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反复上腹部饱胀不适,多次胃镜检查都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这是啥毛病?反复上腹部饱胀不适,伴有嗳气,或者有轻微隐痛,也有患友诉有嘈杂烧心,但反复胃镜检查都只是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这其实也说明这样的症状更多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而不是有严重的问题,医生会处方一些促进胃蠕动的药物如吗丁啉,也会用点中成药帮助调理。2.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危险吗?会长胃癌吗?慢性萎缩性胃炎,从医学角度解释,只是胃的最里面一层的一些固有腺体变少了,患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1月-2016年11月确诊AC并接受POEM治疗的1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POEM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7例患儿均成功完成POEM,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62.65±35.54)min;17例患儿术后随访12~36个月,手术前后AC临床症状评分(Eckardt评分)分别为5(4.0-6.0)和0(0.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重减轻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POEM治疗儿童AC安全性高,短期疗效确切,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有待大样本量的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分系统,并初步评价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5—2017年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67例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黏膜下深部浸润(距黏膜肌层≥200 μm)的表浅食管鳞癌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选取P<0.1的自变量建立危险因素评分系统并对自变量赋分,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的临界值对267例病例进行风险分组,淋巴结转移率行多组间对比分析。 结果 267例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者中,71例(26.59%)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为中度或低度(P=0.015,OR=2.802,95%CI:1.225~6.409)、血管侵犯(P=0.043,OR=3.450,95%CI:1.040~11.445)、淋巴管侵犯(P<0.001,OR=36.985,95%CI:13.699~99.856)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黏膜肌层增生异常不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81,OR=2.005,95%CI:0.918~4.380),但P<0.1。根据上述4个因素建立评分系统,黏膜肌层增生异常赋1分、分化程度为中度或低度赋1分、血管侵犯赋2分、淋巴管侵犯赋5分,ROC曲线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界点为评分>2分,将267例病例分为低危组(评分0~1分,n=143)、中危组(评分2~5分,n=79)和高危组(评分6~9分,n=45),3组间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2,P<0.001),且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3组淋巴结转移率具有线性上升趋势(χ2=109.298,P<0.001)。 结论 中度和低度分化、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为表浅食管鳞癌黏膜下深部浸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3个因素结合黏膜肌层增生异常构建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个体化指导临床决策,对术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血管生成机制,我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食管正常上皮、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而肠道准备的情况是决定该项检查是否顺利的必要条件。为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准确率,减少肠道准备的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耐受度及依从性,本研究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传统硫酸镁在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及受试者对该药物的接受程度进行比较,旨在寻找一种更为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fitonei,PMP)是一种以黏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膜或网膜种植而导致腹腔内大量胶冻状黏液腹水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临床罕见,女性为多,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腹腔穿刺出胶冻样液体应考虑该病。我们最近发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内镜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管癌术后良性食管吻合口狭窄因进食困难,患者痛苦,既往需再次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也可采用内镜下Savary—Gilliard探条扩张或球囊扩张治疗,但狭窄易复发,需反复治疗。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治疗良性吻合口狭窄则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一为比较不同方法的疗效,选择我院近年来分别应用食管探条扩张术和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食管癌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患者116例和2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拉唑B对大鼠胃溃疡模型的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在构建大鼠消炎痛、幽门结扎、水应激型溃疡模型之前,及构建慢性醋酸型溃疡模型(醋酸注射)之后灌胃不同剂量的拉唑B、雷贝拉唑(阳性对照)和0.5%甲基纤维素钠(空白对照),比较各组实验用大鼠的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或溃疡面积/体积的差异。实验用大鼠乙醚麻醉下行幽门结扎术,术时经十二指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拉唑B、雷贝拉唑和0.5%甲基纤维素钠(对照)。处死动物后制备胃标本,收集胃液并测量体积,用0.1molNaOH滴定法测定胃液中HCl含量,测定胃蛋白酶活性。结果予不同剂量的拉唑B预处理后,消炎痛、幽门结扎、水应激各建模组大鼠胃溃疡指数/面积明显减少,且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与雷贝拉唑相当,但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或P<0.01)。拉唑B对消炎痛、幽门结扎、水应激型大鼠胃溃疡模型抑制半数有效量(ED50)依次为14.1、16.0和18.8μmol/kg。慢性醋酸型大鼠溃疡模型给予拉唑B后,溃疡面积明显减少,作用与雷贝拉唑相似。大鼠给予拉唑B后,胃酸分泌量明显减少(P<0.01),且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胃液量也明显减少(P<0.05或P<0.01);虽然单位体积胃蛋白酶活性未见变化,但由于胃液量减少,胃蛋白酶总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雷贝拉唑也有相似作用。结论拉唑B能有效防治消炎痛、幽门结扎、水应激等导致的大鼠胃溃疡,主要机制与其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与胃蛋白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