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道胰腺中段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8月期间8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最大径(26.4±5.1)mm。手术时间(242.6±56.3)min,术中出血(205.5±82.4)mL,切除胰腺长度(44.5±8.3)mm,术后发生胰瘘1例(12.5%),胃瘫1例(12.5%),肺部感染1例(12.5%),术后平均住院日(18.3±6.1)d。术后病理提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胰岛细胞瘤1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随访时间5个月至3年(平均23个月),患者目前均存活,对手术效果基本满意,未出现新发糖尿病病例。结论:对于胰颈部或体部的良性肿瘤,胰腺中段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肌肉恶病质的发生机制。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脓毒症组,每组10只。以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喂养5d后分别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皮质醇浓度,趾长伸肌组织3-MH浓度;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测定泛素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PCR)检测泛素mRNA表达。结果脓毒症组血清TNF-αI、L-1、IL-6、皮质醇浓度升高;趾长伸肌组织3-MH明显升高;脓毒症组骨骼肌泛素蛋白和泛素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在大鼠脓毒症肌肉恶病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居于主导地位,而糖皮质激素和一些细胞因子也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区域血管的应用解剖、相关系膜及系膜间隙的解剖学特点,观察胰十二指肠区域解剖标志及安全外科平面,为临床上开展胰头及十二指肠、胆总管末端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7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的十二指肠、胰腺周围供血血管及胆总管下段作了解剖学观察,对横结肠系膜构成的网膜囊及胰腺周围胚胎时期形成的潜在的筋膜间隙和解剖层次标志进行观察描述。结果准确定位胃左动脉和肝总动脉,由胰腺前筋膜形成的肝胰襞及胃胰襞是一个很好的标志。当进行胰腺游离及后方淋巴结清扫时,在胰腺后筋膜及肾前筋膜间有一无血管平面可以应用。肾前筋膜是避免损伤腹膜后血管、肾上腺的安全界面,为避免腹膜后血管及肾上腺的损伤,肾前筋膜应作为安全分离平面的后界。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及分支主要供应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的血运,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时应注意保护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结论充分理解胚胎发育过程胰腺周围筋膜及筋膜间隙的形成,对于手术中正确理解、辨识解剖平面非常重要,沿着筋膜间隙的操作可避免出血及副损伤,也是肿瘤外科根治性切除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加速康复外科(FTS)最早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1]等提出。近年来,随着麻醉学、疼痛控制、微创外科等新技术的发展,FTS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在欧美一些国家中广泛开展,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目前FTS最为成功的应用是在结直肠手术中,在胃部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为此,我们也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脓毒症大鼠血浆应激激素及骨骼肌葡萄糖载体-4(GLUT-4)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腹腔感染及颈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模型后,随机分为脓毒症组(n=10)、PN组(n=10)和IGF-1组(n=10),另设正常组(n=10)仅行颈静脉置管输液.正常组和脓毒症组给予等渗盐水,自由进食和饮水,PN组给予营养支持,IGF-1组为PN IGF-1静脉注射,连续5d.第6 d测定血糖、胰岛素、高血糖素和IGF-1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骨骼肌GLUT-4及Real-Time PCR法测定GLUT-4 mRNA表达.结果:脓毒症大鼠血浆葡萄糖、胰岛素、高血糖素明显升高,IGF-1明显下降(P<0.01).IGF-1组前三者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明显降低,IGF-1则明显升高(P<0.05).脓毒症组骨骼肌GLUT-4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IGF-1组GLUT-4及mRNA表达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IGF-1可改善应激激素之间的平衡,明显增加脓毒血症大鼠骨骼肌GLUT-4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联合生长激素(GH)对脓毒症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白介素-1(IL-1)、IL-6、皮质醇及三甲基组氨酸(3-NH)浓度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79只SD大鼠,随机取其中10只设为对照组,另69只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腹腔感染、颈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模型后,将其中存活超过6d的大鼠30只均分为3组:脓毒症组、Gin组和Gin+GH组。第6d处死动物,取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检测血清TNF-α、IL-1、IL-6和皮质醇浓度;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氨基酸浓度;取大鼠趾长伸肌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骨骼肌组织中32MH浓度。结果血清TNF-α、IL-1、IL-6及皮质醇浓度对照组均低于脓毒症组(P〈0.05,P〈0.01),Gin+GH组及Gin组均低于脓毒症组(P〈0.05,P〈0.01),Gin+GH组亦低于Gin组。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血清总氨基酸浓度升高(P〈0.05),尤以谷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明显(P〈0.05),Gin浓度明显降低(P〈0.05);Gin组和Gin+GH组与脓毒症组相比,血清总氨基酸浓度降低(P〈0.05),尤以Gin+GH组降低明显(P〈0.05),Gin浓度明显升高(P〈0.05)。骨骼肌组织中3-NH浓度以脓毒症组为最高,Gin组又高于Gin+GH组(P〈0.01)。结论添加GH和Gin的PN,能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氨基酸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常规LC的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45例行择期胆囊切除患者,分别行经脐单孔LC(经脐LC组,n=20)和常规LC(常规LC组,n=25)。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3d肝功能评分、术后3d应用止痛药频率、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1个月慢性疼痛情况。结果除常规LC组1例由于Mirizzi综合征而中转开腹外,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d内应用止痛药频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经脐LC组优于常规LC组(P<0.05);而术后1个月内手术区域慢性疼痛及肝功能评分方面,经脐LC组与常规L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方面常规LC组优于经脐LC组(P<0.05,P<0.01)。结论经脐单孔LC具有伤口小、疼痛轻及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3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4月施行过的7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按照胰肠吻合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胰管对肠黏膜吻合组、改良Child吻合组及捆绑式吻合组,分析各组的胰肠吻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胰瘘率、腹腔出血率、消化道出血率、消化吸收障碍率等指标。结果 3组之间仅术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率有明显差异,胰管对黏膜吻合组明显低于另2组,而其他相关指标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与胰肠吻合方式无关,而胰管对肠黏膜吻合可以减少术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发生,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漫谈胰腺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移植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早在1889年,Meting和Minkowski首次报道了切除狗全部胰腺制成糖尿病动物模型,证实了胰腺和糖尿病的密切关系。1892年,Heden切除狗的全部胰腺,同时移植一段带血供的胰腺在其皮下,术后动物血糖得以维持正常,证实了移植胰用于调节血糖的可行性。Ivy和Farrel(1926),Houssay(1929)也先后报道了犬同种胰腺移植后,移植胰短期功能和组织学存活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