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及内质网自噬对移植黑色素瘤模型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阐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通路在其抑制作用中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裁分消散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用口服化裁分消散治疗。对照组100例用口西沙比利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1.0%,化裁分消散在改善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加速胃排空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裁分消散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散剂对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符合现代临床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钙离子通道基因CACNA1A/CACNA1C/CACNA1H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176例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86例与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照)组90例。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CACNA1A/CACNA1C/CACNA1H单核苷酸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CACNA1Ars2248069、rs16030、CACNA1Crs216008、rs2239050及CACNA1Hrs3794619、rs7191246与DNP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 CACNA1A,CACNA1C和CACNA1H基因中的SNP与DNP相关,并且CACNA1A,CACNA1C和CACNA1H基因多态性与DPN有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早期卵巢上皮性癌全面分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1例早期卵巢上皮性癌(Ⅰ~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49)和开腹组(n=3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肿瘤破裂、术中输血、术中脏器损伤、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首次化疗时间、术后止痛剂的使用、术后感染、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术后淋巴囊肿情况等,分析腹腔镜中转开腹原因,并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肿瘤破裂、术中输血、术中脏器损伤、淋巴结切除数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首次化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12例,占24.5%,原因主要为肿瘤大、粘连致密造成操作空间狭小影响术野及镜下操作。腹腔镜组8例复发,开腹组4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早期卵巢上皮性癌全面分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短、住院日短、术后下地活动时间短等优势。但对于肿物大、与周围脏器组织粘连严重者,建议选择开腹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Isola钉棒系统矫正脊柱侧凸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畸形患者的术后功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脊柱科2001-03/2003-06应用Isola钉棒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患者22例.特发性侧凸18例,先天性侧凸4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2~18岁,平均14.5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45&;#176;~83&;#176;,平均62&;#176;,矢状面Cobb角12&;#176;~54&;#176;,平均34&;#176;,椎体旋转按Nash-Moe分型Ⅰ度6例,Ⅱ度13例,Ⅲ度3例.结果:术后冠状位矫正为20&;#176;~31 &;#176;,矫正率为62%~85%,平均69%,矢状位矫正为21&;#176;~32&;#176;,平均26&;#176;.椎体旋转矫正Ⅰ度.随访9个月~3年,平均2.4年,植骨融合良好,矫正角度丢失率<4.4%.结论:应用Isola钉棒内固定系统校正脊柱侧凸,利用悬臂技术产生的平移力获得冠状面良好矫正率的同时,可获得矢状面的矫正,并保持躯干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Isola钉棒系统矫正脊柱侧凸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畸形患者的术后功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脊柱科2001-03/2003-06应用Isola钉棒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患者22例。特发性侧凸18例,先天性侧凸4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2~18岁,平均14.5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45°~83°,平均62°,矢状面Cobb角12°~54°,平均34°,椎体旋转按Nash-Moe分型I度6例,II度13例,III度3例。结果:术后冠状位矫正为20°~31°,矫正率为62%~85%,平均69%,矢状位矫正为21°~32°,平均26°。椎体旋转矫正I度。随访9个月~3年,平均2.4年,植骨融合良好,矫正角度丢失率<4.4%。结论:应用Isola钉棒内固定系统校正脊柱侧凸,利用悬臂技术产生的平移力获得冠状面良好矫正率的同时,可获得矢状面的矫正,并保持躯干平衡。  相似文献   
7.
背景:对于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至今尚无十分有效完善的方法.髂骨钢板的应用不仅可以保持骨折端与植骨块的紧密接触,促进骨折的愈合;还可以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稳定性,提供更加坚强的固定.目的:观察应用髂骨钢板植骨有限内固定置入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骨创伤外科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5.5岁:全部患者采用髂骨钢板植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X射线平片观察骨愈合情况;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进行评定,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64个月,平均随访38个月.全部患者原骨不连处均在6-10个月(平均8.1个月)内完全愈合;所有患者肩肘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术后半年Neer评分71-96分,平均87分.无感染及患肢疼痛等并发症,无再发骨折及骨不连发生,肩肘关节功能均得到恢复.提示髂骨钢板植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是一种十分合理、安全、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具有手术简便、恢复快及无需二次手术等诸多优点,受到骨科界的青睐,并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但仍缺乏可靠的系统实验依据.目的:通过对可吸收材料(可吸收张力带加可吸收棒或螺钉)和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在髌骨横断性骨折修复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可吸收材料替代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实验,生物力学分析,于2007-03/2008-01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采新鲜成年尸体髌骨标本8个,保留完整髌骨、关节囊、髌韧带3.0~4.0 cm和股四头肌4.0~5.0 cm.方法:随机分成AO钢丝组2个和可吸收张力带组6个,制成横断骨折模型.分别用可吸收张力带、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进行内固定,测定它们的生物力学性能,骨折端分离1.0 mm为固定失效.主要观察指标:髌韧带拉力、股四头肌拉力、髌骨分离性位移、股四头肌位移、髌韧带位移及髌骨拉应变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变化.结果:在外载荷作用下,可吸收张力带组的总体位移与AO钢丝组相差不大(两者相差9%~10%),可吸收张力带组髌骨的应变与AO钢丝组相差不大(两者相差9%~10%),可吸收张力带组的髌股关节力与AO钢丝组基本相似,且髌骨骨折内固定位移1 mm时,可吸收张力带组载荷为587 N,AO钢丝组载荷为650 N,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材料具有优越的生物性能和良好的骨折断端稳定性,在髌骨横断性骨折内固定中替代钢丝张力带和克氏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肌酐(Scr)和改良后的肾病预后膳食改良试验(modifica tion of diet in drsease,MDRD)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Cystatin C采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Scr采用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结果 247例糖尿病患者,各期Cystatin C,Scr随eGFR的下降逐渐升高,各期水平差异显著.Cystatin C,Scr与eGF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39,-0.7409,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2,0.9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Cystatin C最佳诊断点为1.39 mg/L.结论 Cystatin C是反映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良好指标,敏感度高于Scr,如与eGFR结合,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MDRD方程适用于Scr正常及增高患者eGFR的估算.  相似文献   
10.
Bennett骨折是指第一掌骨基底部经关节面的骨折并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此骨折复位容易但很不稳定,固定较困难,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若早期处理不当易致骨折畸形愈合,最终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我院1993~1998年采用拇外展位指骨持续牵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远期随访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