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文献报道肺癌的早期漏、误诊率为30~70%,我们复习国内文献1988年12月~1992年12月发表的肺癌579例,误诊362例,误诊率62.5%;其中误诊为肺结核123例,占误诊病例的33.9%;误诊为肺炎72例,占19.8%;误诊为脑血管病55例,占15.2%;误诊为关节肌肉神经疾病52例,占1 4.4%;还有分别被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心肌病并心衰、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溃疡病、心绞痛、支气管扩张症等25种疾病。本文分析肺癌的误诊类型、误诊原因,以引起同  相似文献   
2.
颈椎脊神经沟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嵌压的关系。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 32 ) 12 0侧颈椎 ,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进行观察 ,并统计脊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结果 ①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自颈 3至颈 6均逐渐增大 ,其平均值分别为 4 5± 1 2mm和4 3± 1 2mm ;② 3到 7颈神经前支横径逐渐增大 ,平均值为 2 9± 1 0mm ;③颈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 ,颈 5最小 (1∶1 5 4 ) ,颈 4次之 (1∶1 6 7) ,颈 3最大 (1∶1 75 )。结论 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累关系密切 ,下颈段 (5、6 )颈神经受累机率可能大于上颈段 (3、4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并复氧培养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以及吡拉格雷(TSF)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建立氧糖剥夺/复氧细胞水肿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氧糖剥夺/复氧损伤(OGD/Reox)组、奥扎格雷钠(Ozagrel)阳性对照组和TSF治疗组,在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后6、12、24和48 h 4个时间点测定细胞体积变化,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MTT法检测细胞损伤及存活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膜AQP4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AQP4 m 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经缺氧再复氧处理,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损害加重(P<0.05,P<0.01);TSF治疗组的细胞体积明显低于OGD/Reox损伤组(P<0.05);给予TSF治疗后细胞在氧糖剥夺/复氧后的LDH漏出率较OGD/Reox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TSF治疗组与单纯氧糖剥夺/复氧相比较MTT检测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给予TSF治疗组,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Ozagrel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给予TSF治疗组的AQP4蛋白及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TSF治疗能明显减轻体外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可能是通过降低氧糖剥夺后AQP4的表达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4-O-(2’-亚甲基-3’5’6’-三甲基吡嗪基)苯甲酸(MC-00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CIRI),观察MC-001对脑缺血的影响,测定MC-001各剂量组(16、8、4 mg/kg)对脑水肿程度、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等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在体动静脉血栓法,观察MC-001对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MC-001(16、8 mg/kg)可显著降低脑水肿(P<0.05和P<0.01vs溶酶组),并增加CIRI大鼠脑组织SOD(P<0.05和P<0.01vs溶酶组)、降低MDA水平(P<0.05和P<0.01vs溶酶组);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脑组织TXB2含量,升高6-Keto-PGF1α及6-Ke-to-PGF1α/TXB2比值(P<0.05和P<0.01vs溶酶组);显著抑制大鼠被动、静脉搭桥后形成的血栓。结论:MC-00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  相似文献   
5.
吴玉林  赵贺 《疑难病杂志》2007,6(6):353-354
近年来几个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均证实了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在长期应用的过程中可改善心脏功能和临床预后。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对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仍显过于谨慎,所用剂量明显偏小,多数治疗未达到耐受剂量,主要担心用量较大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加重。本研究旨在探讨以达到预计目标心率的剂量(靶剂量)的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2005年9月~2006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55~78(64±12)岁。入选时按纽约…  相似文献   
6.
P-糖蛋白在多药耐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P-gp的蛋白结构、作用机制及其与多药耐药的关系以及对抗P-gp介导的MDR的现状做了简要介绍。总之,一方面要继续开发高效的P-gp抑制剂,同时,又要考虑过度抑制P-gp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在抑制P-gp的同时,还要兼顾对其它耐药机制的抑制,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上充分解决多药耐药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校自1996年开设基础药学理科基地班,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广博药学理论知识技能的“少而精、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优秀人才。理科基地班的学生在4年本科学习时间里要掌握大量的药学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为将来从事药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医学基础课程是药学理科基地班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药学基础研究的敲门砖,分为生理和药理两部分。该课程历时1学年,由多位教师分章节教学,内容非常丰富。生理学包括人体解剖和生理学两部分,是连接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只有掌握了人体解剖及生理功能,才能继续学习药理知识,了解药物在体内发挥药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从而开拓药学研究思路,不断创新理论。基地班的学生刚开始学习该课程时,由化学课程直接转入医药学课程的不适应感和有限的学时数,想在较短时间内把这些基本知识真正传授给学生,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教学内容,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进入药学知识的海洋,才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后续课程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克湿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克湿灵(KSL)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氟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以炎性肿胀足的前列腺素E2含量、细胞因子、淋巴细胞的功能变化作为观察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炎性肿胀足的前列腺素E2含量,采用MTT法检测胸腺、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活化的小鼠脾淋巴细胞MTT比色法检测胸腺淋巴细胞产生的IL-2的活性。结果:克湿灵高(540 mg.kg-1)、中(270 mg.kg-1)、低(135 mg.kg-1)3个剂量均能降低炎性肿胀足前列腺素E2的含量,其降低的量分别为25.6,16.1,10.0(A×1 000);克湿灵高、中2个剂量组可明显抑制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生成,体内给药对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率分别为32.1%,31.0%,对IL-2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7.5%,14.0%;体外给药对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率分别为39.0%,22.1%,对IL-2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27.3%,18.2%;脂多糖(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结论:克湿灵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15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结果:15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5例胃间质瘤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2例,肿块最大径都小于5cm,多呈均匀强化;恶性10例(包括低度恶性,高度恶性),肿块最大直径多大于5cm,其内见不同程度坏死,呈不均匀、不规则强化。结论:螺旋CT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肿瘤定位,良恶性鉴别,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提肛肌法行阴道缩小术4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