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鸦胆子油乳联合常规吉西他滨+顺铂(Gemcitabine+Cisplatin,GP)化疗方案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并观察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膀胱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GP化疗,对照组在化疗的同时静脉滴注灭菌注射用水,治疗组静脉滴注等量鸦胆子油乳,3周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个周期后,对照组卡氏评分(KPS)先减低后升高,治疗组KPS评分逐渐升高,且治疗1、2、4个周期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全血T淋巴细胞(CD_3~+)、辅助性T细胞(CD_4~+)、自然杀伤细胞(NK)比例及CD_4~+/CD_8~+值降低,全血CD_8~+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全血CD_3~+、CD_4~+、NK比例及CD_4~+/CD_8~+值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全血CD_8~+比例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年后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常规GP化疗方案可提高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膀胱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且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常规GP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52例行手术治疗的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软镜组(22例)及腹腔镜组(30例),通过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感染和出血。输尿管软镜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及疗效满意等特点,值得临床合理选择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次髎穴对环磷酰胺诱导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尿动力学影响及传入神经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组(OAB组),辣椒辣素组和对照组。测量电针次髎穴前后排尿间期、基础膀胱压、膀胱最大充盈压和最大排尿压。[结果]电针前,与对照组相比,OAB组大鼠排尿间期明显缩短(P<0.01);与OAB组相比,辣椒辣素组排尿间期明显延长(P<0.05)。电针后,OAB组大鼠排尿间期比电针前明显延长(P<0.01),而辣椒辣素组及对照组与电针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均>0.05)。电针前,与对照组相比,OAB组大鼠基础膀胱压明显增加(P<0.01)。电针后,对照组基础膀胱压较电针前明显升高(P<0.01),而OAB组较电针前降低(P<0.05)。辣椒辣素组灌注后膀胱基础压下降(P<0.05),但电针后变化不明显(P>0.05)。电针前三组间的最大膀胱充盈压及最大排尿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每组电针前后二者变化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次髎穴能抑制环磷酰胺诱导大鼠膀胱过度活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辣椒辣素敏感C纤维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治疗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PARF)患者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0例PARF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CN的临床资料,并与20例行常规开放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肾穿刺组PCN成功率为100%,引流后2~7 d,患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治愈30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10例,其中2例为腹腔继发肿瘤患者,8例为宫颈癌晚期患者;无一例死亡、无造瘘后肾周血肿和胸膜损伤发生,未出现术后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开放手术组于引流后2~7 d 19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PCN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对挽救PARF患者肾脏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评估(附6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h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4例,A组)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3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中术后输血、血浆量、术后随访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A组中1例因最初对解剖结构难于辨认,无法分离肾前筋膜至肾门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损伤精索静脉出血难以控制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肾周脂肪过多无法将肾脏掀起显露肾蒂而玫开放手术。31例手术成功;B组手术均成功,1例术后2个月因大面积脑出血死亡。余均无瘤生存。两组病例比较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中术后输血、血浆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肿瘤大小、手术时间、随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虽然技术难度大,但其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对T1N0M0和T2N0M0期肿瘤控制,临床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6.
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是一种少见的输尿管异常,以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而没有机械性梗阻为特征。临床上常见腰痛、血尿、腹部包块及尿路感染和结石。自1987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共收治了13例病人,现作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开放性手术与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优缺点。方法 对过去15年间接受开放性肾囊肿去盖术的34例患者与近年间接受后腹腔镜肾囊肿去盖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历时、出血量、术后镇痛情况、离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等情况。术后随访时间开放组长于后腹腔镜组,前者为12—48个月,后者为13—15个月。结果 除拔除引流管时间无差别外,其余指标后腹腔镜手术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两组均无囊肿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盖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8.
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建筑工人,不慎由扶手架上坠落,约5~6m高度,右臀部落地,当即病人有短暂昏迷(时间不超过30min),随后由他人护送到医院,经相关科室的一系列检查,诊断为脑震荡,骨盆骨折,右耻骨坐骨支断裂,合并休克。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在留置导尿插导尿管过程中,导尿管插入15cm处受阻,引出血性液约300ml,即请泌尿外科会诊,  相似文献   
9.
尿道球部损伤多因会阴部骑跨伤所致。对于球部尿道损伤的患者试插导尿管失败时往往需行开放手术。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 ,膀胱尿道镜直视下尿道会师术成为治疗球部尿道损伤的主要方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1] 。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应用上述方法治疗球部尿道损伤6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科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16~ 4 8岁 ,平均年龄 34.4岁。致伤原因均为骑跨伤。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不能自行排尿、尿道外口滴血及会阴部血肿 ,无合并伤。逆行尿道造影检查证实球部尿道断裂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该实验旨在探讨MMP-2和TIMP-2在浅表性膀胱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肿瘤复发及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因膀胱癌而行的膀胱部分切除的病例61例(1995~1997),行常规病理学检查.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膀胱癌组织中的7例正常膀胱黏膜的MMP-2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膀胱黏膜中,MMP-2和TIMP-2均为阴性表达.在61例膀胱癌中,MMP-2的阳性表达为28例,阳性率为45.9%(28/61),MMp-2的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TIMP-2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及间质中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8%(31/61)和54.1%(33/61).MMP-2和TIMP-2的表达和肿瘤细胞的病理分级的高低无相关性;TIMP-2间质表达阳性组中浅表性膀胱癌的2年复发率明显高于表达阳性组;在已复发的33例膀胱癌中,MMP-2表达阳性组中进展成为浸润性癌的比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结论TIMP-2在间质中的表达可作为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预后指标.MMP-2表达阳性的浅表性膀胱癌在复发过程中易进展为浸润性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