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中抗体及检测系统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笔者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受益匪浅,对免疫组化中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检测系统的选择和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肺组织免疫组化表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通过研究小鼠肺组织免疫组化 ,对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 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或静脉接种Icr小鼠 ,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肺炎衣原体肺炎急性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果 :小鼠吸入肺炎衣原体后第 3、7、14天 ,肺组织中肺炎衣原体的免疫过氧化酶染色呈阳性。炎性肺组织阳性染色呈不均一性 ,为局限性分布。肺炎衣原体抗原阳性表达主要在肺泡巨噬细胞、间质细胞以及支气管周围淋巴组织等部位。静脉接种组引起上述类似改变 ,但程度轻 ,肺炎衣原体抗原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肺泡巨噬细胞及间质细胞中。 结论 :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炎衣原体肺炎急性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有助于肺炎衣原体肺炎急性期的诊断。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局部感染比血行感染的病理改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罕见多脏器恶性肿瘤术后肝黏膜相关淋巴瘤病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患者于8年和3年前先后发生胃恶性间质瘤、阴囊阴茎皮肤湿疹样癌,有长期化疗史。肿瘤组织学以单核样B细胞为主,并有淋巴滤泡和淋巴上皮病变形成。免疫表型示瘤细胞CD45、CD79α、CD20阳性,CD5、CD10、ALK、TdT阴性,bcl—2、Ki—67少数肿瘤细胞阳性。结论 肝黏膜相关淋巴瘤可以发生于多脏器恶性肿瘤术后,其发病可能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诊断本病时需与肝继发性淋巴瘤及肝的炎性假瘤鉴别。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2 0岁。因左腹壁肿块进行性增大 1年于 2 0 0 1年 7月 14日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术 ,当时肿块“拳头”大 ,术后外院病理诊断示 :左腹壁炎性肉芽肿。术后 1个月左腹壁肿块复发 ,于 2 0 0 1年 9月 3日入我院急诊科 ,入院后曾出现高热。外科检查 :左腹壁皮肤肿胀明显 ,质硬区大小约 2 0cm×15cm× 10cm ,表面光滑 ,活动度差。中央见一长约 6cm手术疤痕 ,愈合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肿大 ,B超示 :肝胆脾胰肾未见异常。病理检查 :镜下可见皮下大量淋巴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 (图 1) ,并可见浆细胞、散在的组织细胞、少量嗜酸性细胞及增…  相似文献   
5.
肠道淋巴瘤与EB病毒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在肠道淋巴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BV的DNA原位杂交及S-P法免疫组化技术(第一抗体为EBV、CD3、CD20、CD43、CD45、CD45RO、CD74等),观察24例肠道淋巴瘤患者(8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16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EBV感染情况。以20例慢性结肠炎作为对照。结果:患者年龄21-92岁(平均52.8岁),男女之比为3.8:1。临床上均以腹痛、腹胀或便血就诊。组织病理学:T细胞淋巴瘤细胞多形性、核大,不规则,嗜血管性及大片坏死;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等大小,多呈圆形、椭圆形、胞质较少淡染,核稍大,核分裂象多见,可见“淋巴上皮病变”。24例淋巴瘤中检出(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EBV-DNA 14例(检出率为58.3%),其中T细胞淋巴瘤EBV的检出率为75%,B细胞淋巴瘤EBV的检出率为50%(P<0.01)。结论:肠道淋巴瘤的发生与EBV的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胆酸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酸钠单独应用及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2株卵巢癌细胞系(COC2、CAOV3)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2003年5~8月对经不同浓度的胆酸钠及胆酸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作用后的两株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并行培养细胞的光镜、电镜观察。结果胆酸钠对两株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在50~150mg/L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效应,并且在两药合用时此作用更明显;单用胆酸钠及两药联合应用均能随用药浓度而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G2/M期比例,并以两药合用更为明显;光镜、电镜结果显示:胆酸钠100mg/L组与全反式维甲酸10μmol/L组细胞形态变化相似,但两者合用时细胞凋亡明显。结论 在两株卵巢癌细胞中胆酸钠不但具有单独而且有协同全反式维甲酸抑制肿瘤的作用,胆酸钠能明显降低全反式维甲酸的用量从而减少其副反应,并且不降低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原发性乳头状癌合并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原发性乳头状癌(PC)合并鳞状细胞癌(SCC)的病理形态特点、组织发生、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EnV 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染色,并应用EBER-1-D ig探针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结果:光镜下见甲状腺肿块内同时存在乳头状癌和鳞状细胞癌两种成分。免疫组化染色示乳头状癌表达AE3(+),AE1(++),TTF-1(+++),TG(+++),CK19(+++),Ki-67(+),p53(-);鳞状细胞癌表达AE3(+++),AE1(+),TTF-1(+),TG(-),CK19(+++),Ki-67(+++),p53(-)。原位杂交见乳头状癌及鳞状细胞癌表达EB病毒(+),均定位于癌细胞核。结论:甲状腺内存在乳头状癌和鳞状细胞癌两种成分,鳞状细胞癌可能由胚胎发育期残留于甲状腺的鳞状上皮或甲状腺滤泡上皮鳞状化生恶变而来。EB病毒感染可能与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改良Warthin-Starry染色方法;缩短胃幽门螺杆菌的染色时间。方法 用超声波高速振荡来处理染色方法,并与既往的染色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应用超声波改良Warthin-Starry染色方法,染色时间为20min左右,而常染色时间为60min左右。结论 使用超声波改良Warthin-Starry染色方法检测胃幽门螺杆菌快速省时、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Galectin-3和骨桥蛋白(OP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IDC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研究100例乳腺IDC和3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Galectin-3、OPN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间关系。结果:Galectin-3在乳腺IDC和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强度具有明显差异(2χ=47.814,P=0.000),OPN在二者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DC组,Galectin-3表达强度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s=0.300,P=0.002;rs=0.335,P=0.001),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OPN的表达强度与肿瘤最大直径、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s=0.236,P=0.018;rs=0.389,P=0.000;rs=0.404,P=0.000),与年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Galectin-3与OPN的表达也呈正相关关系(rs=0.266,P=0.007)。结论:Galectin-3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在乳腺病变中检测Galectin-3的表达对病变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高表达Galectin-3、OPN的乳腺IDC具有更高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能力,对二者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使其成为乳腺IDC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阐明少见的食管基底细胞样鳞形细胞癌(B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1例食管BSC分别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S-P法),其中7例作电镜观察,并进行随访。结果:BSC最主要的组织学特征是基底细胞样癌呈实体小叶状、筛网状排列,癌巢中央见粉刺状坏死,并恒伴有鳞形细胞癌或癌巢内伴有小灶性鳞状成分,表面黏膜可伴有异型增生或原位癌。免疫组化染色,肿瘤内的基底样细胞示:细胞角蛋白(CK)14/16(+),上皮膜抗原(EMA)15/16(+),波形蛋白(Vimentin)14/16(+),S-100蛋白7/16(+),癌胚抗原(CEA)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阴性。电镜下示基底样癌细胞分化差,细胞器少,细胞间有少量桥粒,癌细胞梁索间可见特征性的多层折叠或指纹状的基膜。15例获随访结果,其中13例Ⅱ期以上者有10例于手术后2年内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食管BSC是一种新的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因分化低、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