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从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医药期刊全文及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搜索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和单用UDCA治疗PB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截止日期到2017年12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文献偏倚风险评估并采用RevMan5.3进行分析。结果:结果:共纳入6项RCT试验,共40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01例,对照组200例。Meta分析显示中药联合UDCA治疗PBC患者24周后,在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率[OR=5.99,95%CI(3.71,9.68),P<0.05]、降低肝功能指标ALP[MD=-27.10,95%CI(-31.99,-22.21),P<0.05]、GGT[MD=-17.69,95%CI(-23.67,-11.71),P<0.05]、ALT[MD=-16.85,95%CI(-21.18,-12.52),P<0.05]、AST[MD=-8.67,95%CI(-11.19,-6.16),P<0.05]、降低总胆红素TBil[MD=-10.43,95%CI(-14.34,-6.52),P<0.05]、降低总胆汁酸TBil[MD=-12.24,95%CI(-20.83,-3.65),P<0.05],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两组无差异统计学意义[OR=0.56,95%CI(0.14,2.23),P=0.41]。结论:中药联合UDCA治疗PBC在24周内对改善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优于单独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但受纳入的RCT研究样本量和质量的限制且存在不明确和高风险偏倚,上述结论需更高质量的研究再验证。  相似文献   
2.
穴位刺激类疗法可作为临床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直接或辅助治疗手段。临床常用的穴位刺激类疗法有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等。在各类穴位刺激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可以起到穴位刺激与药物双重治疗作用,利用中药性味归经及现代药理研究完善中医对"证"及对"症"治疗,联合中成药可以弥补汤药煎煮不便的缺陷,联合西药可以针对用药确保临床疗效,但穴位注射类疗法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多数样本数量极其有限,缺乏科学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双盲试验评价文章,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探讨王灵台运用"肝八味"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肝病病机为正气亏损、邪毒为患;治以益气活血通络、健脾柔肝补肾、清热解毒散结、调和阴阳;常用药物为潞党参、生地黄、川石斛、炙鳖甲、全当归、淫羊藿、炒白术、虎杖等八味。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数量、表型及功能特征的影响,探讨补肾健脾方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且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恩替卡韦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对照组予恩替卡韦联合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BeAg水平,外周血NKT细胞数量、表型及功能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BeA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01),且治疗组的HBeA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HBeAg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NK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12个月后,两组的NK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P0.001),且治疗组的NK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NKG2A+NKT、PD-1~+NK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的PD-1~+NK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IFN-γ~+NK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的IFN-γ~+NK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可能通过调节CHB患者外周血NKT细胞数量、功能及表型发挥免疫调节及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积颗粒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方法:将80 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予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基础上服用肝积颗粒,1剂/d。术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观察ALT、AST、GGT、TBIL、ALB等肝功能指标,以及AFP、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5.0%,对照组分别为42.5%,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术后3 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ALT、AST、GGT、TBIL水平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上升(P<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LT、AST、GGT、TBIL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AFP 水平下降(P<0.05),KPS 水平升高(P<0.05); 组间治疗后比较,AFP、KP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积颗粒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正肝脏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肿瘤90%为单发,仅10%为多发,生长缓慢,可无任何临床症状,通常在非特异性腹部不适的检查过程中被偶然发现,临床症状主要以上腹部疼痛多见,发生破裂出血罕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检出率有显著提高,但在临床工作中,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肝血管瘤的诊断仍存在困难。本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凉血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小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中药组(n=6)、西药组(n=6)和模型组(n=18)。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腹腔注射10%CCl_4,3次/周,共8周,于最后一次给予LPS 0. 5 mg/kg联合D-gal 400 mg/kg。模型组给予D-gal后于3 h、12 h、24 h分别处死小鼠,每次6只。中药组及西药组在小鼠腹腔注射10%CCl44周后,开始灌胃中药/西药,持续4周,予D-gal后3 h处死小鼠,同时处死正常组小鼠。检测血清ALT、AST以及炎症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TNF、IF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 1、IL]; HE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F4/80、CD11b;免疫组化法观察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 Western Blot测定CD44、黏附分子(ICAM) 1、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 1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3h ALT、AST水平明显升高(χ2值分别为51. 41、71、71. 22,P值均0. 001);与模型组-3h相比,中药组小鼠血清中IL-17A升高明显(P 0. 01),TNFα、GM-CSF、IL-10、IL-1β、MCP-1、IFNγ表达均降低(P值均0. 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小鼠血清中GM-CSF、IFNγ、IFNβ均降低(P值均0. 05)。HE染色提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损伤严重,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给予中药/西药后,小鼠肝脏病理示均有所改善。模型组-3 h中MPO表达量明显较正常组升高,模型组-12 h与模型组-24 h的MPO的表达量逐渐降低(P值均0. 05),但高于正常组;中药组MPO表达量与模型组-3 h相比降低(P 0. 05)。模型组中F4/80、CD11b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逐渐升高;中药组F4/80、CD11b表达量与模型组-3 h相比升高。模型组中CD44、ICAM-1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值均0. 05);中药组HMGB1、CD44、ICAM-1表达量与模型组-3h相比均降低(P值均0. 05)。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方能够降低ACLF小鼠模型血清中ALT、AST,改善肝损伤,同时升高IL-17A,降低TNFα、GM-CSF、IL-10、IL-1β、MCP-1、IFNγ的表达,另外,清热解毒凉血方可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PO、CD44、ICAM-1、HMGB1的表达,升高F4/80、CD11b的表达,表明清热解毒凉血方可能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与Kupffer细胞改善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BV复制,但存在无法实现对HBV cccDN进行彻底清除、HBsAg阴转率低等不足。“补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学术观点的提出为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曙光医院肝病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明确“脾肾亏虚、兼湿热未尽”是慢性乙型肝炎持续进展的关键病机,并确立了补肾健脾利湿为基本治法的慢性乙型肝炎论治方案,历经“十一五”至“十三五”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临床研究验证了该方案确切的临床疗效,明确了补肾健脾利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