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小儿心脏机械辅助循环设备的临床应用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辅助循环设备在心力衰竭患儿中的临床使用及辅助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使用离心泵心室辅助(VAD)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临床资料及使用经验.共使用机械辅助设备60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畸形手术后54例,暴发性心肌炎6例,所有患儿都因为循环功能衰竭或心律失常使用机械辅助.其中,使用VAD患儿32例(VAD组),ECMO支持26例(ECMO组),使用VAD后转为ECMO(VAD-ECMO组)2例.结果 VAD组机械辅助时间3~458 h,成功脱离支持22例,出院20例(62.50%);ECMO组辅助时间26~498 h,成功撤离的16例,出院14例(53.85%);VAD-ECMO组出院0例.60例患儿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出血(8例)和神经系统并发症(5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患儿是VAD组中最主要的病种,其存活率达81.82%(9/11).结论 心力衰竭患儿可以选择VAD和ECMO进行心脏功能支持.ALCAPA患儿使用VAD效果满意.各类畸形使用机械辅助循环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对于VAD和ECMO的选择,先天性心脏畸形患儿应根据其心脏畸形特点,左、右心室功能,呼吸功能及年龄因素来进行判断,同时应兼考虑并发症及医疗费用的问题;暴发性心肌炎的患儿以ECMO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肢端缺血预处理(LIP)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后炎症反应及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探讨LIP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6只SD大鼠,实验组(LIP组)15只、缺血组15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和缺血组设立5个时间点:6h、12h、24h、48h和72h,每点3只.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LIP法建立脑缺血耐受模型,观察并计算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脑组织形态学与组织学改变、炎性细胞计数以及神经元密度的变化.[结果]缺血组和实验组在各时间点的NSS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脑组织学病理改变程度明显轻于缺血组;在24h、48 h和72h时间点,实验组炎性细胞计数明显少于缺血组,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细胞明显多于缺血组,且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IP诱导脑缺血耐受,可以减轻脑部炎症反应和延迟海马区神经元死亡,从而减轻缺血后脑组织损伤,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意外事件的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 对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常温、浅低温3例,中低温5例,深低温顺行脑灌2例),1∶4冷含血心脏停搏液灌注.采用进口心肺机、进口膜式氧合器、国产动脉微栓过滤器.结果 操作意外8例(80%),其中因灌注心脏停搏液进气1例,安装体外膜式氧合(ECMO);电脑故障2例(20%).除操作意外致1例死亡外,余均安全出院,均未出现与体外循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注重体外质量控制、定期检测校准机器、提高灌注师的责任性和手术台上下的沟通是提高小儿体外循环灌注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此文所说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不包括因为大量左向右分流造成重度肺高压,最后产生艾森曼格氏综合征的病例。主要还是心脏解剖原因使得动、静脉血液混合,导致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外观有四肢、口唇粘膜发绀表现的疾病。紫绀型先心病的发生率约占先心病总数的20%~25%。  相似文献   
5.
大动脉转换术治疗右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采用大动脉转换术治疗右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Taussin-Bing综合征)。方法:5例2-7月龄,体重4.5-6.5kg的Taussig-Bing综合征病儿经大动脉转换术纠治。其中2例因肺炎,心衰急诊手术。所有病例在深低温停循环或低流量下行室间隔缺损至肺动脉心内隧道补片方法修补和大动脉转换术方法纠治。其中1例冠状动脉畸形,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该例术后心功能不全,尿量少。余4例恢复良好,术后10-24d出院,结论:大动脉转换术治疗Taussig-Bing综合征,能防止术后左室流出道梗阻,避免了心外管道应用,减少了术后病死率,提高了术后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七氟烷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肺转流(CPB)中对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接受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对照组,两组内再分为紫绀型和非紫绀型。通过氧合器在CPB全程给予1%七氟烷,同时用无创性的近红外光谱仪(NIRS)技术观察并记录七氟烷组和对照组患儿麻醉前(T0)、主动脉阻断心脏停跳后(T1)、主动脉阻断15 min(T2)、主动脉开放时(T3)、心脏复跳后(T4)的NIRS监测指标脑组织氧合指数(TOI)、平均动脉血压(MAP)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观察术后患者意识恢复状况,七氟烷对以上各项指标的影响以及两组内紫绀型和非紫绀型脑氧的变化;同时分析TOI与MAP、SvO2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PB期间七氟烷组患儿的MAP有所降低,TOI和SvO2相对较高。相关分析显示,TOI与MAP无显著线性相关,但与SvO2呈显著正相关(r=0.573,P〈0.01)。结论CPB中给予七氟烷可以负向调节患儿的MAP,正向调节TOI和SvO2。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体外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患者独特的生理特性使其对体外循环有特殊的要求。应选用新生儿专用的氧合器,尽可能减少预充量。预充液的成分及转流方法应有利于心脑保护,便于手术操作,又可促进术后恢复。由于体外循环仍为非生理性灌注方法,对新生儿更是较严重的侵袭。如何使整个转流过程更趋生理化,降低各器官的损伤程度也是今后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连续115例小儿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无手术死亡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连续115 例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无手术死亡经验。方法:115 例法乐四联症病儿,9 月龄~13 岁,平均(4 .6 ±2 .7) 岁,3 岁以下55 例,合并有肺总动脉或一侧肺动脉闭锁4 例,肺动脉瓣缺如1 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11 例。全部病儿均施行根治手术,用dacron 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用自体心包作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扩大,102 例(89 % ) 作了跨瓣环补片。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2 ~48 个月,术后3 个月1 例死于心律紊乱,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提高小儿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成功率的关键是:改进手术方法,彻底解除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远端梗阻,选用适当的转流技术和重视术后监测。  相似文献   
9.
从鸦片战争至解放前近百年的杭州西医药教育模式经历了教会医院收授学徒、青年学子留洋学医、创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机构、建立完整的西医药院校诸多途径,培养了大批西医药人才。虽然杭州的西医药教育事业起步较晚,但进入民国时期,大有与中医药教育事业抗衡的势头,可喜的是中、西医学教育在杭州这块学术氛围浓重的地域却出现了汇通的苗头,提高了当地的整体医学教育水平,在中国医学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相似文献   
10.
应用剥夺睡眠(SD)诱发试验,以提高癫痫患者脑电图(EEG)阳性率,国內较少报道,本文报道44例常规EEG检查正常或界限性改变,而临床表现为典型的癲痫患者进行该项检查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