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子线对胰岛素生长因子-1家族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研究辐射对肝脏的早期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子线照射小鼠,照射剂量为1、2、4 Gy,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照射后12、48和72 h小鼠肝脏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照射剂量为1 Gy时,与对照组相比,IGF-1蛋白在照射后48 h时表达增加,IGFBP1、IGFBP4和IGF1R蛋白的表达在照射后12、48和72 h均表达减少。照射剂量为2 Gy时,IGF-1和IGFBP4蛋白在照射后48 h时表达增加,其余时间点表达减少。IGFBP1蛋白在照射后12 h时表达增加,48和72 h时表达减少。IGF1R蛋白在照射后3个时间点均呈现为表达减少。照射剂量4 Gy时,肝脏中IGF-1、IGFBP1和IGFBP4蛋白均表达减少,IGF1R蛋白在照射后12 h时表达增加,48、72 h时均表达减少(均为P < 0.05)。结论:电子线照射后小鼠肝脏中胰岛素生长因子-1家族蛋白多以下调表达为主,与前期基因表达的结果相一致,有可能作为反映放射性工作人员早期肝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对真菌性角膜炎小鼠角膜瘢痕化的影响。方法 取96只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雷帕霉素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只。两组小鼠同时建立真菌性角膜炎模型。雷帕霉素组模型制作前1 d按6.0 mg·kg-1雷帕霉素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预处理,之后按0.2 g·L-1浓度在结膜下注射5 μL,持续3 d;对照组注射PBS溶液。造模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角膜临床评分,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造模后各组小鼠不同时间角膜LC-3Ⅱ、α-SMA和 TGF-β1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后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336 h,对照组小鼠角膜临床评分均明显高于雷帕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造模后144 h、216 h雷帕霉素组小鼠角膜LC-3Ⅱ表达上调,LC-3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在造模后72 h及336 h两组LC-3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造模后144 h、216 h雷帕霉素组小鼠角膜α-SMA蛋白及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144 h、336 h雷帕霉素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雷帕霉素通过促进自噬作用下调角膜瘢痕化相关因子的表达,减轻了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小鼠角膜瘢痕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高糖饮食对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无眼疾的雄性C57BL/6J小鼠78只,随机分为高糖饮食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6只,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高糖饮食组给予含体积分数10%果糖溶液,每2 d测量两组小鼠体质量及血糖,10 d后建立真菌性角膜炎模型。造模后24 h、36 h、48 h、72 h、96 h、120 h、168 h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进行临床评分并拍照。处死小鼠后,取角膜组织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测定角膜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体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小鼠角膜内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造模后 0~14 d,两组小鼠体质量与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24 h、36 h、48 h、120 h、168 h,高糖饮食组小鼠角膜临床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糖饮食组小鼠角膜穿孔率79.5%,高于模型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造模后各时间点,高糖饮食组中性粒细胞浸润体积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造模后72 h、96 h、120 h、168 h,高糖饮食组巨噬细胞浸润体积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均为P=0.000)。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高糖饮食组炎症反应更重,角膜组织破坏更早且更为严重。造模后24 h、48 h高糖饮食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高糖饮食加重了真菌性角膜炎感染的严重程度,增强了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趋化,促进了IL-1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中准确且具可重复的阳性对照。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个阴性对照(氯化钠注射液 弗氏不完全佐剂)和4个阳性处理组(阳性1组:卵白蛋白,阳性2组:卵白蛋白 百白破疫苗,阳性3组:卵白蛋白 弗氏不完全佐剂,阳性4组:卵白蛋白 弗氏完全佐剂及弗氏不完全佐剂),分别致敏5次制备抗血清,通过皮内注射被动致敏、48 h后激发,以皮内蓝斑有无及直径判定结果。结果:阴性对照和阳性1组、2组均未见蓝斑,阳性3和4组出现蓝斑,其1:2和1:8注射点蓝斑直径均大于5 mm。结论: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中,致敏时结合使用弗氏佐剂可使阳性率达到100%,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5.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细胞内非常重要的蛋白质降解调节系统。蛋白质泛素化和去泛素化调节的动态平衡,影响或者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信号转导、神经病变或者肿瘤等许多细胞生理病理过程。目前研究证实,细胞内广泛存在多种去泛素化酶,通过选择性地降解或稳定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其他与细胞生物学相关的底物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去泛素化酶的分类、结构、作用机制、活性调节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拟为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有助于我们开发以及应用针对去泛素化酶的分子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35岁以上人群腰围与糖耐量情况,探讨影响糖耐量正常人群糖耐量转归的因素,为糖尿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青岛市城乡选取2006年糖耐量正常的684名35~74岁人群,测量其腰围值,3年后进行随访。[结果]2006年684名糖耐量正常者中,腹型肥胖罹患率为53.22%。3年后随访上述684人,IGR累积发病率为28.07%,其中腹型肥胖组为34.89%,腰围正常组为20.31%(P<0.01);DM累积发病率为3.51%,其中腹型肥胖者为4.67%,腰围正常组为2.19%(P>0.05)。684人中,2006年腰围为82.38±9.23cm,2009年腰围为85.29±9.45cm(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糖耐量情况的因素有收缩压(SBP)、腰围(W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尿酸(UA),OR值分别为1.011、1.047、0.643、1.584、1.003。[结论]腹型肥胖者较腰围正常者易发生IGR;收缩压高、腰围值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总胆固醇含量高、尿酸高的人容易转归为IGR和/或DM。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关系评定中,并对该诊断方法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与6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健康状态分为疾病组与健康组,每组60例。疾病组成员均为冠心病患者,健康组成员均为健康体检人员,对两组成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成员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状况、颈动脉斑块增强强度、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内膜中层厚度,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比对与分析。结果疾病组成员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状况与颈动脉斑块增强强度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成员的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关系评定中,可有效检出颈动脉斑块的类型与厚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双特异性磷酸酶10(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10,DUSP10)和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BZW1抗体(basic leucine zipper and W2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1,BZW1)分子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化结果,初步探讨它们在卵巢浆液性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肿瘤)和人正常输卵管组织中 DUSP10和 BZW1分子的表达以及定位情况。结果:检测结果表明 DUSP10和 BZW1分子在人卵巢上皮性良、恶性肿瘤和人正常输卵管组织中均有表达,DUSP10在卵巢浆液性腺癌、卵巢浆液性腺瘤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5%、86.9%和100%(P <0.0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DUSP10阳性表达率临床晚期高于早期(97.1% vs 92.1%,P <0.01);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5.7%和96.9%(P<0.01)。而 BZW1在这三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47.8%和77.7%(P <0.01)。在腺癌组织中,BZW1阳性表达率临床晚期低于早期(48.6% vs 65.8%,P <0.01);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4%、52.4%和66.7%(P <0.01)。结论:DUSP10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临床分期的早期阳性表达率低于晚期,表达差异显著,说明 DUSP10在卵巢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样,BZW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高,说明 BZW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起到了类似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103例难治性肺结核病因调查探讨防治措施,减少难治性肺结核的发生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 调查近5年来我院职业科、传染科收治住院结核病患者243例,病例选择:(1)4年以上病史且有1年以上化疗史;(2)化疗中痰菌持续阳性或暂时转阴后再复转阳;(3)病灶无吸收好转和继续恶化的;(4)对三种或三种以上抗痨药物耐药。符合以上条件作为病因调查对象共103例。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能够引起机体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如何保护人体免受来自电离辐射的损伤,减轻机体的辐射生物学效应,寻找行之有效的辐射防护剂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方向。氮氧自由基作为一种能够消除有害自由基的新型辐射防护剂而被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从氮氧自由基的分子结构、抗氧化作用机制及其在抗辐射领域的生物学效应3个方面介绍氮氧自由基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