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梭形细胞化生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4例甲状腺的梭形细胞化生,涉及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例包膜血管浸润型滤泡癌,进行染色,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预后。结果4例中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45~67岁。临床表现:2例发现颈部包块,2例咳嗽、咳痰。肿块最大径3~8 cm。肉眼检查肿瘤包膜完整,切面灰红灰黄色,中央可见灰白区,占肿瘤的28%~40%不等,可囊性变。光镜下表现为梭形细胞呈束状或围绕血管呈漩涡状排列,可见滤泡结构与梭形细胞之间相互移行,梭形细胞温和,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表型显示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CK、CK19、Tg、TTF?1,E?cadherin在梭形细胞中表达减弱至阴性,局灶区表达SMA,Ki?67表达率低,不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Calcitonin、CD34、STAT6、S?100、Desmin、HMB45等标记。4位患者经过30~96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甲状腺的梭形细胞化生或转化为一种少见甲状腺病变,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支持梭形细胞来源于滤泡上皮,实质上是上皮向间质的转化。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需与甲状腺梭形细胞病变及肿瘤相鉴别,如梭形细胞型髓样癌、间变性癌、细针穿刺后修复性改变、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等。患者预后好,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并注意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下留学生医学基础课程网上授课的手段、方法和效果,以期在"停课不停学"下保障教学质量。方法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和慕课等技术手段完成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同时通过随堂测试和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前期开展线上教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时差、缺少课堂互动、实践性课程的取消三个方面。因此,我们相应采取了录播课程、增加互动形式以及推迟实践性课程的方式,帮助学生渡过难关。结论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方法比较受留学生的欢迎,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及RT-PCR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60例脑星形细胞瘤中LPL蛋白、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对照组脑脊液中的LPL水平,分析LPL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患者年龄、性别及3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LPL蛋白及其mR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Ⅰ、Ⅱ、Ⅲ、Ⅳ级各组星形细胞瘤中的LPL阳性率分别为8.20%、31.29%、62.00%、82.25%,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LPL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_s=0.931,P0.001);LPL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3年生存率相关,生存期小于3年者LPL表达更强;脑脊液内LPL蛋白表达水平在星形细胞瘤患者中也有显著增高。结论 LPL表达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星形细胞瘤患者病情进展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经直肠超声诊断青春期残角子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经直肠超声在青春期残角子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直肠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的青春期患者,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随访其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 6例经直肠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的患者中,4例患者(66.7%)进行了手术诊治,其手术前经腹超声或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检查均出现误诊,手术后均确诊为残角子宫.经直肠超声诊断青春期残角子宫患者的手术确诊率为66.7%(4/6).经直肠超声技术可增强细微图像的显影能力,增强残角子宫内积血干扰图像的细微显影,卵巢声像图显影清晰,异常声像图与子宫及卵巢声像图的解剖关系清楚.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以明显提高青春期女性残角子宫的诊出率,减少误诊,这对减少残角子宫患者的并发症、及时进行畸形矫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的横及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踝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①观测15例干性胫、腓及距骨的关节面。②成年男尸右足标本7例,先依骨性标志画线,新鲜2例画线后,各行轴位CT、MRI扫描及冠状位MRI扫描后冻硬,再切制横断层4例,冠状断层3例。结果:①距骨上关节面前、后宽为30.2、23.5mm;距骨内、外踝关节面矢状径与垂直径分别为30.8、14.9mm与27.5、23.7mm;外踝关节面前缘至距骨颈后缘间距为9.3mm。胫骨内踝与腓骨外踝关节面矢状径与垂直径分别为21.8、14.7mm和16.9、21.6mm。②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关节及周围结构的形态、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并匹配相应CT及MRI。距骨滑车上关节面前宽32.9mm,距骨上、胫骨下关节面软骨厚1.7mm与1.8mm,胫距关节、内踝处及腓距关节腔径值分别为2.4、2.8、1.4mm,骨间韧带长1.8mm。结论:踝关节的断层解剖,为影像学诊断及关节镜技术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BACE)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修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损伤神经元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的成神经细胞瘤的总cDNA中,扩增出1.5kb的BACE cDNA片段,再用BamHI和Xho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CE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人BACE基因的cDNA已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质粒中;经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后,并由潮霉素进行筛选,可见转染细胞胞浆中和胞膜上有较高量的BACE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BACE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BACE基因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抑制BACE,为治疗AD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端粒酶在妊娠绒毛及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含有许多简单重复的DNA序列及相关蛋白。端粒的长度决定细胞的寿命,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端粒的长度逐渐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即不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使细胞最终死亡。端粒酶是维持端粒长度的逆转录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重复单元,加到染色体末端以防止端粒缩短,使细胞具有继续增殖的能力,引起细胞的永生化。而永生化是细胞恶变的必经步骤,因此端粒酶与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42岁,偶然发现右侧肾上腺囊性占位。临床表现为右侧肾上腺巨大囊性肿物。巨检示囊性肿瘤,界清,外壁光滑,内壁粗糙,内容物为陈旧性血液,囊壁见甲状腺滤泡与肾上腺皮质交错,并有淋巴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甲状腺滤泡大小不等,由单层上皮构成,大小一致,无异型性,无核沟及核内包涵体。免疫组化:滤泡样上皮表达PCK、EMA、TTF-1、Tg、Vimentin,CK19,不表达Ad4Bp/SF-1、CEA、galeectin-3、HBME-1、P27、CT、CD56、D2-40、CD34、ER、PR、Melan-A、CR、Syn、CgA。Ki-67阳性细胞指数为1%,PCR检测BRAF V600E、KARS基因未突变。结论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诊断上应与肾上腺囊肿,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乳头状癌等鉴别,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少突胶质细胞瘤35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32例标本作为实验组,星形细胞瘤20例及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情况,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 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85.71%、75.00%,均显著高于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P<0.05);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的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但三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突胶质细胞瘤1p/19q联合缺失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呈正相关性,并且均与患者3年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 少突胶质细胞瘤中1p/19q联合缺失与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临床病理诊断的精确性,更好地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膜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腹膜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5.7岁,以腹胀、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浆液性乳头状腺癌7例,黏液腺痛1例.对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做免疫绀化染色.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广谱CK、CK7、CK20、CA125、CEA、EMA、波形蛋白、钙网膜蛋白、P53 阳性比例分别为8/8、8/8、1/8、7/8、7/8、8/8、1/8、1/8、8/8.结论腹膜原发性腺癌被认为是起源于第二苗勒氏管系统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发病率低,与卵巢肿瘤相似有多种组织类型,因此容易误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