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Q3GA)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人源肝癌细胞HepG2细胞脂质蓄积的甘油三酯调节和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采用油红染色检测Q3GA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中脂滴含量的影响,并同时检测其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DCFH-DA法检测Q3GA对HepG2细胞脂质蓄积引起的活性氧(ROS)的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RT-PCR分析脂肪酸氧化相关的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PPARα)、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A)、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CAD)、细胞色素P450 4A11(CYP4A11)、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显示,Q3GA可剂量依赖性降低FF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蓄积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但未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同时可改善脂肪酸氧化引起ROS,MDA的升高以及SOD的降低。另外,Q3GA在一定浓度下可上调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PPARα、CPT1A、MCAD的表达,而对CYP4A11和ACO的表达没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Q3GA可抵抗脂肪酸氧化引发肝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HepG2细胞,降低游离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蓄积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其调节机制可能与其对HepG2细胞中游离脂肪酸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香青兰中木樨草素、山奈酚和木樨草苷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抑制脂代谢相关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ATs)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磷酸酯酶和张力蛋白同系物(PTEN)、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IP-2)的作用,探讨中药多成分、多靶点抗MIRI的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装置,以洛-林二氏溶液为灌流液,通过停灌和复灌心脏建立MIRI模型,检测心率(HR)、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dp/dt)/(+dp/dt)、冠脉流量(CF)、乳酸脱氢酶(LDH)、心肌梗死面积。ELISA法测定LPAATβ和11β-HSD1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PTEN和SHIP-2活性。结果?木樨草素、山奈酚和木樨草苷保护HR,降低LDH过量释放,升高LVEDP、LVDP和(-dp/dt)/(+dp/dt),恢复CF,降低心肌梗死面积。LPAATβ、11β-HSD1、PTEN、SHP-2等蛋白活性受木樨草素等的抑制。结论?木樨草素、山奈酚和木樨草苷具有通过抗脂代谢紊乱和抗细胞凋亡分子机制保护大鼠离体心脏MIRI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积雪草酸(AA)对糖原磷酸化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对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作用,最后研究其对小鼠糖代谢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降糖机制。方法:体外检测AA对糖原磷酸化酶抑制作用和对HepG2细胞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消耗水平的影响。体内小鼠实验,采用灌胃AA7 d,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造成高血糖模型,并与正常组一起测定静脉血糖和肝糖原含量。结果:AA具有抑制糖原磷酸化酶活性,其IC50为12.1μmol/L,AA能增加HepG2细胞对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消耗,并且可显著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肝糖原降解。结论:AA具有降血糖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肝糖原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4.
从马鹿茸干品中分离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肽。以新疆塔里木马鹿茸干品为原料,粉碎后经醋酸-醋酸钠(pH 3.5)缓冲液浸提,再经醇沉、超滤、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和反相色谱纯化多肽,并对该多肽进行MALDI TOF/MS相对分子质量检测和LC-MS/MS鉴定。MTT法检测促胰岛β细胞增殖和STZ损伤后修复能力以及建立肝细胞胰岛素耐受模型检测该多肽促肝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多肽CAP经MALDI-TOF/MS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 804,LC-MS/MS及相关数据库比对发现,CAP为一种新的肽。CAP能显著促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STZ损伤后的修复,并能显著增加肝细胞的葡萄糖摄入量。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病理与脂毒性密切相关.血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过高,瘦素代偿调节脂质氧化功能失调,造成FFA沉积在肝脏,导致肝细胞脂毒性,发生脂性凋亡.其凋亡机制主要与线粒体、溶酶体、Fas及内质网应激有关.降低血中FFA浓度,减少FFA在肝细胞的沉积,增加FFA的氧化能防止脂毒性的发生.开发改变脂肪酸代谢,降低脂毒性的药物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β-榄香烯抗凝血溶血栓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β-榄香烯体外抗凝血与溶血栓活性以及体内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为探讨β-榄香烯活血化瘀药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新西兰兔体外抗凝血法、血浆复钙时间实验及体外血栓法、全血块法研究β-榄香烯的体外抗凝血、溶血栓作用;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刺激复制大鼠急性寒凝血瘀证模型,通过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研究β-榄香烯口服制剂对血瘀大鼠体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β-榄香烯各剂量组均能延长新西兰兔血浆复钙时间(P〈0.05),加快体外血栓及全血凝块的溶解(P〈0.05);β-榄香烯口服制剂高剂量组延长寒凝血瘀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P〈0.05),β-榄香烯口服制剂各剂量组延长寒凝血瘀大鼠的凝血酶时间(TT)(P〈0.01),且对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β-榄香烯具有抗凝血和溶血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中药谱效关系相关性研究三个方面阐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主流思路是通过化学结合药理学等其他方法来阐明复方中化学成分不是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药物间复杂的配伍过程包含了质的变化,从而阐明配伍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毛菊苣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毛菊苣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 1H, 13C 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菊苣地上部分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莴苣苦素(1),山莴苣苦素(2),七叶内酯(3),菊苣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5),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6),异槲皮苷(7),异鼠李素(8),槲皮素(9),肌苷(10),对羟基苯甲酸 (11)。结论:化合物4-11为首次从毛菊苣中分得,5-6,8-11为首次从菊苣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氢化可的松体外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 ,以及对小鼠B 16黑素瘤细胞株细胞增殖、黑素合成以及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方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酶学方法研究药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用 5 70nm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 氢化可的松体外可激活酪氨酸酶活性 ,增强B16鼠黑素瘤细胞增殖 ,提高酪氨酸酶和黑色素合成能力。结论 氢化可的松可增强酪氨酸酶活性 ,进而促进黑素合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筛选驱虫斑鸠菊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生物活性追踪的方式,采用溶剂法、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及柱色谱法对驱虫斑鸠菊成熟果实进行抗肿瘤化学成分的分离筛选。结果:分离并确定了4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紫铆素、紫铆查尔酮、5,6,7,4’-四羟基黄酮、圣草酚,其中化合物圣草酚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获得;同时经M1Tr法测定,紫铆素和紫铆查尔酮对黑色素瘤细胞株(B16、A375)均有抑制作用,且IC50值小于10uLg·mL^-1。结论:本文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驱虫斑鸠菊药材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