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108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易感性及后临床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 256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59例,慢性乙型肝炎151例,慢性HBV携带46例,以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1082G/A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肝硬化组、肝炎组、携带组与对照组的IL-10-592A/C位点AA、AC、CC基因型及A、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1082G/A位点GG、GA和AA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肝硬化组>肝炎组>携带组>对照组(P<0.05);各组IL-10-1082G/A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最高,其余依次为肝炎组、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HBV-DNA水平组的IL-10-592A/C、IL-10-1082G/A两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1082G/A位点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可能与广西汉族人群HBV易感性及其临床结局有关;而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1082G/A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广西汉族人群感染HBV后的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HBV BCP)变异与病毒载量(HBV DNA)及细胞因子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5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 762碱基A~T和1 764G~A联合突变的检测。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HBV BCP变异在慢性重型肝炎组的阳性率为60.0%(15/25)显著高于非重型肝炎组的33.6%(44/131)(P=0.023);慢性重型肝炎组HBV DNA含量(107.3731±1.4381copies/ml)与非慢性重型肝炎组HBV DNA含量(106.6516±1.8046copies/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与非慢性重型肝炎组血清IL-10和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80±28.19)ng/L vs(74.60±26.87)ng/L,(22.00±16.41)ng/L vs(16.85±9.41)ng/L](均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的血清IL-12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慢性重型肝炎组[(49.04±15.10)ng/L vs(36.81±14.41)ng/L,(60.68±30.83)ng/L vs(38.89±13.52)ng/L](均P<0.01)。结论HBV BCP变异与慢性重型肝炎关系密切,HBV DNA复制水平在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中可能只起到启动的作用;细胞因子IL-12和TNF-α在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中可能起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4味组成,本方出自《伤寒论》少阴病,方中4味药,可分解为三个部分:一是柴胡、芍药为肝药;枳实、甘草为脾胃药,所以能疏肝理气,调和脾胃,一是枳实、芍药相伍,为《金匮要略》枳实芍药散,是妇人病方,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之症,综上所述,本方实有疏肝理脾和营的功效,笔者运用该方治疗便秘有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声带小结常继发于慢性喉炎。因病位和结构特点,治疗比较棘手,也易复发。笔者近年来对一些病人辨证施治,疗效满意。1 辨证施治1.1 火盛伤阴,痰阻脉络型该型类似感染型,以初期火热见证为特点。古人有云:“咽喉诸病皆属于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而咽喉首当其冲。又桂中南地处亚热带,尤以火邪肆虐最甚,开始往往即见火盛伤阴之征,声带明显弥漫性充血肿胀,多无分泌物,日久转成慢性。邪火缠留,炼液为痰,又肺遭劫掠,肺失肃降,痰湿遂生,共成痰阻声带脉络,发为小结。法当养阴清火、化痰散结。以本地草药点称根为主药,酌加金果榄、射干、胖大海、葛根、瓜蒌、玄参等。  相似文献   
5.
<正> 通窍法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古医籍甚少提及,一般局限于某些行气、芳香开窍药物的应用,如《医林改错》的通气散和通窍活血汤、《医方集解》的苍耳子散等,可见传统的“通窍法”只是一种狭义的治法。笔者认为,通窍法在耳鼻喉科中应泛指能使耳鼻喉窍消灵开通的各种治法,在防治本科疾病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上窍通闭的生理病理耳鼻喉乃人体上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历代医家多据此将上窍又称为“清窍”,意即嗅、味、听觉、呼吸、发声等功能正常均有赖于清阳之气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 BC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病毒含量(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碱基G→A联合突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HBVBCP变异阳性组、阴性组间对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及HBV DNA复制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P变异阳性组的血清IL-10(80.96±30.86vs72.11±24.19 mg/L)I、L-12(41.33±15.10vs35.98±14.47 mg/L)、TNF-α(56.04±27.05vs38.01±10.49 mg/L)、IFN-γ(19.81±12.29vs16.55±8.99mg/L)和HBV DNA(108.2478±0.9826vs105.8876±1.4822拷贝/ml)的水平明显高于BCP变异阴性组。结论HBV BCP变异可导致血清IL-10I、L-12、TNF-α、IFN-γ和病毒复制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单用抗生系滴耳液疗效不佳,若长期直接作用于中耳,还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1-3],自制出复方苦参滴耳剂,试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1处方苦参200g、黄连100g、黄柏100g、枯矾10g、冰片5g、甘油500ml,95%乙醇1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2制备方法取苦参、黄连、黄柏水煮2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生药:药液为1:1).缓缓加入95%乙醇,边加边搅拌,使含醇量达65%,醉沉24h.说过,德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液(生药:药液为2:1),加人甘油为…  相似文献   
8.
南京中医药大学干祖望老中医是当代中医耳鼻喉科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他一生悬壶济世,笔耕不辍,学验俱丰;授业解惑,培育新人,开拓奋进,为中医耳鼻喉科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笔者早年有幸随师,心得良多;近20年后,时逢宗师90华诞,喜获赠阅《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收益匪浅。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其中当年干老中医倡导的中西医结合观尽现书中,备受笔者和同仁一致推崇,并引起共鸣。 中医耳鼻喉科是一门古老和新兴学科。说古老,言其理论源远流长,古医籍中不乏论述;说新兴,作为自成体系的一门中医专科辟于医林始见于建国以…  相似文献   
9.
小鼠耳蜗毛细胞体外培养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模型.方法取刚出生2~3天小鼠耳蜗,采用鼠尾胶表面平铺培养并结合荧光染色方法观察耳蜗毛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耳蜗基底膜经1~5天培养,内、外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生长良好,排列有序,无任何衰亡和缺损.结论耳蜗Corti器可以在体外培养环境存活一定时间并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BCP)与HBVDNA关系。方法(1)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2)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1)HBVBCP变异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为70.0%(14/20),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的阳性率37.8%(59/156)(P=0.008)。(2)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HBVDNA含量(107.6414±1.3398拷贝/ml)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的HBVDNA含量(106.7672±1.7669拷贝/ml)(P=0.034)。结论HBVBCP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且血清HBVDNA复制水平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也起到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