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牵引成骨术的不同牵引速度和距离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以不同的牵引速度和牵引距离组合,随机分成5组。通过肉眼观察、X线片及电生理检查、组织学观察等了解下颌骨成骨及下牙槽神经再生情况。结果以2.0mm/d速度牵引下颌骨会产生骨不连接,以1.5mm/d速度牵引颌骨15mm,虽可获得良好的成骨,但可造成下牙槽神经不可逆性的损伤。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速度宜控制在0.5~1.5mm/d范围内;当牵引距离较小时,可适当加大牵引速度以提高牵引效率,当牵引距离较大时,应调小牵引速度,以减小对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即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用32例腺样囊性癌标本,管状型9例,筛孔型17例,实体型6例,癌旁正常腺体作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栓测hTRT的表达,并观察hTRT分布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型间关系。结果 32例腺样囊性癌hTRT阳性表达率为87.5%。结论 hTRT在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其在不同的组织学分型等组别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癌变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16例扁平苔藓,10例扁平苔藓伴不典型增生,14例口腔鳞癌上皮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OLP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GFR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P<0.05)。口腔鳞癌中EGFR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及OLP(P<0.01)。结论EGFR的过表达在OL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的癌变机制。方法 通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 ,观察分析 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 ,18例扁平苔藓 ,2 3例白斑 ,2 2例鳞癌上皮组织凋亡状况。结果 除单纯上皮增生 ,非糜烂型扁平苔藓外 ,上皮 (轻、中、重 )异常增生 ,鳞癌及糜烂型扁平苔藓的凋亡指数均高于正常 ,差异有显著性。从上皮异常增生到鳞癌凋亡指数逐渐增高 ,糜烂型扁平苔藓的凋亡指数低于鳞癌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细胞凋亡参与白斑癌变的过程 ,在病变不同阶段作用不同。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诱导角朊细胞凋亡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5.
变速牵引成骨对兔下牙槽神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变速牵引兔下颌骨15mm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 5只新西兰白兔单侧下颌骨截开。延迟5d ,以每天1 5mm ,每天2次牵引9mm ,然后继续以每天1mm ,每天2次牵引6mm ,完成牵引后固定15周,分别行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和电生理学检查。结果 下颌骨延长15mm ,新骨生成良好。下牙槽神经牵长2 1. 99% ,牵引结束时神经变性明显,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为术前的9. 70 % ,潜伏期较术前有所延长,随后出现恢复趋势,到固定15周时,波幅恢复到术前的33. 85 % ,潜伏期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下颌骨变速牵引15mm后,下牙槽神经受到明显的影响,到15周时,下牙槽神经的功能有恢复的趋势,但恢复尚不完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不同方法构建颌下腺肿瘤动物模型。方法 将80只大鼠按干预方式不同均分为A、B、C、D 4组,A组采用2 %二甲基苯丙蒽分析纯丙酮溶液注射入颌下腺,每只0 .0 5ml;B组采用4 %二甲基苯丙蒽分析纯丙酮溶液注射入颌下腺,每只0 .0 5ml;C组采用4 %二甲基苯丙蒽分析纯丙酮溶液注射入颌下腺,每只0 .0 5ml,连续3次,每次间隔两周;D组将实验动物的胸腺摘除,其余实验条件等同C组。各实验组在开始实验1周后给予含0 .0 5 %苯巴比妥的饲料喂养3个月,且均采用自身左右对照。结果 各实验侧先后都有肿瘤出现,诱瘤率分别约为2 2 %、30 %、4 8%、6 1% ,病理分析大部分是鳞状细胞癌,另有部分纤维肉瘤。结论 用D组方法构建的动物模型有易建立、成瘤率高的特点,可以较好地观察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BLEL)的性质及发病机理至今还不很清楚 ,近年来有人认为BLEL是干燥综合征 (SS)的一种病理表现。我们在对BLEL病理组织学观察的基础上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试图对其发病机理及其与干燥综合征的关系进行探讨。一、材料 :1994年~ 1997年病理诊断为BLEL临床资料完整、组织蜡块保存完好者 9例 ,新鲜标本冷处理蜡块 3例 ,共计 12例。发病部位均为腮腺。其中男 2例 ,女 10例。双侧 1例 ,左侧 7例 ,右侧 4例。年龄 2 2~ 58岁 ,平均 4 3 5岁。二、方法 :对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处理石蜡包埋的4例 ,…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慢性自发性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慢性自发性血肿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1987年1月~1999年12月,发生在口腔颌面部自发性血肿39例,分析临床表现、阳性体征及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 全部病例经手术治愈,病理诊断:肌间或灶性出血20例,机化血块10例,机化血栓9例。39例中有血管增生或扩张17例,血管畸形有血管瘤形态改变8例。临床误诊率达84.6%。结论 血肿部位存在着血管增生和扩张及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畸形,与颅脑部的慢性自发生血肿有着相同的病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205例老年人涎腺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病理教研室(210029)宋晓陵南京市口腔医院病理科陈君勤口腔颌面部肿瘤对老年人健康危害极大。在老年人口腔肿瘤中,涎腺上皮来源的良恶性肿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为探索其临床病理特点,现将我们在过去10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