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肿穿刺引流术在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神经科收治的209例确诊为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分为采取保守治疗的保守组、采取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清除血肿的微创组以及采取神经内镜清除血肿的神经内镜组,对每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肢体功能记录分析。结果神经内镜组、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保守组患者手术指标(P0.05);神经内镜组与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组患者(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神经内镜组患者与微创组患者肢体功能明显优于保守组患者肢体功能(P0.05)。结论对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取血肿穿刺引流术进行清除血肿其治疗效果较保守治疗更佳,并且能够提高术后患者的肢体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组织泛素化羧基末端水解酶37(UCH37)表达水平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104例和瘤旁脑组织6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UCH37表达水平,根据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分成高表达组、低表达组;采用PCR法检测组织UCH37 mRNA水平。术后随访18个月,记录死亡、生存情况。结果 104例中,死亡20例,存活84例;UCH37高表达62例,低表达42例。脑胶质瘤组织UCH37高表达率(59.62%)明显高于瘤旁组织(17.19%;P<0.05),而且脑胶质瘤组织UCH37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瘤旁组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CH37高表达是脑胶质瘤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UCH37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较低表达组(13个月)明显缩短(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UCH37 mRNA评估病人术后死亡的最佳界值为2.725,曲线下面积为0.797(95%置信区间0.695~0.899),敏感度为70.00%,特异度为70.10%。结论 脑胶质瘤UCH37呈高表达,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肿瘤组织UCH37 mRNA水平检测对病人预后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客观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致双侧瞳孔散大的治疗效果. 方法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随机分为:同时减压组(治疗组)30例,常规减压对照组30例.同时减压组手术人员分为2组,同时行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骨瓣大小≥12 cm×15 cm).常规减压组,即行常规的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 同时减压组存活20例(66.7%),死亡10例(33.3%);常规减压组存活8例(2 6.7%),死亡22例(73.3%).结论 双额、颞、顶同时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33(IL-33)和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对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90 d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175例)和死亡组(51例)。比较两组IL-33和netrin-1水平,分析IL-33和netrin-1与aSAH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Logistics回归分析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IL-33和netrin-1对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生存组血清IL-33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而netrin-1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血清IL-33水平与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呈正相关(P<0.01);netrin-1水平与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呈负相关(P<0.01)。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5 mm、Hunt-Hess 分级(Ⅳ~Ⅴ级)、Fisher分级(3~4级)、IL-33水平升高和netrin-1水平降低是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血清IL-33和netrin-1预测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885,当截断值为659.46 pg/mL、223.62 pg/mL时,灵敏度分别为72.73%、82.61%,特异度为71.20%、81.82%;两者联合预测aSAH患者短期预后的AUC为0.897,灵敏度为83.15%,特异度为85.45%。结论血清IL-33和netrin-1与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标志物,且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6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90 d死亡情况分 为生存组(129例)和死亡组(36例)。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Nesfatin-1和MMP-9水平,并 收集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Nesfatin-1和MMP-9在aSAH患者预后 中的临床价值,应用Kaplan-Merier法绘制患者aSAH患者90 d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AH患者死 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死亡组血清Nesfatin-1和MMP-9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Nesfatin-1和MMP-9预测 aSAH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95%CI:0.796~0.908)、0.801(95%CI:0.731~0.859),临界值为9.98 μg/L和 402.21 μg/L时,敏感度分别为0.889、0.833;特异度分别为0.651、0.75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esfatin-1≥9.98 μg/L和MMP-9≥402.21 μg/L时,aSAH患者90 d累积生存率较Nesfatin-1<9.98 μg/L和MMP-9<402.21 μg/L者显著 降低(P<0.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Nesfatin-1≥9.98 μg/L(OR=2.167,95%CI:1.776~2.642)、MMP-9≥402.21 μg/ L(OR=1.124,95%CI:1.029~1.227)、Hunt-Hess 分级Ⅳ~Ⅴ级(OR=2.246,95%CI:1.676~3.010)和 Fisher 分级 3~4 级 (OR=2.760,95%CI:1.369~5.565)是aSAH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Nesfatin-1和MMP-9水平与aSAH患者 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aSAH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尼莫地平通过Akt/ERK通路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早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取8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复制颅脑损伤模型,1只模型复制失败,其余分为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8只。尼莫地平组给予1 mg/(kg·d)尼莫地平,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7 d后,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数及微血管密度(MVD),血清低氧诱导因子lα(HIF-lα)、促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比较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Akt/ERK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且模型组高于尼莫地平组(P <0.05)。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数和MVD多于对照组(P <0.05);且模型组均少于尼莫地平组(P <0.05)。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大鼠PI3K、pAkt/Akt、(pERK1/2)/(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且模型组均低于尼莫地平组(P <0.05)。结论 尼莫地平能够促进颅脑损伤模型大鼠早期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ERK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之一,占桥脑小脑角肿瘤的80%,全切除肿瘤可终身治愈。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成熟,影像技术的发展,听神经瘤病人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其病死率降低,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及对血管的保护亦不断提高。现将我院2000.1-2005.6月经显微手术切除的23例听神经瘤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所致早期天幕疝16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16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5例,Ⅳ~Ⅴ级10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伤后48h~3周)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胃肠内营养支持对降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120例需肠内营养护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不平衡指数最小的方法分为实验组:胃肠内营养乳剂组和对照组:自制均浆膳组,于受伤48h内分别开始使用胃肠内营养乳剂(瑞高)胃管注入护理和自制均浆膳胃管注入一般常规营养治疗,两种不同营养治疗持续期限均为21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和血清总蛋白(TP)的动态变化。结果低蛋白血症实验组发生率3.4%,对照组发生率36.7%(χ2=54.2,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LB实验组为(38.1±6.77)g/L(t=4.05,P<0.01),对照组为(32.2±6.57)g/L(t=3.98,P<0.01),TP实验组为(71.8±8.28)g/L,对照组为(63.4±7.62)g/L,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预防和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结论胃肠内营养乳剂早期应用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低蛋白血症有明确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