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VP≤5 mmHg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预测CVP≤5 mmHg发生率的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准确性。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输注rhBNP(OR=4.45, 95%CI 1.03~19.47,P=0.046)和低基线CVP(OR=0.83,95%CI 0.71~0.96,P=0.013)是腹腔镜肝切除术第一次肝门开放后CVP≤5 mmHg的独立预测因素。该模型预测CVP≤5 mmHg发生率曲线下面积为0.772(95%CI 0.621~0.924),敏感性0.647,特异性0.844。

结论 输注rhBNP和低基线CVP是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第一次肝门开放后CVP≤5 mmHg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