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丹溪将《黄帝内经》的五郁理论进行推广,创立了六郁学说。认为"郁"是内伤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从病证结合的角度探讨《丹溪心法》对郁证的诊治思路,认为六郁主要以消化系统的疾病为主。因此朱丹溪提出治郁当以"调中为法,顺气为先",尤其重视对气郁的辨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食管癌放化疗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0例,放疗前后均行MR-DWI检查。Kaplan-Meier并Logrank法计算生存率,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完全缓解(CR)组放疗前、放疗后ADC值均高于部分缓解(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0、-3.689,P<0.05)。肿瘤区域放疗前低ADC值组(≤1.60×10-3mm2/s)和高ADC值组(>1.60×10-3mm2/s)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21.9%、10.9%和73.3%、50.6%、39.2%(χ2=9.879,P<0.05)。肿瘤区域放疗后低ADC值组(≤2.50×10-3mm2/s)和放疗后高ADC值组(>2.50×10-3mm2/s)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2%、23.6%、14.2%和75.9%、44.1%、32.4%(χ2=5.455,P<0.05)。将放疗前低和高ADC值组按ΔADC大小分为4组,疗前高ADC值组ADC值上升较好,其生存情况最优,而疗前低ADC值组ADC值上升不佳,其预后最差,其他两组生存情况有交叉(χ2=13.096,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放疗前ADC分组为预后独立因素。结论 MR-DWI ADC值能有效预测食管癌治疗反应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血药浓度监测是以药代动力学原理为指导,分析测定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用以评价疗效或确定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药物治疗水平,达到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本研究旨在介绍监测甲氨蝶呤、亚叶酸钙血药浓度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中的进展,为血液科医生提供血药浓度监测相关的信息和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4.
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的临床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参考中国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修改方案对 784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进行预后分析与评价,探讨此分期对食管癌非手术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及有待修改之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分析术后放疗对乳腺癌分子亚型与生存关系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收治的716例首次行单侧乳腺癌手术女性患者,按2011 St. Gallen标准分为Luminal A型(LA)、B-HER-2阴性型(LB1)、Luminal B-HER-2阳性型(LB2)、HER-2过表达型(HER-2+)、三阴型(TN)和未分型组。采用Cox模型分析总体、非放疗、放疗组中亚型间OS和DFS差异。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Cox模型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71.4个月,总死亡率为10.5%、治疗失败(死亡+复发+转移)率为14.9%。术后放疗组217例(30.3%)。多因素分析OS在各组中亚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FS在总体中LB1、未分型较LA型的差(HR=1.881、1.907,P=0.035、0.049),在非放疗组中LB1较LA型的差(HR=3.324,P=0.01);在放疗组中各亚型的均相近(P均>0.05)。放疗和亚型二维交叉分析表明非放疗组LB1与放疗组LA比较有降低OS (P=0.09)和DFS (P=0.06)趋势。结论 与LA型相比,LB1型有降低OS、DFS趋势,以非放疗患者明显;放疗对分子亚型和生存预后关系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增强CT图像特征构建模型,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原发病灶的局部控制情况。  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218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放化疗且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153例)和验证组(65例),提取训练组患者的增强CT图像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并验证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原发病灶局部控制的效能。采用ROC曲线、C-index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不同模型的性能。  结果  在训练组筛选出6个有意义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后原发病灶局部控制的放射学标签。训练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和0.728;C-index为0.709和0.695;以放射学标签得分?0.22为界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低危组患者的1、3、5年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率均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结合临床因素与放射学标签构建食管癌放疗后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ROC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的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775和0.740;C-index分别为0.722和0.707;以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得分0.55为界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低危组患者的1、3、5年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率均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  结论  成功构建预测食管癌放疗后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的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食管癌3DRT+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2年本院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1257例,3DRT+化疗(放化疗组)362例,单纯放疗(单放组)895例。观察全组患者近期疗效、OS率及死亡原因。Kaplan-Meier法计算OS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化疗组与单放组的有效率分别99.1%(346/349)与99.0%(813/821)(P=0.397)。1、3、5年OS率放化疗组与单放组分别为74.0%、42.0%、32.9%与65.9%、33.0%、23.3%(P=0.000),同期放化组与单放组分别为75.6%、43.5%、33.2%与65.9%、33.0%、23.3%(P=0.000)。同期放化组与序贯放化组相近(P=0.583),序贯放化疗组较单放组有提高OS率趋势(P=0.065)。两组主要死因均为肿瘤复发和未控,其次为远处转移。放化疗组死于未控比例低于单放组(7.4%∶14.7%,P=0.003)。结论 放化疗组OS明显优于单放组;序贯放化疗组较单放组有提高OS率趋势,同期放化组较单放组OS率明显提高;放化疗组死于未控比例要低于单放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原核表达GRP78并制备抗GRP78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鉴定相应mAb的特性。方法:从肺癌患者组织中抽提总RNA,RT-PCR获得grp78全长基因,并通过原核重组表达GRP78蛋白;以纯化的GRP78蛋白免疫BALB/c小鼠,成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筛选得到分泌特异性抗GRP78的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初步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grp78并由大肠杆菌表达获得GRP78蛋白,被该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GRP7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A1、4B8和4A12。采用其中1株4A12 mAb对3个肺癌患者组织样本进行Western blot检测以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均显示4A12 mAb能够特异识别肺癌组织表达的GRP78。结论:成功制备了抗GRP78的mAb,并能够特异识别肺癌组织表达的GRP78,为进一步研究GRP78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肺癌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序贯入组的首程放疗患者47例,采用相同体位在CT及MR下定位并进行图像采集,在CT图像上勾画GTV-ct,在DWI图像上勾画GTV-mri,GTVct-mri为CT靶区除去CT和MR共同的部分体积。观察MR对TNM分期的影响;比较GTV-ct、GTV-mri的体积差异;测量肿瘤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比较GTV-mri与GTVct-mri ADC值的差异。结果:GTV-ct和GTV-mri的平均体积分别为142.7和101.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97,P<0.001。伴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者的GTV-ct为173.6cm3,GTV-mri为117.8cm3,Z=-4.541,P<0.001。不伴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者的GTV-ct平均为115.3cm3,GTV-mri为88.8cm3,Z=-3.622,P<0.001。肿瘤组织和转移淋巴结ADC值为1.25×10-3和1.54×10-3 s/mm2。肿瘤组织的ADC值低于肺不张及阻塞性炎症的ADC值,Z=-6.237,P<0.001。MR中GTV高信号区与周边低信号区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9,P<0.001。结论:DWI与CT显示的肿瘤体积有差异。DWI可区分肿瘤组织与肺不张、阻塞性炎症。DWI成像结合ADC值测量对肺癌靶区勾画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792例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三维技术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8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 792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672例)及调强放疗(120例)技术,1.8~2.0 Gy/次,5 次/周,处方剂量 50~70 Gy。同期放化疗 142例,单纯放疗 650例。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随访率为95.8%,随访时间满 5年者 133例。全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6%、53.2%、48.6%,总生存率分别为70.1%、36.7%、28.0%。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肿瘤体积为影响生存的因素(χ2=20.58~55.60,P均=0.000),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N分期、肿瘤体积为影响生存的因素(χ2=6.35、29.23,P=0.012、0.000)。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 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7.0%和46.8%(χ2=7.34,P=0.007),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2.8%和27.6%(χ2=3.42,P=0.064)。结论 三维技术放疗食管癌的远期疗效较二维技术放疗明显提高。T分期、N分期、TNM分期、肿瘤体积是长期生存影响因素。加入同期化疗可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