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3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658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417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1380篇
内科学   857篇
皮肤病学   145篇
神经病学   307篇
特种医学   3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69篇
综合类   3339篇
预防医学   1333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1098篇
  9篇
中国医学   1435篇
肿瘤学   2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676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616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423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366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张倩  杨坛  黎枰坪  奉建芳  林世源  陈卉  吴卫  张玮 《中草药》2020,51(21):5440-5446
目的 制备左旋肉碱修饰的壳聚糖-硬脂酸(LC-SA/CS-SA)纳米胶束,包载紫杉醇(PTX)且协载槲皮素,考察胶束特性,并以大鼠在体肠循环评估给药系统对PTX口服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硬脂酸(SA)通过酰胺化反应接枝于壳聚糖(CS),形成共聚物CS-SA;采用核磁共振H谱、红外光谱鉴定产物结构;以PTX为主药,槲皮素为辅药,采用激光粒径分析、Zeta电位分析和HPLC分析分别考察了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胶束形貌;芘荧光探针法测定LC-SA/CS-SA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透析袋法考察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评估载药胶束的促吸收作用。结果 红外与核磁结果表明SA通过酰胺键接枝于CS;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呈类球形,粒径为(148.3±1.7)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6±0.07,Zeta电位为(24.600±0.167)mV,CMC为14.31 μg/mL;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市售紫杉醇注射剂相比,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LC-SA/CS-SA载PTX胶束具有明显缓释效应;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表明,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胶束对载药PTX的胃肠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 构建的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性能优良,促进了PTX的大鼠肠吸收,具有增强药物口服吸收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恩他卡朋片联合左旋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左旋多巴片治疗;观察组50例,予以左旋多巴片联合恩他卡朋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能力(ADL)评分及运动功能(UPSRS)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间ADL评分及UP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升高,UPS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他卡朋片联合左旋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1医院开展医学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医学科普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疾病谱的改变,广大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健康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平台渠道也更加复杂多元[1]。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吸附重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P179抗原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混悬制剂,并观察其免疫效果。方法 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采用不同海藻酸钠浓度、混合乳化剂添加量、混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将重组HEV P179抗原吸附在最佳工艺制备的微球表面,制备吸附重组HEV P179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混悬制剂,皮下多点免疫BALB/c小鼠,测定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IgG抗体的能力,与同剂量含弗氏佐剂的重组HEV P179免疫制剂对比。结果 经正交试验确定乳化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混合乳化剂体积分数2%,混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4。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径为6.73 μm(分布范围3.90~9.10 μm,方差1.78 μm),形态较为均一,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双层球体及内部疏松多孔的微球结构特点相符。用此条件制备抗原质量浓度为500 μg/ml的混悬制剂,微球对抗原的吸附率为90.64%。免疫效果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皮下多点免疫试验中微球制剂诱导特异性IgG抗体的能力优于含弗氏佐剂抗原。结论 成功制备了吸附重组HEV P179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混悬制剂,且诱导产生特异性IgG抗体的能力优于含弗氏佐剂抗原,为其在新型实验动物超敏制剂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升降浮沉是中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医家分别从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加以阐发,不断充实升降浮沉理论,使其日臻成熟与完善。李东垣《脾胃论》所载补中益气汤,亦被后世奉为治疗“中气下陷”证的主方。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了“大气下陷”一词,并针对此证创立了专方升陷汤。两者同为“气陷”证而设,然其内涵又有不同。依据升降浮沉理论于脏腑、药物之用,通过补中益气汤与升陷汤的组方思路探析,比较治则治法之不同,分析其所治气陷证之别。升降浮沉理论贯穿于此二方的理论思想和制方用药方法,对充实、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背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是由胰腺导管内产生黏液的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殖形成的肿瘤,该肿瘤具有癌变的风险且肿瘤的治疗与IPMN性质密切相关,因此IPMN恶变预测尤为重要,目前尚缺乏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IPMN诊断中价值。方法 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韩国蔚山大学医学收治经病理证实IPMN280例,158例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舌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吞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9例。急性期后对照组予系统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加用舌针治疗,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均连续治疗12个疗程。评估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塑性相关蛋白,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蛙田饮水试验分级降低(P 0. 05),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CUSS)评分升高(P 0. 05),简式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升高(P 0. 05),Barthel指数(BI)评分升高(P 0. 05),NGF、BDNF水平升高(P 0. 01);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2、3个月联合组蛙田饮水试验分级较低(P 0. 01),CUSS评分较高(P 0. 01),FMA评分较高(P 0. 01),BI评分较高(P 0. 01),NGF、BDNF水平较高(P 0. 01),总有效率较高(P 0. 01)。结论:早期应用舌针配合康复训练能最大程度恢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吞咽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对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r,SLCT)的大体及显微镜下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及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收集6例SLCTs标本观察大体及镜下特征,分析临床病理特点,行免疫组化方法检查及文献复习。结果: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罕见,可出现男性化或去女性化表现,5例发生于一侧卵巢,1例发生于双侧卵巢,2例远处转移,镜下Sertoli 细胞排列呈管状、条索状、岛状,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胞质淡染或透明,Leydig细胞单个或成簇出现于间质内,核小,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两种细胞逐渐过渡移行。随访10~96 个月,3例死亡,3例存活。免疫组化α-inhibin、CD99、CR、CD10、CyclinD1及β-catenin阳性。结论:SLCT形态复杂,诊断困难,预后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