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科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生临床决策能力,促进全科医学服务模式转变,丰富全科医学内涵。将循证医学理念应用到全科医学教育的途径包括强化全科循证医学师资力量、创新全科循证医学教学方式、将循证医学技能评价与考核引入全科医生考核体系。全科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尚面临诸多问题,需持续改进全科医生循证医学教学手段,科学开展全科医生循证医学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益生菌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治疗后全身及肠道局部调节性T细胞(Tr)的变化情况,探讨益生菌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所用益生菌为双歧三联活菌(商品名:培菲康)。设阴性对照组、泼尼松组、柳氮磺胺吡啶 (SASP)组、益生菌小、大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50和300 mg·kg-1·d-1)、益生菌+泼尼松或SASP(益生菌剂量为150 mg·kg-1·d-1)组。治疗2周后组织学积分评定疗效;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脾脏和结肠上皮内CD4+CD25+及CD8+CD28-两种Tr比例变化。采用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学评分显示大剂量益生菌对实验性结肠炎有效(2.2±0.8比3.5±0.7,P<0.05),而小剂量益生菌单独作用无明显疗效,联合泼尼松或SASP治疗比单独应用疗效更强;大剂量益生菌治疗后CD4+ CD25+Tr比例在外周血(3.4±0.6比11.7±4.7,P<0.05)及脾脏(2.1±1.9比10.3±3.1,P<0.05) 中下降,在结肠内上升(36.6±15.0比7.9±4.7,P<0.05);CD8+CD28-Tr则相反,在外周血及脾脏中上升(91.7±4.5比59.0±4.2,97.3±0.1比88.2±6.9,P<0.05),在结肠内下降(42.2±6.0比68.5 ±8.6,P<0.05)。Tr的这种变化与泼尼松或SASP治疗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益生菌单独大剂量或小剂量联合泼尼松或SASP治疗TNBS诱导的结肠炎有效,CD4+CD25+和CD8+CD28-Tr在发挥疗效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注射用复合辅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探讨复合辅酶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复合辅酶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仅予以基础治疗,不加用复合辅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肝功能、血脂及行B超检查.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谷氧酰转肽酶较对照组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脂肪肝声像图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复合辅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胶囊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观察患者使用胶囊内镜的顺应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4月对16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小肠病变7例,食道及胃病变9例,结肠病变2例.患者顺应性良好,未见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治中有一定的价值,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日渐增加,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脂肪肝是人体脂质代谢紊乱,脂肪在肝脏沉积的一种疾病。患病后大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常在健康查体或诊疗其他疾病时发现。少部分人有乏力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人群体重指数、性别及年龄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非体力劳动者人群体重指数(BMI)、性别和年龄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我院体检人群[共14 237例,男9548例(67.06%),女4689例(32.94%);年龄18.0~93.0岁,平均(49.8±10.2)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BMI(22.30±3.08)kg/m2.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随BMI增加而逐渐升高.年龄<60.0岁组,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24.28%(1662/6844),女:13.77%(493/3581),P=0.000];年龄1>60.0岁组,男性与女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以BMI<18.0 ks/m~2作为对照组,BMI 18.0~23.9 ks/m~2,24.O~27.9 kg/m~2 和≥28.0 kg/m~2组,男性高血压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1.709(95%CI:0.920~3.173),3.154(95%CI:1.703~5.839)和5.125(95%CI:2.805~9.696);女,巨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为1.988(95%CI:1.033~3.824),5.703(95%CI:2.962~10.982和14.358(95%CI:7.334-28.106).结论 BMI与高血压患病明显相关.有效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等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2006年和2008年北京地区体检队列人群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探讨血清总胆红素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006年在本院体检的7631人进行基线调查,2008年对此队列人群进行第2次体检,对2次资料完整的6140人进行分析。结果2年间总胆红素平均增加(0.46±0.07)μmoL/L,差值中位数0.20μmol/L,30—59岁组2年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总胆红素异常的增长率为23.32%。基线总胆红素正常者,2年后9.55%偏高;基线偏高者,2年后41.55%转为正常。初始胆红素正常组与异常组间行胆囊切除术,新发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次血总胆红素检测值均高的患者2年间的体重指数、谷丙转氨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直接胆红素有所下降。结论北京地区体检队列人群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未见肝胆、溶血性疾病增加。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血脂等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我院体检中心13532例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体检者的腹部B超检查、血脂、身高、体重、腰围、BMI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4807例,中位年龄53岁。各年龄组脂肪肝的检出率均随着体型的变化(正常、超重、肥胖)依次增加(X^2=1640.394,P〈0.01)。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比较各年龄段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618、31.928,P〈0.01),51~60岁组检出率最高;肥胖组各年龄段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194,P=0.402)。脂肪肝组的腰围平均值、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非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低于与非脂肪肝组(均P〈0.05)。脂肪肝组各型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X^2=112.974~895.500,P〈0.01),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最多见(54.36%)。在正常体重和超重患者中,腰围超过界值者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腰围在界值内者(X^2=120.982、45.32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BMI、TG、LDL—C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女性、HDL—C是保护因素。结论超重、肥胖、血脂异常与脂肪肝的发病关系密切。控制体重、血脂是降低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健康信息采集是体检的起始环节,更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条件。调查问卷作为采集个体健康信息及疾病危险因素信息并进行评价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做好调查问卷的设计、分析,发挥其在健康信息采集中的基础性作用,已成为健康管理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们在健康调查问卷的标准化设计、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体会和思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的14018名人员中脂肪肝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肝功能等检测结果与非脂肪肝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脂肪肝的检出率为35.6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约是女性的1.63倍。男性脂肪肝的高发年龄是41-60岁,女性是61-70岁。脂肪肝组的腰围、体重指数、舒张压、血脂(TG、LDL-C、HDL-C)、血糖、血红蛋白、γ-谷氨酰基转移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脂肪肝组中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两组间乙肝病毒感染的比例无差异。结论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和维持正常的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