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监护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7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影响因素作用大小?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手术前仍抽烟?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并且术前LVEF?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影响显著?结论:加强健康宣传?重视术前心功能调节?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重视围手术期脏器保护以减少术后心?脑?肾等脏器并发症的出现可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改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对体外循环(CPB)后急性肺损伤(ALI)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后出现ALI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与对照组(n=20).入室后6 h内治疗组持续予以羟乙基淀粉(6%万汶),对照组予以复方氯化钠进行输液治疗,维持中心静脉压(CVP)水平在8~12 mmHg.放置Pi...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对普通适龄人群感染Delta变异株后心肌损伤发病率的影响,明确其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依据确诊病例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将2021年7月至8月收治于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的288例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确诊病例分为心肌损伤组(40例)和对照组(2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相关因素对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影响程度,并对可能出现的重要风险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模型,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 结果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构成(χ2 = 5.810,P = 0.016)、年龄(t = 2.850,P = 0.005)、体质量指数(t = 2.316,P = 0.021)、患有高血压(χ2 = 11.782,P = 0.001)、患有糖尿病(χ2 = 6.921,P = 0.009)、完成疫苗接种(χ2 = 7.196,P = 0.007)、超敏C反应蛋白(Z = 3.745,P < 0.001)、白细胞介素6(IL-6)(Z = 3.649,P < 0.001)、肺部CT有炎症表现(χ2 = 4.140,P = 0.042)、合并肝功能损伤(χ2 = 9.454,P = 0.0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风险比(HR)= 2.872,95%置信区间(CI)(1.104,7.471),P = 0.031]、IL-6升高[HR = 1.024,95%CI(1.005,1.043),P = 0.014]和合并肝功能损伤[HR = 2.680,95%CI(1.046,6.865),P = 0.040]为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而完成疫苗接种[HR = 0.246,95%CI(0.097,0.623),P = 0.003]是其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曲线下面积(AUC)= 0.680,95%CI(0.586,0.773),P < 0.001]对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发生心肌损伤具有预测价值,其最佳预测阈值为3.69 ng/L,敏感度87.5%,特异度46.0%。 结论高血压、IL-6升高和合并肝功能损伤可显著增加普通适龄人群感染Delta变异株后心肌损伤的发病率,其中IL-6可作为一项早期识别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预测因子,而完成疫苗接种是此类人群有效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孙芳  施乾坤  穆心苇 《医学综述》2014,(10):1766-1768
感染性休克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其核心就是血管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的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多糖包被是覆盖在内皮细胞管腔侧的一层带负电荷的网状结构,由蛋白聚糖、氨基葡萄糖、糖蛋白、糖脂和一系列血浆成分,通过调节血管通透性、抑制血细胞黏附等生理功能。多糖包被和内皮细胞一起构成血管的双层屏障。多糖包被在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多糖包被的保护或重构可能是感染性休克治疗的一个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5.
临床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ICU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病人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实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南京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实施临床路径前(1999年,Ⅰ组)和实施临床路径后(2004年,Ⅱ组)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在ICU监护治疗的病人各70例。比较两组病人在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次数、ICU停留时间、ICU期间费用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Ⅱ组在平均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检查次数、ICU停留时间、ICU期间费用等方面低于Ⅰ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病人术后ICU临床路径的实施降低了ICU停留时间和医疗费用,同时保证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心脏移植术后早期ICU监测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在ICU的监测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开展的9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存活8例,8例病人于术后8~14 h脱离呼吸机,术后2~5 d下床活动,住ICU时间5~10 d,死亡1例,因右心功能衰竭直至死亡未能脱机.术后并发症有急性右心功能不全4例,肾衰2例,高血糖2例,大量胸腔积液1例,室性心律失常1例.结论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加强监测,有效的抗排异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维护重要脏器功能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呼吸支持的应用。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6小时内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肺部及心脏方面的并发症。结论:呼吸支持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对于术后患才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快通道"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外科、麻醉、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外从经济和医疗等方面考虑,提出了“快通道”心脏外科(fast-tract cardiac surgery,Frcs)的概念。FTCS的目的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关注此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术后患者实施“快通道”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重症主动脉夹层患者在ICU的监测与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01月~2011年03月收住ICU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重症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对其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死率为3%(1例),放弃治疗1例;治愈26例,其中并发低心排综合征1例、急性肺损伤17例、一过性精神障碍14例、急性肾损伤16例,均治愈出院。体外循环平均时间(209±12.3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0±11.64)min,机械通气时间(67±25.24)h。ICU住院时间3~30(6.36±5.19)d。结论完善的围术期监测与管理是急性重症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患者的左心房容积指数和肺动脉嵌顿压(PCWP),以探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心脏搭桥患者术后运用心脏超声机测量胸骨旁切面长轴左心房的前后径(LAD),心尖四腔切面左心房的上下径(SA)和左右径(SB)。利用公式计算左心房容积(LAV),体表面积(BSA)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研究其相关性。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肺动脉嵌顿压(PCWP0)与扩容前长轴左心房的前后径(LAD0)、LAVI呈正相关,与SA0、SB0无相关性。校正高血压病史、体表面积后,发现LAVI与PCWP0(r=0.446,P=0.033)、LAD0(r=0.740,P0.001)呈正相关。结论心脏搭桥术患者的左心房容积指数与PCWP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