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93篇
神经病学   2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0岁,右利手。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麻木2小时"于2017年7月8日入当地医院。患者于2017年7月8日15:00左右打完麻将回家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右手开门拧钥匙困难,伴有颈部、后背部及右侧肋部疼痛,合并小便失禁。送至当地医院急查头颅CT提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0例A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发病特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5类AE患者,共40例(男19,女21),年龄2~68岁,高峰期16~30岁,中位确诊时间达24. 5 d,合并肿瘤者5例(12. 5%),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55%)、痫性发作(65%)、头痛(35%)、认知功能下降(32. 5%)、意识模糊(27. 5%)等。治疗方面,14例仅使用小剂量激素,10例采用单纯激素冲击,16例采用激素冲击+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的联合方案。血清和脑脊液致病抗体滴度均与初始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 014、0. 043)。出院时,26例(65%)患者短期预后良好。随访结束时,30例(75%)患者长期预后良好。脑脊液异常、进ICU、脑脊液抗体滴度升高是短期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24、0. 037、0. 047),而年龄 60岁、认知功能下降、气管插管是影响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27、0. 026、0. 017)。结论:AE以青少年为主,临床表现多样,致病抗体滴度与初始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脑脊液抗体滴度是反映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与长期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最主要的是支架辅助的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现已成为一种新的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方式,并获得了国内外指南的一致推荐~([1,2])。但所有技术的推进和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曲折历程,熟悉血管内治疗的发展历程,准确掌握其当前阶段的临床适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血管内治疗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亦值得我们每一位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缺血预适应(IPC)指机体预先经过一次或多次短暂非致死性刺激后,提高抵御未来严重甚至致死性缺血打击的耐受能力.其作为一种激活机体自身内源性保护机制来对抗脑缺血损伤的手段,近年来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兴趣.肢体缺血预适应(LIP)是通过反复捆绑止血带间断阻断其血流供应来实现的,虽然LIP的保护作用在心肌缺血领域已较为清楚[1],但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较少,现就LIP的脑保护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国十佳感染控制研究优秀团队近年来论文发表情况,为国内同行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公示数据获取资料,从发表文章的年份、发表文章的杂志分类、发表文章的研究类型等角度进行文章资料分析.结果 感染控制研究优秀团队近年来中文发表文章基本稳定,英文文章发表呈上升趋势;发表中文文章的杂志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为主占47.40%、《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占8.07%等;发表的中文文章以实验研究占30.47%、描述性研究占31.77%、管理类占20.83%为主,英文文章以实验研究为主占75.93%.结论 感染控制研究优秀团队近年来发表文章较多,英文文章呈上升趋势;中文投稿杂志有集中趋势;感染控制的研究需要加强临床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小鼠诱导多潜能干(iPS)细胞诱导效率的影响。方法:将鼠胚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均予经典四因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实验组在培养基里加入IGF-1,进行iPS细胞诱导,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iPS细胞诱导效率分别为(0.05±0.0002)%和(0.01±0.0005)%,所获iPS细胞为阳性。结论:IGF-1提高小鼠iPS细胞的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最佳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五年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住院终止妊娠的足月、头位、无产科并发症及并发症、单胎伴脐绕颈的病例资料,其中选取89例脐绕颈≥2周的病例作为观察组,选取162例脐绕颈1周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产率及剖宫产率。并比较脐带绕颈周数不同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孕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例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围产儿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孕妇自然分娩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率均高于剖宫产组。结论脐带绕颈周数越多,围产儿并发症越高。脐带绕颈1周,可阴道试产,脐带绕颈≥2周的孕妇宜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知识竞赛在医院感染控制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感控周宣传活动期间,将105名医护人员按2∶1∶2的比例随机分为感控宣传周前组42名、感控知识竞赛组21名和感控宣传周后组42名,进行院感知识考核比较。结果:感控知识竞赛组平均分明显高于感控宣传周前组和感控宣传周后组(P<0.01),感控宣传周后组平均分明显高于感控宣传周前组(P<0.001)。结论:感控周宣传活动是有效的院感控制继续教育方式之一,其中知识竞赛既能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让医护人员全面系统地掌握院感知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GIH)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654例,对发生GIH患者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54例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44例(6.73%)。并发GIH患者的平均年龄、大面积梗死比例、既往卒中史比例、抗凝药物使用比例高于无GI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IH在脑梗死中是常见且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其预防及治疗需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