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经穴解》为明末清初齐鲁针灸医家岳含珍所著,全书学术特色鲜明:从分经辨证、病候辨证、人迎寸口脉辨证三方面了阐述了经络辨证的价值,积极探讨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从腧穴的主治功能、经脉循行交会与气血盛衰的关系、地理方位等多角度对书中穴名进行解释,可以窥探分析穴位的气血盛衰,提供了认知腧穴的基本思路;以“五脏互藏”理论为指导阐述腧穴主治病证,体现了其从整体辨证论治、注重经络与脏腑关联的学术特点,揭示了脏腑之间的复杂联系。该书论述全面细致,阐释深入简出,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促进了齐鲁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基于实践平台的《经络腧穴学》教学新模式,以促进教学相长。《经络腧穴学》作为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理论与实践课程。通过建立多个校内实践平台,如大学生针灸推拿技能协会、针灸推拿理疗室,推进校外医疗服务实践平台等,根据"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教学,构建"课堂教学-校内实践-社会服务"的《经络腧穴学》三维教学实践平台。可有效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经络腧穴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SGI)中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摄取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威海市立医院行BSGI检查、未接受新辅助治疗及穿刺活组织检查及术前无肿瘤远处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4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BSGI数据,计算病灶的放射性计数与正常组织的比值(T/N),从而评估肿瘤对99Tcm-MIBI的摄取量。T/N为偏态分布数据,用M(P25~P75)表示。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T/N之间的关系,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T/N的影响。 结果全部244例患者BSGI中的T/N范围为1.0~7.5。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T/N与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及Ki67表达有关(Z=-6.852、5.198、-3.931,P均<0.001;Z=-3.059, P=0.002),而与ER、PR、HER-2、P53、EGFR表达及三阴性乳腺癌无关(Z= -0.730、-1.526、-1.137、-1.175、-1.224、-1.556, P均>0.05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分期及N分期是T/N的影响因素(t=5.100, 95%CI:0.414~0.935, P<0.001;t= 2.819, 95%CI:0.118~0.668, P=0.005)。 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T分期和N分期可能影响BSGI中肿瘤对99Tcm-MIBI的摄取,因此,可以通过术前测定BSGI的T/N,对肿瘤的恶性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4.
血浊理论的临床应用可贯穿于许多现代疾病治疗的始终,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从血浊的辨证论治入手,探讨针灸理血化浊治法,总结临床常用理血化浊、行气化浊、清热化浊、散寒化浊、祛痰化浊、补虚化浊腧穴及其对应刺血、拔罐、针刺、艾灸等操作的施用特点,拓展了血浊理论的应用范围,为针灸治疗现代临床常见病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辨证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然谷主治优势病症及配伍规律。方法:以1949年10月为时间分割点进行文献检索。1949年10月前的文献主要通过《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检索,1949年10月后的文献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Web of Science中检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利用Gephi软件构建复杂网络模型,SPSS Modeler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949年10月前,然谷单穴、配伍主治优势病症分别为26种、28种,最优势病症为脐风和胸痹,常配伍太溪、肾俞、涌泉、行间、足三里;1949年10月后,然谷单穴、配伍主治优势病症分别为2种、12种,最优势病症为跟痛症,常配伍太溪、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太冲、涌泉。结论:在主治病症方面,然谷古今均以治疗局部病症、本经病症及相关脏腑病症为主,1949年10月后主治病症减少,种类明显细化并有所侧重,突出表现在妇科、泌尿生殖科及疼痛科;在优势腧穴配伍方面,体现了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和荥输配穴等方法,多配伍特定穴如五输穴、原穴和背俞穴,1949年10月后增加了募穴和交会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清代及清代以前足临泣穴的相关文献整理,总结其主治病证及刺灸特点。方法:以"足临泣"、"临泣"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中进行检索,筛选关于足临泣单穴及配伍后的主治病证和刺灸特点的条文,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足临泣符合纳入标准的有336条,主治病证共有317条。单穴主治病证53种,单穴优势病证18种;配伍主治病证63种,优势病证21种;常用的配伍腧穴为合谷、足三里、中渚、阳辅、精明。常用针刺深度为三分,针刺时间为八呼,灸法刺激量为三壮。结论:足临泣治疗病证广泛,涉及中医内、外、妇、儿、五官科,尤善治疗内科及五官科病证;常与阳经腧穴相配伍治疗疾病,普通针刺和艾炷灸为常用的刺灸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性课程。借鉴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模式,结合临床设计问题,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方式实施教学,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从贴近临床设计典型问题、学习小组课堂发言、重视描画经脉循行和腧穴定位实践训练、总结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等方面实施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针灸机理科学探秘》课程为例,探讨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开展针灸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建设与实践,在教学反思中提出了中医药高等院校中通识教育的建议和对策:1)明确通识教育目标;2)提升通识教育品质;3)建设通识教育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9.
《寿世保元》是明代禖江著名儒医龚廷贤晚年力作,书中关于其官窍外治法的内容记载颇丰,其擅长运用鼻窍、耳窍、口舌与咽窍、阴窍、眼窍进行中医外治,所治疾病以官窍局部病变为主,对于部分急症亦有较显著的疗效,其临证经验丰富,对于较多疾病的治疗师古不泥古,勇于开拓创新,治病细节论述十分详细,治疗方法多样且简便易施,所立擦牙固齿方蕴含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部分儿科疾病的治疗选取依从性较好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其治病救人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部分外治理论亦为后世所借鉴。对龚廷贤官窍外治法进行探析,以期促进中医官窍外治法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动眼神经麻痹多由脑外伤、眼外伤、颅内感染、糖尿病、脑梗塞、肿瘤等损伤或压迫眼运动神经所致。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斜,向上外、上内、下内、同侧方向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头向健侧歪斜等。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照海、申脉为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3例,取得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