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纹带棒状杆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探讨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筛选出7个管家基因(gyrAgyrBhsp65sodAsecA1rpoB、16S rRNA),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所得序列通过SeqMan软件进行拼接。采用DnaSP 5.10.01软件、Splits tree 4.14.2软件对管家基因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特征进行评价;采用MEGA 7.0.14软件基于序列型别(ST)采用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BioNumerics软件基于ST特征值构建最小生成树,并用eBURST软件分析ST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 所选的7个位点在所有试验菌株中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Splits tree表明所有纹带棒状杆菌的聚类一致,提示基因重组是推动纹带棒状杆菌进化的潜在动力;MLST将344株纹带棒状杆菌分成72个STs,85.7%的菌株形成克隆复合体(CC)结构,CC19形成了优势克隆复合体,但包含菌株数最多的ST为该克隆复合体中的ST16。ST具有一定的地域聚集性且与分离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我国纹带棒状杆菌呈现高度的遗传多样性,CC19为优势克隆复合体。本研究建立的MLST分型方案可用于纹带棒状杆菌的分型,但尚需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2.
田雅昕  王妙  李振军  刘志国  翟景波 《疾病监测》2022,37(11):1462-1466
  目的  对200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该地区人间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采用发病数、发病率和构成比等描述疫情。 采用AMO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 2016年该地区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基因分型。 基于MLVA-16分型方法对本研究的菌株与国际布鲁氏菌MLVA数据库的羊种布鲁氏菌进行比较,调查菌株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联。  结果  2004—2011年乌兰察布市人间布病呈现逐年增多态势,并在2011年到达流行顶峰, 2012—2108年显著下降,但2019—2021年再次反弹。 2004—2021年该地区共报告人间布病29 713例,年均报告1 650例,年均发病率为75.46/10万。 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的流行情况高于前山地区。 经AMOS-PCR和MLVA-8两种分子方法鉴定表明,22株菌均为羊种布鲁氏菌,且属于东地中海血统。 菌株间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80%~100%),提示菌株来自单一的共同祖先。 此外,来自本研究的20个株菌分别与先前该地区分离菌株和该地区之外的菌株形成完全相同的MLVA-16基因型,表明菌株持续在本地区传播扩散,且呈现跨地区或跨国界传播特点。  结论  乌兰察布市人间布病疫情得到一定控制,但流行形势仍较为严重,存在疫情输入和(或)输出风险,应加强传染源(疫羊)的管控,警惕再次反弹。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定临床分离布氏菌种型,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牛种、羊种、猪种标准参考菌株为试验对照,采用经典方法和VITEK2.0进行初步鉴定,用AMOS-PCR进行确证,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经典鉴定115株均为羊种菌,羊3型93株,羊1型22株;115株菌ProA、TyrA、URE和GlyA全部阳性;91株ELLM阳性、14株APPA阳性,提示均为布氏菌,其中羊种菌91株,猪种菌14株。与经典实验的鉴定符合率比较鉴定布氏菌属100%,鉴定布氏菌种为79%(91/115);AMOS-PCR均获得了约731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证实全部为羊种菌。初诊患者84例,构成比为73%;临床表现以疼痛、发热、乏力、多汗居多;88例患者就诊前无用药史,2例有布病治疗史。结论 VITEK2.0是一种高效的布氏菌鉴定方法,但不能替代经典方法;羊种3型菌为该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种,再感染可能是慢性患者或有布病治疗史患者分离到布氏菌的主要因素,初诊、未用抗生素且症状典型是分离布氏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乌兰察布市农业区布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使用统一调查方法,通过入户逐一调查,全部抽血检验,病例判定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鉴定均按《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进行。结果凉城县天成乡全胜店行政村患病率(73/277)26.35%,发病率(56/277)20.22%,新发病占患病比例(56/73)76.71%;养羊户发病多,不养羊户发病少;灌服免疫户不发病,未免疫户发病。获得羊3型布鲁氏杆菌2株。结论凉城县天成乡布病流行极为严重,个别自然村(30/49)61.22%村民患布病,农业区布病正在蔓延。  相似文献   
5.
刘志国  马文海  李杰 《河北医药》2014,(19):2894-2897
目的:观察淫羊藿配合随芯减压术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n =12)和实验组( n =48)。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诱导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手术组(髓芯减压术)、中药组(淫羊藿)、综合组(随芯减压术+淫羊藿)。治疗后对5组股骨头的骨密度、生物力学、IGF-1、B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密度及抗压力明显下降( P <0.05),中药组、手术组、综合组均有所改善( P<0.05),综合组改善效果最好( P <0.05)。 IGF-1mRNA和蛋白水平,模型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BMP-2 mRNA和蛋白水平,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05)。 IGF-1、B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中药组与综合组,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在中药组和综合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手术组( P <0.05)。IGF1与BMP-2 mRNA及蛋白在股骨头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P <0.05)。结论淫羊藿通过上调IGF1和BMP-2的表达而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损伤修复,其与随芯减压术相结合可有效增加股骨头骨密度,提高骨强度,为临床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的嫩茎叶,既可以泡茶饮用,又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具有祛瘀消肿、疏风解毒、降血压、降血糖功效,目前已作为新资源食品使用。藤茶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尤其以黄酮类中的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被认为是藤茶保健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相关作用与机制的研究正在开展。主要对藤茶的化学成分(黄酮类、多糖类、酚类等)、功效作用(抗氧化、抑菌、保肝、抗病毒等)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为其综合利用及全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发热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270例因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呼吸系统等其他慢性病史,吸烟史、过敏史、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白细胞计数。(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位置、病变大小、浸润深度。(3)操作相关因素:麻醉方式、是否整块切除、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是否穿孔。结果纳入研究者总共有病例270例,病变275处。56例患者发生ESD术后发热,发生率为20.7%,其中31例(55.4%)在术后24h内发生,发热持续时间为1—8d,平均(1.7±1.4)d,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中穿孔(OR值7.121,95% CI: 1.740~29.151)及病变位于食管(OR值0.181,95%CI:0.091—0.361)是ESD术后发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术中穿孔及病变位于食管是ESD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对于食管病变及术中出现穿孔的病例,应警惕术后发热,并予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8.
血管瘤型脑膜瘤作为脑膜瘤的一种病理亚型,约占全部脑膜瘤的2.1%[1],WHO分级为Ⅰ级,其血运极丰富,术中出血汹涌,止血困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1997年1月至2011年2月手术病理证实27例血管瘤型脑膜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作模拟超重状态下冲击过载致脾破裂的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动物血常规和病理改变,采用止血粉进行干预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实验动物为ICR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利用离心机和脾中部横夹法制作模拟冲击过载致脾破裂动物模型。治疗组的手术模型同模型组,仅行手术时于脾脏周围使用"阿里斯泰"止血粉,于72 h后测定血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制作后,模型组实验动物WBC、RBC、HGB和PLT值较正常组均有变化(P<0.05)。治疗组WBC、RBC、HGB和PLT值指标较模型组均有改善(P<0.05);病理变化提示治疗组脾脏修复明显好于模型组。结论:本研究在制作模拟超重状态下冲击过载致脾破裂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采用止血粉保脾治疗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为航天医疗卫勤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不同的体脂率测量方法的效果,尝试建立适合我国该骨龄段女性儿童的皮褶厚度推算体脂率公式。方法抽样选取59名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依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组标准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和超重组3个组别,分别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DEXA)、皮褶厚度法、生物电阻抗法(BIA)测试每位受试者的体脂率,以DEXA测量结果为校标,比较上述方法在推测和测量全身体脂率的差异水平。并以皮褶厚度法建立体脂率推测公式。结果对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正常组和超重组,BIA法与DEXA测量结果之间相关显著;日本长岭公式显著高估6~8岁骨龄段偏瘦组和正常组女性儿童的体脂率,姚兴家公式显著低估了超重组女性儿童的体脂率,而元田恒公式显著高估了3种体型女性儿童的体脂率;本研究得出皮褶厚度法推算体脂率公式为:全身体脂率=3.919+0.715×髂嵴上部皮褶+0.592×肱三头肌部皮褶。结论相对于以日本长岭公式、元田恒公式、姚兴家公式进行的皮褶厚度推算法,生物电阻抗手段更能有效测量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正常和超重群体体脂率;髂嵴上部和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能联合评价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全身体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