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及拆方四君子汤对BALB/c小鼠CT-26结肠癌原发瘤切除后转移瘤生长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BALB/c小鼠CT-26结肠癌皮下转移瘤模型,随机分为原发瘤未切除组、原发瘤切除组、十全大补汤组、四君子汤组,每组12只。术前5 d起给予原发瘤未切除组及原发瘤切除组0.9%NaCl溶液灌胃,十全大补汤组灌胃十全大补汤0.52 g/只,四君子汤组灌胃四君子汤0.18 g/只,连续2周。原发瘤切除组、十全大补汤组、四君子汤组给予切除原发瘤治疗。采用Super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移瘤中黏附分子CD49b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外周血中表达CD49b及CD335的NK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结果转移瘤的发生率为原发瘤切除组75%,原发瘤未切除组58%,十全大补汤组42%,四君子汤组58%。术后2周,十全大补汤组转移瘤重(1.45±0.28)g,明显低于原发瘤未切除组(2.20±0.40)g及原发瘤切除组(2.72±0.3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君子汤组效果较不明显。4组转移瘤体积中,十全大补汤组(1 546.79±242.13)mm~3及四君子汤组(2 079.24±234.10)mm~3均显著低于原发瘤未切除组(2 412.98±230.42)mm~3及原发瘤切除组(3 065.06±317.0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瘤未切除组、原发瘤切除组、十全大补汤组、四君子汤组外周血中表达CD49b NK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0.63±2.99)%、(22.74±1.05)%、(34.34±3.77)%、(28.50±1.65)%,十全大补汤组及四君子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表达CD335 NK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19±0.69)%、(1.90±0.21)%、(3.21±0.19)%、(2.36±0.26)%,十全大补汤组明显升高,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十全大补汤组转移瘤中CD49b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原发瘤切除可抑制NK细胞的功能,使黏附分子CD49b及活化受体CD335表达下调,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逸及生长。十全大补汤明显抑制原发瘤切除后转移瘤的生长,可能与其上调CD49b及CD335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益气通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益气通降方,对照组予埃索美拉唑。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疗效、内镜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和91.11%,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除胸痛积分无明显改善外,其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烧心、反胃积分和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6.67%,组间内镜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益气通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归纳总结范忠泽教授治疗肠癌的辨证思路。方法收集范忠泽教授门诊肠癌病例,并在范忠泽教授的指导下,根据舌苔、脉象及症状进行辨证分型,运用"中医处方辨证论治特征分析及数据挖掘软件"对病例的证候要素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并挖掘证候与症状的对应关系。结果研究共录入病案信息762条,涉及证候要素34种。其中,脾虚为本病最主要的本虚证候,气滞为最重要的标实证候,其次为血瘀,再次为湿热蕴结、脾虚痰阻、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等。结论范忠泽教授治疗大肠癌,辨证以脾虚为本,气滞、血瘀、湿热、痰阻为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周血T h22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普通脓毒症组81例、严重脓毒症组68例和脓毒症休克组31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检测各组外周血T h22、白细胞介素(IL)-22、IL-6及降钙素原(PC T)水平,记录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Th22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 h22和IL-2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患者外周血Th22、IL-22、APACHEⅡ评分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Th22与PCT、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0、0.66,P<0.01).外周血Th22=1.9%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和85.2%,明显优于PC T.结论 外周血T h22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几个方面评估医学生实习前医患关系处理能力,在此基础上,立足实际,利用医院优势资源,以多样的形式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实习生进行相对系统、全面的医患关系处理能力培养,由内而外地提升其医患关系处理能力。在实习结束时再次评估,前后比较,以此探究医学实习生医患关系处理能力培养模式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医学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的现状,尝试性开设了医学生人文教育实践课程,编写了《人文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教材,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使医学生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接受人文教育,为医学人文实践教育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肿瘤)是一种死亡率较高、易复发、易转移的疾病.据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肿瘤是人类的最大致死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手术后肿瘤的转移与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有重要关系.因此,通过免疫学方法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减少及防止术后转移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热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一种效应细胞,研究发现,减少NK细胞功能的抑制可以降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术后的转移.本文对近年来基于NK细胞的肿瘤免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肿瘤)是世界范围内人类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易转移与高复发的特性,导致每年数千万人因此失去生命。近年来研究发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的产生、转移和复发等方面存在着制约作用,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因子、各种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在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IFN-γ作为其中之一,在免疫反应中不可或缺,已成为当下研究的主要对象。以下对近几年来基于IFN-γ的肿瘤免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学要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实施了本科生临床实习导师制,制定了本科生临床实习导师制建设实施路线,具体设计实施主要点,报告实施结果并进行分析,说明实施本科生临床实习导师制在临床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肠胃清结合化疗治疗脾虚痰湿型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肠胃清口服液结合化疗对脾虚痰湿型晚期胃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临床受益反应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脾虚痰湿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草酸铂、5-FU、CF,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同时服用肠胃清口服液。两组均4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治疗前后血清检测VEGF浓度,评价临床受益反应、不良反应,随访1年、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临床受益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总发生例次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胃清口服液结合化疗能改善脾虚痰湿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并可显著降低血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