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260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29篇
  3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12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在我国大陆女性体检人群中感染及型别分布特征,为体检人群接种九价HPV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法综合评价检索199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Pubmed、Medline、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关于中国正常女性人群中发表的有关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的相关研究。由 2 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2.0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9篇文献,总人数为504 566人;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我国正常体检女性人群中HPV的感染率为16.18%[95%CI(14.16,18.20)%],高危型、低危型的感染率分别为12.95%和3.28%,九价疫苗中高危型和低危型的感染率为10.59%和1.56%,而九价疫苗中所有型的感染率是12.15%[95%CI(10.18,14.13)%],其中大陆体检女性人群中比较常见的型别是HPV16/52/58/33/18/68。七大区的HPV感染率及型别均不同,正常体检人群女性中总HPV、高危型以及低危型的感染率最高的是华东地区,分别为17.54%[95%CI(16.82,18.27)%]、14.17%[95%CI(13.50,14.83)%]、3.75%[95%CI(2.11,6.11)%],总HPV感染率最低的是西北8.79%[95%CI(7.47,10.26)%],高危型感染率最低的是西南地区3.04%[95%CI(6.80,8.70)%],低危型感染率最低的是西南地区0.14%[95%CI(0.02,0.49) %];九价HPV疫苗中高危型的感染率最高的华中和华东地区分别为11.36%[95%CI(9.33,13.40)%]和11.36%[95%CI(10.75,11.97)%],最低的是东北地区为7.83%[95%CI(7.18,8.51)%];九价HPV疫苗中低危型的感染率最高的华北地区为3.50%[95%CI(1.93,5.80)%],感染率最低的是华中地区为0.30% [95%CI(0.06,0.87)%];九价HPV疫苗中所有型的感染率最高的华北地区为12.75%[95%CI(9.64,16.42)%],最低是东北地区为8.34%[95%CI(7.67,9.03)%]。正常体检女性人群中HPV总的感染率、高危型和低危型感染率均是南方高于北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九价疫苗的低危型感染率则相反,南北方感染的HPV型别以及感染率均不同,而九价疫苗中高危型及全部型别的南北方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使用GP5+/6+引物系统检测出的HPV调整感染率显著高于其它引物系统(P<0.001);总HPV调整感染率随发表年限增加而增加(P<0.001)。结论:中国大陆地区健康体检的女性人群中HPV的感染率较高,常见的型别为HPV16/52/58/33/18,不同地区型别分布及感染率不同其中华中地区最高,西北地区最低,且南北方存在差异。而在体检人群中接种九价HPV疫苗其防治效果明显,但是还需要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受纳入研究的文献检测方法多样性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动脉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非减影与减影)行三维容积重建,比较两种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查情况。结果 56例行三维数字血管造影的患者中,检出真阳性颅内动脉瘤61枚,假阳性2枚;经三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检出真阳性颅内动脉瘤63枚,无假阳性。结果显示,两种影像学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三维数字血管减影可显示更多的细小血管。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图像质量分级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经三维数字血管造影检出瘤体残留9例,经三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检出瘤体残留20例,结果显示二者对瘤体残留检出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两种不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图像质量较佳,三维数字血管减影系统可显示更细微的血管信息。  相似文献   
4.
探讨肺脾病理生理改变与湿疹发生、发展的关系,认为肺脾气虚兼夹湿热是湿疹发生的病机本质,提出以"肺脾为核心"的脏腑整体辨证观,倡导"外病内治"疗湿疹。并附两则医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整体观念、脏腑辨证及脏腑整体观发现,以肺脾为核心的脏腑功能调和,则阴平阳秘,精神乃至;若肺脾核心的脏腑功能虚损,则阴阳失衡,肺病由生。采用肺脾为核心的脏腑整体观辨证哮病发现,脏腑功能失调为哮病的发病根源,外邪侵袭为致病外界条件。哮病主病在肺,涉及诸脏。肺脾功能正常则诸脏各司其职、各守其位,故肺脾为核心的脏腑功能和谐是阴平阳秘、哮病不发的关键。肺脾为核心的脏腑功能失调,引发气机紊乱、津液不归正化,聚而为痰,郁久化热,如此痰饮、郁热相兼为患,标本虚实繁复错杂,故哮病常呈寒热错杂、本虚标实之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术扩创+封闭负压引流+植皮术治疗长时间不愈合的外伤性皮肤窦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外伤性皮肤窦道在局麻、臂丛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行扩创手术,按创面大小和形状裁剪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材料覆盖伤口创面,持续引流,7天拆除,伤口为新鲜肉芽组织后行植皮术并行VSD负压引流,7~10天拆除VSD材料。结果:本组82例外伤性皮肤窦道手术扩创后经1~3次封闭负压引流,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新鲜,经植皮术后皮片成活良好,随访6个月,伤口处瘢痕不明显,部分局部稍凹陷。结论:手术扩创+VSD负压引流+植皮术治疗长时间不愈合的外伤性皮肤窦道,该方法操作简单,痛苦小,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1998年1月~2001年12月,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98例,效果理想,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98例均为我科及门诊患者,男64例,女34例,年龄27~67岁,病23d~6个月,依据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分型:颈型18例,神经根型46例,椎动脉型17例,交感神经型14例,脊髓型3例。四肢麻木无力为主39例,头晕头痛为主34例;有鸣胸闷颈痛为主25例。1.2方法(1)中药内服:药用:葛根、威灵仙各30g,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术后放疗联合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将病例分为三组:第一组:12例,24个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剂量依切缘大小而异,每次注射量不大于40mg,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术后24h内行局部浅层放疗3天;第二组:11例,22个瘢痕疙瘩(手术+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后24h内行放疗3天;第三组:17例,23个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即刻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结果: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5.83%、77.27%、52.17%。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比较两种不同材质的气管导管对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咽喉痛(POST)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Ⅰ组麻醉诱导后插入加强型气管导管,Ⅱ组麻醉诱导后插入普通型气管导管。记录拔管时血压、心率变化及呛咳反应,于拔管后1h以及24h记录患者咽喉痛、咽干、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的发生,并按照VAS评分记录咽喉痛程度。结果拔管后1hⅠ组患者咽喉痛的发生率10%,Ⅱ组患者的咽喉痛发生率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4hⅠ组患者咽喉痛发生率为3.3%,Ⅱ组患者咽喉痛发生率为6.7%,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型气管导管较普通型气管导管能减少患者拔管后1h咽喉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并呈进行性发展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COPD发病率迅速增长。2013年COPD全球倡议(GOLD)指出,本病已成为全球第4大致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本病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针对COPD,现代医学多采取对因对症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