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肺隔离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胸腔镜治疗儿童先天性肺隔离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先天性肺隔离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和胸腔镜组.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由制定的开胸组及胸腔镜组患儿纳入标准决定.开胸组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d至12岁8个月[(86.07±38.96)个月].胸腔镜组21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4个月至11岁2个月[(99.06±57.38)个月].对两组患儿随访5个月至5年,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病死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儿年龄、体质量、发病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组中有1例中转开胸手术.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胸腔引流时间、CCU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胸组患儿(P<0.05),胸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胸组时间长(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均能有效治疗儿童先天性肺隔离症.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使用甲氨蝶呤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对54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26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有28例患者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共有19例有效,7例无效,有效率是73.08%,观察组有26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是92.86%。两组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血β-HCG值恢复正常所用时间为(23.4±3.2)d,阴道流血时间为(23.5±5.2)d;观察组分别是(17.8±2.6)d,(16.4±1.8)d。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异位妊娠使用保守治疗时可以选择甲氨蝶呤,减少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几率,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小鼠模型研究胸腺切除对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生期及幼龄期BALB/c小鼠分别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行开胸手术并切除胸腺为手术组;除不切除胸腺外其余操作同前为假手术组。然后将2组再分别随机分为2个亚组,每组10只:一组于术后1个月,另一组于术后2个月,分别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评估胸腺功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手术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及其亚群、TREC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期与幼龄期比较以及术后1月与术后2月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年个体在开胸手术中切除胸腺会造成术后T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影响可能与手术时年龄无关,且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原因、常见部位、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及干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VSD修补术后239例残余分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手术年龄、体质量、术前左右心室压差、术前VSD分流方向、补片材料、体外循环时间、残余分流的大小及部位、残余分流的血流速度,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39例残余分流患者均未再次干预,155例(64.85%)残余分流自行愈合;84例(35.15%)未愈合。小于4 mm残余分流219例,153例(69.86%)自愈;大于4 mm残余分流20例,2例(10%)自愈(P<0.00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左右心室压差(P=0.028)、体外循环时间(P=0.006)、残余分流大小(P=0.003)、残余分流血流速度(P=0.0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P=0.017)、残余分流血流速度(P=0.019)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残余分流常见于补片上下缘及肌部。残余分流小于4 mm大多可自行愈合,残余分流血流速度、体外循环时间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残余分流大于4 mm且随访1年以上未见减小,或合并临床症状者,需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复习5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5例,女性1例,男性4例,年龄48~92岁,平均年龄67.2岁。肿瘤起源于鼻腔、皮肤及食管等不同部位。瘤细胞形态多样,呈梭形、上皮样、痣细胞样或泡沫样,排列成巢团状、条索状或疏松网状。免疫组化示瘤细胞表达S-100,不同程度表达HMB45、Melan-A与Vimentin,个别表达CD56和CgA。CK、EMA、CEA、Desmin、NSE、LCA、CD3、CD20、SMA、MyoD 1、Myogenin、Syn等均阴性。5例肿瘤均行Braf、C-kit基因检测,其中1例发现Braf基因V 600E突变,C-kit基因未发现突变。其他肿瘤均未发现Braf与C-kit基因突变。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其组织学形态变化大,容易误诊或漏诊。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及指导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诊游离移植带1/2趾伸肌腱趾背皮瓣修复复杂指背缺损创面,重建伸指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2月至2010年3月,为6例患者急诊行游离移植带1/2趾长伸肌腱的趾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指背皮肤、肌腱缺损,重建伸指功能,并进行了长期随访观察.结果 6例游离移植趾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指背皮肤、肌腱缺损缺损重建伸指功能,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5~10年随访,皮瓣色泽接近正常,质地和外形优良,供受区外形和功能患者满意.结论 急诊游离趾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指背缺损,重建伸指功能,经长期随访疗效观察显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在显微镜下较彻底清除病灶,一期移植同侧掌长肌腱修复重要滑车重建屈指功能治疗手部典型性腱鞘结核5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4岁.因右示指背侧被带鱼刺伤、创面感染不愈合6年,肿痛加重6个月入院.临床检查:神志清醒,一般情况较正常,全身未触及体表淋巴结肿大.右示指中末节背侧可见约1.5cm×1.5 cm×0.2cm凹凸不平增生物突出创面,表面呈湿疹样表现,少许渗出物(图1);肿块周围皮肤轻度潮红样肿;手指屈伸轻度受限,感觉正常.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为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手指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骨质改变.局部组织标本切片送病理检查,诊断为右示指血管肉瘤.免疫组化结果:CD34(+),胶元Ⅳ(++),ki-67(+),CK-P(-),Vim(+++),S-100(-),SMA(+),P53(-).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肿块扩大切除术,术中肿块呈鱼肉样,并有炎性浸润至伸肌腱和指间关节,考虑本病为恶性肿瘤,行右示指掌指关节平面截指术,创面愈合.术后病理诊断:右示指血管肉瘤,中分化(图2).目前患者正在接受预防性放射、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35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中不同类型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将不同热程的川崎病病例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用线性趋势图表示,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结果352例川崎病患儿中有冠状动脉病变88例。其中典型川崎病29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68例;不典型川崎病58例,有冠状动脉病变20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4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18例。线性趋势图分析显示,所有352例川崎病和294例典型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呈正相关趋势(P〈0.05),而不完全性川崎病、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虽有正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川崎病发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