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人肝星状细胞系LX-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应用SAHA作用于LX-2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LX-2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α-SMA、Ⅰ型胶原、ac H3K9、ac H3K14和ac H3K18蛋白表达。结果 SAHA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LX-2细胞增殖(P0.05);SAHA对LX-2细胞凋亡具有呈时间依赖性的促进作用(P0.05);SAHA处理LX-2细胞后,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c H3K9、ac H3K14和ac H3K18乙酰化修饰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SAHA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下调α-SMA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上调组蛋白ac H3K9、ac H3K14和ac H3K18乙酰化修饰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刘幸  陈洁 《抗感染药学》2009,6(1):66-68
目的:评价3种保肝药物治疗艾滋病人的药物性肝损伤的成本—效果。方法:16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A组)、复方甘草酸苷(B组)、硫普罗宁(C组),治疗28d后观察(A、B、C组)3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组疗效显著>B、C组(P<0.05),且A组成本/效果比为3组中最低。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A组)为艾滋病人的药物性肝损伤的较佳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铁离子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参与了机体多项基础生理过程,新近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铁离子紊乱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传统观点认为,铁离子主要通过氧化应激或铁响应元件调节神经元生理和病理功能,然而目前关于铁过载所致神经功能改变的其他调控机制研究仍然相当缺乏。本研究首先应用知功能障碍。其次,结合应用非标记质谱定量蛋白组学在离体原代皮层神经元铁过载模型中深入进行机制探讨。质谱共检出的差异表达蛋白中82 个差异蛋白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维持,112个差异蛋白为神经疾病相关蛋白,并证实包括β- 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转铁蛋白受体1 等七个铁代谢相关蛋白受到铁过载调控。我们进一步对铁过载神经元APP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证实铁过载促进APP 非淀粉样剪切,具体表现为铁处理组CTFα显著增加,但sAPPα分泌受阻,表现为sAPPα分泌减少而细胞分布增加;同时,铁过载抑制神经元APP 淀粉样剪切,表现为CTFβ水平明显减少,sAPPβ和Aβ分泌亦显著减少。研究进一步揭示铁过载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抑制神经元β- 分泌酶活性,三价铁剂柠檬酸铁铵可直接抑制β位分解酶1(beta-secretase 1,BACE1)酶活,也可通过促进sAPPα与BACE1 的相互作用间接抑制淀粉样剪切。鉴于分泌形式sAPPα和Aβ的重要生理和病理功能,且铁过载减少这二者的分泌,提示sAPPα和Aβ的功能障碍有可能是铁过载所致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本研究系统证实了铁过载对神经元功能的影响,采用组学手段揭示了铁过载对神经元多个重要功能蛋白的影响,拓展了对铁过载相关神经损伤的认识,为铁代谢紊乱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这一理论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方法采取部分财务评价指标,分析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情况.结果经济情况较差的地区,卫生院依赖药品收入和财政补贴来支撑运转;经济情况较好的地区,基本能够依靠医疗收入维持运转,基本药物制度的作用显现.结论乡镇卫生院总体运营状况堪忧。政府制定药品政策要结合卫生院经营的实际情况,为评价投资效果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刘幸  周虎 《药学进展》2014,(2):89-96
蛋白质组学发展至今已日趋成熟,在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显著增加,与之相关的样品制备技术、蛋白定量方法及先进的质谱仪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络药理学是近年来提出的新药发现新策略,是药理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它从整体的角度探索药物与疾病的关联性,发现药物靶标,指导新药研发。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用,加速药物靶点的确认,从而设计多靶点药物或药物组合。综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新近研究进展,并简单概述了其在网络药理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病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精神病区2015—2017年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种类、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日均费用(DDC)、排序比(B/A)等情况,并探究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①我院精神病区2015—2017年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每年快速增长,而经典型抗精神药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②2015年我院抗精神病药DDDs值最大的是氯氮平片、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利培酮,2016年、2017年DDDs值除氯氮平片与盐酸齐拉西酮外均上升且幅度较大;③2015—2017年,除氯氮平片、舒必利片、氯丙嗪片、氟哌啶醇注射液、氟哌啶醇片与利培酮外,其他抗精神病药的DDC值无明显变化;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B/A值除奥氮平片与氨磺必利外大多大于1或接近1,而经典型抗精神病药除了氟哌啶醇注射液、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其他药物的B/A值均>1。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较为合理,其中疗效好、安全性高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临床医生仍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经济状况合理选择药物,切实做到有效、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内消瘰疬丸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效果。方法:复治涂阳的57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8例)和治疗组(295例);治疗方案: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和利福喷汀,治疗组联合内消瘰疬丸和左氧氟沙星,对照组只联合左氧氟沙星,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 治疗中途因药物不良反应终止治疗13例,其中治疗组5例(2.81%),对照组8例(2.18%),治疗组中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对照组以肝功能损伤为主,对照组实际完成275例,治疗组实际完成285例。疗程结束时,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为55.6%,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78.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有效率(显著吸收和吸收)为78.9%,空洞闭合有效率(闭合和缩小)为83.9%,病灶吸收有效率及空洞闭合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消瘰疬丸联合左氧氟沙星等二线抗痨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利于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并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09年2月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对麻醉药品用药品种、数量、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DDDs)居首位的是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芬太尼透皮贴的平均处方金额最高。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但尚存不足之处,应进一步加强对麻醉药品应用的干预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种类与分布,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06年推荐方法操作,统一采用CLSI2006年标准判断药物敏感度,采用美国Microscan A/S-4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的328株致病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痰标本中分离出的32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217株(66.16%),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00株(30.49%),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他病原菌11株(3.35%)。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83.20%)、环丙沙星(53.44%)、氨曲南(51.24%);革兰阳性菌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88.02%)与替卡西林(65.1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66.19%),耐药率较高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应重视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细菌分布及细菌对药物的耐药率,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折叠缝合法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82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予以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和试验组(42例,予以经阴道折叠缝合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前后月经期,以及憩室修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月经期均短于对照组,憩室修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经阴道折叠法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月经期,有效修复憩室,临床治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