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检测泌尿生殖道性传播感染常见病原体的基因芯片技术。方法首先将9种目的病原体分为病毒、细菌及低级真核生物三类,分别设计1对荧光标记的通用引物,利用多重PCR技术使3对引物置于同一反应体系进行扩增,再将特异性探针点样于玻片上制备成基因芯片,与扩增产物进行杂交、扫描并分析结果。结果单重PCR和多重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可见相应的阳性条带。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杂交后扫描,各病原体均可见荧光信号,与所对应的特异性探针位置相吻合。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的基因芯片技术具有特异、灵敏、快速及能一次性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因芯片检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BV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基因芯片的制备,用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9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PCR扩增的HBVDNA探针用点样仪点于玻片介质上,并经过点样处理后制备成基因芯片;收集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标本99份,分别用基因芯片、原位分子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VDNA和HBcAg。结果53例HBcAg、HBVDNA阳性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阳性40例:22例HBcAg阳性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阳性6例;32例HBcAg、HBVDNA阴性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均阴性。结论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可以检测肝组织中HBVDNA,准确率可达75%,假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DNA芯片技术在检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组织及血清中HBVDNA的应用,并与雅培试剂、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比较。方法用点样仪将PCR扩增的HBVDNA探针制成基因芯片。对15例慢性乙型肝炎(下称慢乙肝)患者的血清及肝活检组织、9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分别用基因芯片、原位分子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雅培试剂检测HBVDNA、HBcAg、HBsAg、HBeAg。结果15例慢乙肝HBsAg、HBeAg阳性患者的乙型肝炎血清基因芯片检测均阳性。15例肝组织标本中,免疫组化法HBcAg阳性15例,HBVDNA原位分子杂交阳性14例。基因芯片检测阳性14例。9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标本中,HBcAg阳性67例、HBVDNA阳性53例,基因芯片检测阳性46例;32例HBcAg、HBVDNA阴性组织基因芯片检测均阴性。结论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可以检测肝组织及血清HBVDNA,其诊断准确率高,假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病毒性肝炎基因芯片的制备 ,用肝炎基因诊断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 ,检测 9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中 HBV DNA,比较各种方法优缺点。方法 :将 PCR扩增的 HBVDNA探针用点样仪点于玻片介质上 ,并经过点样处理后制备成基因芯片 ;收集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标本 99份 ,分别用基因芯片、原位分子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HBVDNA和 HBc Ag。结果 :5 3例 HBc Ag、HBVDNA阳性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阳性 40例 ;HBc Ag阳性 2 2例中基因芯片检测阳性 6例 ;32例 HBc Ag HBVDNA阴性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均阴性。结论 :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可以检测肝组织中 HBVDNA,准确率可达 75 % ,假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方法设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阵列,特殊处理芯片载体。用点样法制备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在本院住院治疗患者中选择30例服用拉米夫定后,HBV DNA转阴(<500 copies/ml)168周后又反跳≥5 000 copies/ml的患者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分析。同时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上述30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双盲HBVDNA聚合酶活性区域测序对照。结果 30例服药后HBVDNA反跳患者中基因芯片测得HBV YMDD变异21例,其中YVDD变异11例。YIDD变异10例。HBVDNA PCR直接序列测定结果,有核苷酸A741变为G,使氨基酸由蛋氨酸552变为缬氨酸(氨基酸基序由YMDD变为YVDD)11例,并有6例核苷酸A669变为C,使氨基酸由亮氨酸528变为蛋氨酸。核苷酸G743变为T,使氨基酸由蛋氨酸552变为异亮氨酸(氨基酸基序由YMDD变为YIDD)10例。其中有3例伴有核苷酸T781变为C,使氨基酸由亮氨酸565变为脯氨酸。标本阳性变异序号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可以同时检测YVDD,YIDD变异,同PCR直接测序法比较,准确率达100%,无假阳性。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检测拉米夫定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拉米夫定是一种对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有很强抑制作用的核苷类似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会引起HBV DNA聚合酶活性区发生变异(YMDD变异),而影响其治疗效果或加重病情。在治疗前、治疗中及停药后,监测HBVDNA YMDD变异情况,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判定疗效和推测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们尝试将基因芯片技术引入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检测,制作了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诊断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细胞色素CYP450 2E1基因RasⅠ/PstⅠ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1991~2006年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lsevier、Ovid、Highwire Press、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语种不限,获取有关细胞色素CYP2E1基因RsaⅠ/Pst Ⅰ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以病例组与对照组CYP2E1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确定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筛选,异质性检验,然后利用Rev Man4.2软件对各研究原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并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按照纳入标准,最终入选文献共有9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1 123例,对照1 434例,Meta分析结果合OR值为1.55,95%可信区间为1.30~1.86,Z值为4.84,说明细胞色素CYP450 2E1基因型频率分布与肺癌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病例研究分析示吸烟与CYP450 2E1 c1/c1基因型交互作用OR值为0.73,95%可信区间是0.45~1.15,Z值为1.37,说明吸烟与CYP450 2E1 c1/c1基因型之间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目前相关研究结果的Meta分析显示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携带Ras Ⅰ/Pst Ⅰ野生型CYP2E1基因纯合子的个体发生肺癌的危险性较高,但与吸烟的交互作用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Midkine mRNA在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靶基因中期因子(MK)在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54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的MK mRNA。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为阴性对照,11例食管鳞癌肿瘤组织为阳性对照。结果:54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MK mRNA阳性率为61.11%(33/54),并与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健康成人外周血则无一例出现阳性。结论:应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MKmRN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它有望成为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转移、复发和监测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近年研究表明,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早期即有部分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并播散形成微小肿瘤细胞灶,常无临床表现,称为肿瘤微转移.  相似文献   
10.
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设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数组 ,特殊处理芯片载体。用点样法制备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在本院住院治疗病人中选择 3 0例服用拉米夫定后 ,可能出现YMDD变异的病人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分析 ;同时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上述 3 0例病人血清标本进行双盲HBVDNA聚合酶活性区域测序对照。 3 0例服药后HBVDNA反跳病人中 ,基因芯片测得HBVYMDD变异 2 1例 ,其中YVDD变异 11例。YIDD变异 10例。HBVDNAPCR直接序列测定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完全一致。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可以同时检测YVDD、YIDD变异 ,同PCR直接测序法比较 ,准确率达 10 0 % ,无假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