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PR间期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本院HOCM患者74例,根据PR间期将患者分为:A组(PR200 ms,n=17)和B组(120 ms≤PR≤200 ms,n=57)。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PR间期与超声心动图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心功能、临床症状及治疗方面无差异,但A组的临床症状略为严重。相关性分析显示PR间期与左室内径呈正相关(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呈负相关(P0.05)。结论 PR间期与心脏结构性功能参数相关,PR间期延长的HOCM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病时间特征及其住院期间的预后.方法 AMI患者218例中,年龄≤40岁106例(A组),年龄60-75岁112例(B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发病的日时间分布及院内预后.结果 A组发病高峰时间是上午6:00-11:59(占38.6%),其次是0:00-5:59(占22.8%);B组发病高峰时间是0:00-5:59(占32.2%),其次是上午6:00-11:59(占30.0%).A组院内死亡率低于B组(5.7%vs.18.8%)(P<0.01).结论 与60-75岁的老年患者比较,40岁以下的AMI患者上午发病者较多,院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中心心血管内科门诊流出道室性早搏(OT-PVC)检出率,分析其基本特征。方法对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间就诊于本中心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检测,并就其中OT-PVC患者情况及其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接诊患者5 545例,检出OT-PVC 160例,占2.89%,其中男性62例(38.75%),女性98例(61.25%)。(50~60)岁年龄段患者38例,占3.53%,高于其他年龄段。71例OT-PVC患者(44.38%)合并其他类型的心电图异常,依次为T波倒置、ST压低、心房颤动、左房负荷异常及房性早搏。分析发现这71例患者与未合并上述心电图异常的89例OT-PVC患者相比平均年龄偏大[(62.2±12.0)岁vs(46.4±16.3)岁,P0.05]。结论单中心心血管病门诊就诊人群心电图OT-PVC检出率为2.89%,其中(≥50~60)岁人群的OT-PVC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OT-PVC患者更易合并其他类型的心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4.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以血液中促甲状腺素水平升高,而3-碘甲状腺原氨酸(T3)、4-碘甲状腺原氨酸(T4)在正常范围为特点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但多数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心血管的损伤,甚至引起心力衰竭。致心力衰竭的机制包括基因和非基因两方面。目前,对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尚缺乏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还需要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及预后特点. 方法:入选HOCM患者80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2组:合并高血压的HOCM恶者为H-HOCM组(n=43),无高血压的HOCM患者为N-HOCM组(n=37).随访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与N-HOCM组患者相比,H-HOCM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者较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增大,室间隔厚度降低(P<0.05).药物治疗方面,两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率均较高(>80%),H-HOCM组患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应用率明显高于N-HOCM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临床相关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合并高血压的HOCM患者呈高龄趋势,多合并糖尿病,左室呈离心性肥厚,其预后特征有待深入观察.  相似文献   
6.
背景 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又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其中大多数起源于左心室或右心室流出道.目前关于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IOTPVC)与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流行病学调查、预后以及临床干预均缺乏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基本原理 相关研究表明,不同负荷的IOTPVC/NSVT可能对患者的影响不同.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对IVA有效,导管消融是IVA的一线治疗措施.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IOTVA)研究将评估IOTPVC/NSVT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和不同干预方案对IOTPVC/NSVT负荷≥5%的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设计方案 IOTVA研究包括:①调查IOTVA在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的构成比;②随访观察未经干预的IOTVA对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③探讨与安慰剂对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IOTPVC患者的安全性;④比较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导管消融治疗IOTPVC/NS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索IOTVA的临床治疗路径.患者的随访终点包括随访研究中PVC与NSVT出现次数及心脏功能变化等.本研究的次要终点包括脑钠肽(BNP)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等.结论 IOTVA研究将明确我国IOTVA在门诊与住院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构成比,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