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香椿果抗补体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溶血法进行抗补体活性筛选,然后利用溶剂萃取和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以1H-NMR,13C-NMR波谱方法,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香椿果提取物具有显著抗补体活性,经溶剂萃取,其中乙酸乙酯部位为活性部位,从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没食子酸甲酯(2),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3),1,2,3-三-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4),1,2,6-三-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5),1,2,3,6-四-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6),1,2,3,4,6-五-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7),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8),芦丁(9),异鼠李素-3-O-β-半乳糖苷(10),槲皮素-3-O-β-半乳糖苷(11),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2),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3),槲皮素(14)。其中化合物3~14为首次从香椿果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0,11为首次从香椿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7有显著抗补体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8.3,76.2,13.9,9.6μmol·L~(-1)。结论:香椿果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活性成分为其中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衍生物和黄酮苷,前者抗补体活性显著强于后者,并且其抗补体活性随着与葡萄糖羟基相连接的没食子酰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A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其相关的机制。方法测定atrase A对二磷酸腺苷、胶原、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瑞斯托霉素、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情况,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atrase A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管假血友病因子的酶切情况。结果中华眼镜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A能明显抑制由瑞斯托霉素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这种抑制作用呈量效、时效关系。而atrase A和血小板预孵5min后对二磷酸腺苷、胶原、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微弱的抑制作用,预孵时间延长至30min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atrase A能特异性酶切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但对vWF几乎没有酶切作用。结论中华眼镜蛇毒金属蛋白酶atrase A对二磷酸腺苷、胶原、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瑞斯托霉素、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瑞斯托霉素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是通过酶切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  相似文献   
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的正交法构建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新药发现阶段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实用的微量筛选方法。方法以α-葡萄糖苷酶为酶源,96孔板为载体,在生理pH值和温度的条件下,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酶浓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对酶活力的影响,确定酶反应最佳条件。在确定筛选模型运行条件后,对阳性药物和492种贵州民族药植物提取物进行筛选研究。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成功构建了实用灵敏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492种植物提取物筛选结果表明,有145种提取物的抑制率达到了50%以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具备了简便、快速、灵敏、高效、经济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观察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时的免疫学及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检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的血液中补体、天然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移植心脏进行免疫组化(测定C3、C4、C5b9、IgG及IgM的沉积)及病理学分析。结果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总补体活性及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CD4 /CD8 T淋巴细胞的比率也有所下降;移植心脏中均有补体C3、C4、C5b9的沉积,IgG及IgM也均有沉积,但IgG和IgM沉积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心肌间质弥漫性出血、水肿,毛细血管内普遍淤血。结论补体通过经典途径激活参与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时受者血中天然抗体水平明显下降;CD4 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过程并有所消耗;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移植物突出病理表现为间质出血。  相似文献   
7.
青蛇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青蛇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RP-18柱色谱对青蛇藤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青蛇藤氯仿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杠柳苷(1)、杠柳苷元(2)、periplocoside M(3)、2α,3β,23-三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4)、北五加皮苷E(5)、熊果酸(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苷(8)。结论: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孟加拉眼镜蛇毒高活性抗补体因子的体外溶血活性。方法 采用由豚鼠血清、豚鼠红细胞和该抗补体因子组成的体外溶血体系 ,对其溶血活性、溶血活性稳定性以及多种二价金属离子、EDTA对其溶血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该抗补体因子溶血活性的比活力为 1 391KU·g- 1 ,其溶血活性对温度、酸碱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1、2、5mmol·L- 1 的Ca2 + 、Mg2 + 、Mn2 + 能促进抗补体因子的溶血活性 ,1、2mmol·L- 1 的Zn2 + 、Co2 + 能促进抗补体因子的溶血活性 ,而 5mmol·L- 1 的Zn2 + 、Co2 + 则抑制抗补体因子的溶血活性 ,Cu2 + 在 1、2、5mmol·L- 1 时则强烈抑制抗补体因子的溶血活性 ,EDTA能强烈抑制抗补体因子的溶血活性。结论 云南孟加拉眼镜蛇毒高活性抗补体因子具有一定的溶血活性 ,并且具有较好的温度耐受性及酸碱稳定性。多种二价金属离子及EDTA能促进或抑制这种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补体干预方式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认识补体在LPS致ALI中的作用,并探讨补体不同成分在ALI中的作用。方法造模前将抗补体蛋白眼镜蛇毒因子(CVF)和Atrase A分别给予对应组别的大鼠,抑制补体。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LPS(5 mg.kg-1),造成ALI模型。在给予LPS后1、6、12 h采集标本,分别测定血清补体溶血活性、肺含水量、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TNF-α和P-selectin的含量,取肺组织行病理切片检查。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两种抗补体蛋白对LPS致大鼠ALI的保护作用。结果在LPS致ALI的早期伴随有明显的血清补体活性下降。模型组的血清补体活性在给予LPS后的1 h内下降了47%。采用Atrase A抑制了50%补体活性的实验组其MPO、TNF-α、P-selectin水平未上调。完全去除补体活性的CVF组其MPO活力在1 h时与正常对照组相当,在6、12 h时则上升至与模型组相当,而TNF-α和P-selectin水平则介于模型组和正常组之间。病理切片检查表明两种抗补体蛋白均能有效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其中Atrase A明显优于CVF。结论补体明确参与了LPS致ALI的病理过程。采用抗补体干预能减轻ALI炎症和相关病理损伤,但两种抗补体蛋白的保护作用有明显区别。采用CVF完全去除补体C3、C5-C9仅在ALI早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仅部分抑制了补体活性的Atrase A则明显优于CVF,提示Atrase A作用的补体成分可能在ALI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原矛头蝮蛇毒(PMV)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方法 将PMV 0.2 mg·kg-1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给予SD大鼠。注射后0.5, 1, 3, 6和24 h分别取下腔静脉血,制备抗凝全血、抗凝血浆和富血小板血浆(PRP)。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抗凝全血和PRP进行血小板计数;将抗凝血浆用生理盐水稀释5倍,在412 nm测定血红蛋白含量;采用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试剂盒分别测定抗凝血浆的TT, APTT, PT和FIB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浆酶切发色底物S-2251的活性。给昆明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PMV 0.28 mg·kg-1,在0.5, 1, 3, 6和24 h测定尾部出血时间。结果 给予PMV 0.2 mg·kg-1 30 min大鼠抗凝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至正常对照组的1/3(P<0.01),PRP中血小板计数减少至正常对照组的1/20(P<0.01),抗凝血浆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约6倍(P<0.01);给予PMV 6 h APTT明显延长(P<0.05),3和6 h TT明显延长(P<0.01),1和3 h PT明显缩短(P<0.01);FIB含量和抗凝血浆酶切发色底物S-2251的活性无明显变化。给予小鼠PMV 0.28 mg·kg-1 30 min小鼠尾部出血时间达(2341±742)s,较正常对照组小鼠(81±11)s明显延长(P<0.01),1 h逐渐缩短(P<0.01),24 h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 PMV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