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在全球的发病情况逐年提高,而且预后差、花费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美国及欧洲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年发病率分别为336/百万人和约135/百万人,预计到2010年美国每年用于治疗ESRD的费用将高达290亿美元,ESRD患者人数超过200万[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1-甲基色氨酸(1-MT)对荷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荷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hepG2组、空质粒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生理盐水组、IDO 5-氟尿嘧啶(5-FU)组、IDO 1-MT组、IDO 1-MT和5-FU联合处理组,每组各8只.观测各组小鼠成瘤情况肿瘤体积差异以及常规病理检查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内IDO表达情况.结果 与hepG2和空质粒生理盐水组比较,IDO生理盐水组肿瘤体积大、生长快(P<0.05).与IDO生理盐水组比较,5-FU组、1-MT组和联合处理组肿瘤体积较小、重量减轻,其抑瘤率分别为86.54%、79.95%、9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用药组效果最好(P<0.05),5-FU组与1-MT组两者间肿瘤体积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HE病理切片观察各处理组可见癌细胞密度减少,坏死区域增加.各处理组外周血甲胎蛋白(AF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O可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参与了肝癌细胞的免疫逃逸;1-MT对人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与化疗药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近4 a来我们收治胃复安致锥体外系综合征1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例,女6例,年龄6月龄~19(平均10.5)岁。用胃复安治疗胃炎4例,肠炎4例,消化不良2例,误服3例。药物超过安全剂量5例,正常剂量7例,剂量不清1例。临床症状以肌张力障碍为主,表现为阵发性双目上视(4例),痉挛性斜颈(4例),共济失调(2例),发音困难(1例),肌震颤(2例)。1.2方法5例应用对抗剂(安坦),余8例对症处理。2结果本组均治愈,住院时间1~5(平均2.5)d。3讨论有关胃复安引起的肌张力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尚不清楚,可能是由脑组织内的多巴胺与乙酰胆碱不平衡所致。因在正常时,大脑皮质通过黑质经苍白球、丘脑又回到皮质对大脑皮质控制肌张力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当此环路受损时,表现肌张力增强。有人认为胃复安是一种脑内纹状体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可使乙酰胆碱作用相对增强,黑质对纹状体的抑制被解除而造成锥体外系反应[1]。也有人认为胃复安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可能阻断多巴胺受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2]。本组均以肌张力障碍为主要表现,其中7例是在正常剂量范围内出现了锥体外系症状,因此这种反应与个体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稳定转染IDO基因的HepG2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IDO基因在肝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脂质体将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IDO和空载质粒pcDNA3.1转染入HepG2细胞,经G418进行筛选后,挑取单克隆进行培养,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获得的表达细胞株。结果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空质粒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HepG2细胞无IDO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而重组质粒组的HepG2细胞表达IDO基因和蛋白。结论 pcDNA3.1-IDO质粒体外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可以有效地使IDO基因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达,成功建立了稳定转染基因IDO的HepG2细胞系,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细胞内一种含亚铁血红素的酶,是肝脏以外惟一可催化色氨酸分子中吲哚环氧化裂解,从而沿犬尿酸途径进行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可将色氨酸分解为L-犬尿酸、吡啶甲酸和喹啉酸等多种代谢物.  相似文献   
6.
调节性T细胞(Treg)介导的克隆抑制,是引起肿瘤免疫耐受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通过对Treg细胞的作用下调各系统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从而诱导宿主免疫耐受的形成.IDO抑制剂1-MT将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81岁,主因"确诊胃癌10余天"于2015年10月26日就诊于山西大医院.胃镜示:胃-食管结合部癌,HP(+);病理诊断示:低分化腺癌,HER(-).胸腹CT示:右肺中叶结节,考虑恶性可能;右肺中叶外带结节,考虑炎性;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小弯侧,胃周小淋巴结.行气管镜,多次痰液病理细胞学检查均未明确肺部占位性质.因患者家属拒绝反复多次肺组织活检,初步诊断为: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右肺转移.因患者高龄,且体力状况评分为3级,未行手术及放化疗.于2015年10月30日开始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500 mg,1次/d.经过1个月余治疗后复查CT提示疗效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恶变增厚的胃黏膜较服药前明显变薄(图1),右肺占位影变虚变淡(图2),患者自觉腹胀、嗳气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治疗6个月后复查CT,评价疗效仍为SD(图3).现仍在随访中.该例患者服用阿帕替尼,目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6个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