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元宝 《海峡药学》2015,(2):131-132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80例,将患者根据就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静脉注射,观察组采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脑脊液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无可比性(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鞘内注射效果明显好于静脉注射,更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元宝  梁明  张斌  董乾 《山东医药》2012,52(36):58-60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活力(a级+b级精子)的影响及不同治疗频率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83例因弱精子症导致不育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2 Hz治疗组,100 Hz治疗组,安慰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活力及精浆生化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2 Hz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 Hz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级精子活动率及精子活力提高(P<0.05),精浆果糖及精浆锌均升高(P<0.05);100 Hz治疗组a级精子活动率、精浆中性α苷酶及精浆锌升高(P<0.05).其余各组变化均不明显.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可以显著提高精子活力,对男性弱精子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例,年龄分别是60岁、71岁、74岁.均有排尿困难症状,例2、3有尿潴留史,前列腺Ⅲ°肿大,未触及细节,B超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并向膀胱内部突出.残余尿:例1>70mt,例2、3>100mt,例3有轻度肾功能不全,血PSA均小于4mg/mt,血糖均不高.例1心电图正常,例2血压160/100mmHg,例3心电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早期(孕8~14周)血清维生素A(VA)、维生素E(VE)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与产妇发生子痫前期(P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50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期间是否发生PE将产妇分为子痫前期组291例与对照组4709例.比较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及孕早期血清VA、VE与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胎盘生长因子(PLGF)、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 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VA、VE、MMP-9、PLGF、T-AO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OR=1.358,95%CI:1.141~2.376)、VE(OR=1.289,95%CI:1.043~1.983)、MMP-9(OR=1.651,95%CI:1.238~2.865)、PLGF(OR=1.276,95%CI:1.017~2.144)、T-AOC(OR=1.714,95%CI:1.246~2.491)水平下降均为产妇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VA与VE缺乏及相关氧化应激损伤指标水平降低为产妇妊娠早期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马鞍山市女性不孕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性功能现状,为临床对症处理不孕女性心理问题及提高临床妊娠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10月于马鞍山妇幼保健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女性不孕症患者200例作为ART组,另按照年龄进行1∶1∶1匹配,选取同时期本院生殖门诊收治的已婚女性200例作为门诊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已婚健康女性2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以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的差异。结果 ART组SCL-90评分(216.41±23.82)分、SAS评分(52.13±6.25)分、SDS评分(54.51±6.09)分均高于门诊组、对照组(P<0.05)。ART组躯体功能(62.76±6.19)分、生理职能(64.38±6.74)分、机体疼痛(63.55±6.98)分、总体健康(60.72±6.48)分、活力(57.36±5.99)分、社会功能(62.57±5.53)分、情感职能(56.43±5.92)分、精神健康(62.94±6.62)分均低于门诊组、对照组(P<0.05)。ART组性欲(6.24±1.03)分、性唤起(9.31±1.47)分、阴道润滑(9.93±1.28)分、性高潮(8.29±0.95)分、满意度(8.46±1.21)分、疼痛(10.25±1.08)分均低于门诊组、对照组(P<0.05)。ART组睡眠质量(2.28±0.32)分、入睡时间(1.97±0.26)分、睡眠时间(2.16±0.35)分、睡眠效率(2.01±0.29)分、睡眠障碍(2.16±0.34)分、催眠药物(1.83±0.26)分及日间功能障碍(2.18±0.29)分均高于门诊组、对照组(P<0.05)。结论 马鞍山市女性不孕接受ART治疗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均较差,应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提升其生活品质,以期改善该类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联合人工授精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A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促排后采用阴道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联合人工授精治疗,对照组采用促排后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周期、排卵率、流产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共34个促排卵周期,对照组29例患者共41个促排卵周期,观察组平均促排卵周期(1.21±0.15个)显著少于对照组(1.41±0.23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48,P0.05);观察组排卵率100%(34/34)、生化妊娠率44.12%(15/34)、流产率13.33%(2/15)、临床妊娠率38.24%(13/34)分别与对照组的70.73%(29/41)、21.95%(9/41)、22.22%(2/9)、17.07%(7/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2.809、3.857、3.346、4.269,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8.82%(3/34)以及多胎发生率15.38%(2/13)均分别低于对照组12.20%(5/41)、28.5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依次为2.943、3.625,P值均0.05)。结论阴道B超引导下卵泡穿刺联合人工授精治疗AI促排卵周期相对较少,可明显提高临床妊娠率并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0年10月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过程。术前均行超声、CT、膀胱镜及儿茶酚胺和香草基扁桃酸检查,5例术前均获得定位及定性诊断。所有病例术前准备10~14 d后行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1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果 5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病理均明确诊断,无恶变;术后随访1~7年,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超声、CT、膀胱镜是膀胱嗜铬细胞瘤最主要的定位诊断,儿茶酚胺和香草基扁桃酸是最主要的定性诊断;手术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最有效方法,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仍是嗜铬细胞瘤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不同程度肾盂扩张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2007年3月~2008年7月门诊定期产前检查孕妇进行胎儿产前超声筛查的46例肾盂扩张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46例中除2例失试1例引产外,43例在孕期发现肾盂扩张并进行出生后的随访,发现APD〈15mm能在出生后1年内缓解消失,胎儿期肾盂扩张≥15mm4例均未见缓解。结论胎儿期肾盂扩张〈15mm者大多数转归良好。胎儿期肾盂扩张≥15mm,伴泌尿生殖道或其他系统异常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膜瘤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对于脑膜瘤复发的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的防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膜瘤复发患者58例,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手术切除程度及病理分级,分析引发脑膜瘤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术前癫痫、肿瘤直径较大、形状不规则、瘤周水肿及手术切除程度等。结论术后关注患者引发脑膜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脑膜瘤复发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04年8月分娩的269例早产病历,按孕周分为28-34+6周与35-36+6周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双胎、妊高征、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居早产原因的前5位,两组产后出血率无显著差异;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胎膜早破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原因,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胎膜早破,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对降低早产,提高围产医学质量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