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一创伤骨科中心连续应用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按手术方式分为前外侧微创入路组和切开三角肌微创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评分。按术后使用外展支具和前臂吊带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疗效评分。结果 4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纳入研究,采用肱骨近端骨折前外侧微创入路35例,采用切开三角肌微入路11例。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肩外展支具辅助治疗22例,使用前臂吊带治疗24例,在疗效评分方面使用外展支具组优于前臂吊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使用锁定钢板选择微创入路内固定骨折愈合良好、早期疗效可靠;结合肩外展支具联合治疗有利于患肩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42例肱骨内上为合并尺神经炎两种手术疗效,20例只作局部松解,22例另加尺神经前移,随访24-76个月,根据患者术后满意度、抗阻力剜地疼痛情况、临床症状及握力检查等进行闻效评估及对比分析。结果前移组效果较单纯松解优,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显著意义,这表明尺神经前移术对肱骨内上髁炎合并尺神经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析了本院1993年~1996年中资料完整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28例,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306例(93.3%),按朱盛修对肱骨髁上骨折的评定标准,肘屈伸功能优良率达97.3%,但肘内翻发生率仍较高。作者认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为闭合整复和石膏外固定,因其保留了良好的肘关节屈伸功能。同时,作者还分析了神经、血管合并损伤的处理及时内翻的形成原因。认为:神经损伤不必早期手术探查;有血循环障碍者应及时手法复位,经2~6小时短时间观察,无好转者应及时手术探查血管。术中发现血管等软组织嵌夹于骨折端,是妨碍手法复位,影响血循环恢复的主要原因。尺偏型损伤中尺侧骨皮质的压缩、缺损是形成肘内翻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引流方式,将其应用与骨科疾病治疗中,有很好的临床效应。本文中通过126例骨科患者因为引流技术不同,所具有的一些治疗效果差异等的研究,说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1993年~1996年收治的儿童胫骨棘撕脱骨折11例,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6例。进行了骨折稳定性观察,发现在膝伸直位骨折块复位后无明显上移趋势,股骨髁对较大骨块有压迫固定作用,患儿伤后主要临床表现又为膝伸直受限,所以作者采用膝伸直位固定。对闭合复位后仍有膝伸直受限5°以上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经骨骺而不通过骺板丝线内固定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优良效果。作者认为:(1)骨折复位后宜伸膝位固定。(2)不通过骺板的丝线内固定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关通舒联合西乐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15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分别给予口服关通舒胶囊、西乐葆胶囊、关通舒胶囊+西乐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停药后随访8周.结果 治疗后2、4、8、12周后,三组WOMAC指数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4、8、12周C组WOMAC指数低于A、B组(P均<0.05);C组总有效率(94.0%)高于A组(89.8%)、B组(88.0%)(P均<0.05).结论 关通舒胶囊与西乐葆胶囊联用治疗KOA有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胫骨棘骨折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10具8-12岁儿童尸体双膝解剖研究,模拟Ⅲ型胫骨棘骨折丝线内固定,屈伸膝关节观察骨折块稳定性,发现在膝伸直位复位后的骨折块前后方均无移位;对14例临床病例进一步观察,得出同样的结果。对8例切开复位者采用经骨骺而不通过骺板的丝线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5年均获优良效果。.结论骨折复位后宜伸膝位固定;不通过骺板的丝线内固定,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8.
Shalaby等[1]于1991年报道内侧肌间隔皮支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该皮瓣以胫后动脉的肌间隔皮动脉和其伴行静脉为血管蒂,旋转180°,并且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胫后血管),是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可供选用的邻近皮瓣。我们1989年对腓动脉的腓骨骨皮瓣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和游离的腓骨骨皮瓣的临床应用[2]。因此对类似的腓动脉肌间隔皮动脉的岛状皮瓣颇感作者单位:421001,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兴趣,我们在再度进行有关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临床应用腓动脉肌间隔皮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四肢血管损伤发生率明显增加,对它处理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伤员的安全、受损肢体能否存活和功能是否丧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总截肢率为0%~13.5%,与20年前(以结扎为主,其截肢率为49%~51.4%)相比较,虽有明显下降,但仍占有一定比例。作者等自1985年7月起5年间共收治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缺损10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骨折是下肢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结果为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塌陷和正常轴向对线的丧失,最终导致少部分关节面过度载荷而发生晚期骨性关节炎。因此其治疗主要目的是设法实现解剖复位而实现关节相互吻合关系,恢复胫骨对线,使膝关节既稳定又活动度满意。本文就我院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