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对单采血小板出现冲红现象的献血者血液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冲红现象的影响。方法以19例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出现冲红现象的为冲红组,随机选择20例血小板正常采集的为对照组,对采集前血常规主要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体检时需关注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以减少捐献过程中出现冲红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因素对采集冲红的影响。方法:检测捐献时出现冲红者和正常捐献者血小板采集前各血液因素状况,并计算本次捐献前半年捐献血小板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RBC等11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BC、HGB、HCT、MCV、MCHC、PDW、MPV、P-LCR、RDW-CV、半年内献血次数均不具有意义,而MCH异常者冲红的概率平均是正常者的9.726倍。拟合方程:P=e-0.429+2.275x/(1+e-0.429+2.275x)。结论:献血者单采前MCH是影响是否出现冲红现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类金属酶,人体内存在CuZn-SOD和Mn-SOD。我们对158例正常儿童,72例脑瘫,67例肝炎患儿进行了血清T-SOD(总SOD)、Mn-SOD和CuZn-SOD的测定。一、对象:158例正常儿童(男95,女63),年龄1月~14岁,经体检正常者。脑瘫患儿为我院神经专科就诊者,检测时患儿均不伴有其他疾病,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人类健康状况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随着世界各地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期望寿命明显延长,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如今的平均期望寿命也达64岁,到2020年将达到71岁。因此,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同时,医学模式也在改变,疾病谱正悄然发生改变。目前在我国,威胁人类的疾病既有新发生的传染性疾病,又有一些死灰复燃的老的传染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面临着双重疾病模式的挑战。为了了解苏州某城区居民慢性病发病情况,探索影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2003年9月18日-10月20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入户调查,以期通过调查分析慢性病的发病资料,为进一步开展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细菌可不同程度地丧失细胞壁而成为缺壁型细菌,也称为L型细菌。现将我院1986年7月~11月底,L型血培养阳性的147例小儿败血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缺氧再给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的蛋白表达,Northern blot分析测定ICAM-1mRNA的表达。结果:缺氧后内皮细胞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缺氧再给氧后增高更明显,姜黄素组ICAM-1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缺氧再给氧组明显下降,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姜黄素能明显下调缺氧再给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的激活。  相似文献   
7.
38例川崎病患儿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好发于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该病除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冠状动脉病变外,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增加,血沉增快,CRP增高等。实验室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有助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和分类。目前有关川崎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的报道较少,我们分析了近年来收  相似文献   
8.
<正>献血不良反应是指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由各种原因引发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献血反应的发生不仅会导致献血者身体不适而采血中断,影响血液质量,还易导致其他献血者产生恐惧心理,引起献血者之间的"连锁反应"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可由多种因素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在基层医院工作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分析110例(138只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成本。结果:110例(138只术眼)中,后囊膜破裂9例,3例后囊破裂患者是外伤导致晶体脱位,虹膜根部离断3例,术后1d角膜水肿25例,前房积血7例,人工晶状体偏位4例,皮质残留15例,术后2~6个月裸眼视力≥0.3者107例,≥0.5者93例。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学习周期短。切口小,愈合快,对于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医院运营成本也就大大降低,较低的医疗费用患者易于接受,手术效果能很好地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视觉要求。适合用于基层医院以及防盲治盲工作,尤其适合于贫困地区基层医院眼科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去白细胞滤器(apheresis platelet leukoreduction system chambers, LRSCs)和全血去白细胞滤器(whole blood leukoreduction filters, LRFs)所收集的白细胞替代常规人全血白细胞进行实验的相关生物学功能和表型。方法:分别采用直接法和反冲洗获得LRSCs和LRFs白细胞,经人的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用CD3激发型抗体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IL-2)体外扩增培养10 d,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并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进行表型分析,对比两种滤器分离出的白细胞生物学差异。结果:(1)PBMCs镜下观察:LRSCs中细胞较纯,个体大小较均一;LRFs包含部分形态较小的血小板和形态较大的粒细胞。两者细胞活力无差异。(2)LRSCs所分离的PBMCs细胞亚群以淋巴细胞为主,单核细胞次之,含极少量的粒细胞;而LRFs淋巴细胞与粒细胞比例接近,单核细胞较少。初始状态淋巴细胞群体中各细胞亚群表型相似。(3)LRSCs-PBMCs细胞,经CD3与IL-2体外刺激后,细胞活化集落大且较均一,而LRFs-PBMCs细胞集落多但分布较散。(4)体外培养第6天、第10天两组滤器间淋巴细胞各亚群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种滤器血PBMCs细胞凋亡率类似,且均为早期凋亡细胞比例高于晚期凋亡细胞。(6)经体外扩增培养10 d,发现两种滤器血PBMCs细胞增殖速率相当,细胞活力等同。结论:两种滤器所得的白细胞均可用于相关的基础实验研究,且LRFs含有较多的粒细胞,这也为粒细胞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解决了临床用血与实验用血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