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旋覆代赭汤为经典古方,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效,主治胃虚痰阻气逆之证。近年来,初步证实旋覆代赭汤可通过促进胃肠运动、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食管黏膜、镇吐等环节来治疗相关疾病。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顽固性呃逆、胆汁反流性胃炎、化疗后呕吐、糖尿病胃轻瘫、慢性咽炎、美尼尔综合征等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加大该方适宜治疗的证候学相关研究,深入开展实验研究,以期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新的实验依据,探求更多的治疗领域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治疗提供辨证施治依据。方法:对12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并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见的症状依次为烧心(59.8%)、嗳气(55.1%)、咽部异物感(52%)、反酸(51.2%)。中医证候分布依次为肝胃郁热证(37.8%)、肝胃不和证(28.3%)、痰气交阻证(18.1%)、脾胃虚寒证(18.1%)、痰湿中阻证(15.0%)、中虚气逆证(8.7%)、胃阴不足证(7.1%)、瘀血阻络证(5.5%),同一患者常有几个证候重叠。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最常出现烧心、嗳气、咽部异物感、反酸等症状,中医证候分布以肝胃郁热证和肝胃不和证为最多见。  相似文献   
3.
大柴胡汤作为经典方之一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尤其是在内科疾病的治疗当中更加普遍。通过收集近5年来有关大柴胡汤在内科疾病应用方面的文献报道,从而了解大柴胡汤的应用范畴,并加以概括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小鼠结直肠癌半脾切除肝转移模型研究Hippo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将小鼠开腹后关腹,实验组将小鼠结肠腺癌CT26细胞注入脾的下极后切除,建立肝转移模型。7 d后小鼠处死并解剖。ELISA法检测小鼠眼球血中肾上腺素(epinephrine,EPI)、胰高血糖素(glucagon,GC)、溶血磷脂酸(lysobisphosphatidic acids,LPA)和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的含量;HE染色结果确定脾半切除肝移植瘤造模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法对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和磷酸化YAP1(phospho-yes-associated protein 1,p-YAP1)进行定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YAP1和p-YAP1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结直肠癌半脾切除模型建立7 d后肝转移率为100%;假手术组血浆中EPI与GC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值均<0.01),实验组小鼠血浆中LPA与S1P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1);实验组肝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典型的低分化腺癌特征,有核分裂现象。假手术组正常肝组织中YAP1蛋白表达在细胞质中[细胞核YAP1(-),细胞质YAP1(+)],p-YAP1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细胞核p-YAP1(+),细胞质p-YAP1(+)];实验组肝肿瘤组织中YAP1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细胞核p-YAP1(+),细胞质p-YAP1(+)],p-YAP1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未见表达[细胞核p-YAP1(-),细胞质p-YAP1(-)]。YAP1在实验组肝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0.01),p-YAP1在实验组肝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 <0.01)。结论:成功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并发现EPI、GC与YAP1表达呈负相关,与p-YAP1表达呈正相关,LPA、S1P与YAP1呈正相关,与p-YAP1呈负相关。有望开发针对Hippo信号通路相关血清因子调节剂,进行靶向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脾虚证CYP2C19基因表达情况及中药干预疗效,观察不同代谢型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补中益气颗粒治疗效果。方法对82例RGERD脾虚证患者行PCR-RFLP进行基因分型,分为强代谢型组68例和弱代谢型组14例。两组患者在服用PPI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颗粒4周,观察两组患者反流性疾病问卷表(RDQ量表)症状评分和总分及脾虚症状患者变化情况。结果强代谢型组患者治疗后反流、烧心、非心源性胸痛评分及RDQ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口淡、食少纳呆、神疲乏力、便溏患者例数也显著减少(P0.05)。弱代谢型组患者治疗后反酸、反流、烧心、非心源性胸痛评分及RDQ总分虽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食少纳呆、神疲乏力、便溏患者例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 RGERD脾虚证药物干预效果与其CYP2C19基因表达相关,PPI联合中药治疗RGERD对CYP2C19基因强代谢型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提供辨证施治的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11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统计分析这类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依次为:肝胃郁热证(45.45%)、痰气交阻证(34.55%)、肝郁气滞证(20%)、中虚气逆证(19.09%)、肝胃不和证(18.18%)、脾肾阳虚证(9.09%)、胆热犯胃证(9.09%)、肝郁脾虚证(8.18%)、瘀血阻络证(7.27%)、痰热内蕴证(7.27%)、脾胃气虚证(6.36%)、脾胃湿热证(5.45%)、胃阴亏虚证(3.64%)、脾胃阳虚证(2.73%)。其中同一个患者常有几个证候重叠。结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较少见单一证候,兼夹证多见。肝胃郁热兼痰气交阻的复合证型,是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最特征性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中医证及临床相关因素,探寻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中医病机相关因素及客观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分析研究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与是否脾虚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型有关,其中溃疡性腺癌更易发生肝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侵犯程度有关,侵犯浆膜下或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更易发生肝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淋巴结转移数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清CEA,CA242,CA19-9,CA50,CA724,CA125,CA153,血浆D-二聚体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联合检测>血清CEA>血清CA242>血清CA199>血浆D-二聚体>血清CA125>血清CA724>血清CA50>血清CA125。结直肠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脾虚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血浆D-二聚体诊断阳性率高于非脾虚患者(P<0.05)。结论中医辨证是否脾虚,以及年龄,肿瘤病理分型,侵犯程度,肠周淋巴结转移数,血清CEA,CA153,CA242,CA199,CA50,CA724,CA125,血浆D-二聚体与结直肠发生肝转移高度相关,几种肿瘤指标联合检测能增加诊断率,其中血清CEA,CA199,CA125,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结直肠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脾虚证量化指标,对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的监测、诊断及中西医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