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2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90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54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646篇
内科学   479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2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70篇
综合类   1280篇
预防医学   617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498篇
  1篇
中国医学   942篇
肿瘤学   1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步频和步长作为跑步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对跑步下肢生物力学和跑步损伤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步频/步长即刻改变以及长期干预训练对下肢运动学、动力学以及肌电的影响及其与跑步损伤关系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结果发现,无论是步频/步长即刻改变还是长期训练,恒定速度下增加步频或缩短步长后,与跑步损伤相关的参数如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负载率、膝关节接触力、足底压力以及髋内收角等显著降低,进而可能降低跑步相关损伤风险。但鉴于目前步频/步长干预训练的研究存在着受试者数量较少、干预训练时间较短及评价参数欠缺等问题,如何使步频/步长在一个较优范围、如何评价步频/步长改变的累积效应以及如何更合理地安排步频/步长干预训练从而进一步避免可能的跑步损伤,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天使宝宝降临,请家长关注宝宝耳朵是否有扭曲变形。如果这种扭曲变形在出生7天仍没有缓解,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耳模矫正技术可以很快纠正新生宝宝的耳廓形态异常。但如果错过了2月龄内的治疗时机,大多只能5岁后通过手术才能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安排诊疗分区,设置护理单元岗位责任制,细化医护人员防护措施,管理儿童患者的陪同人员,落实儿童患者及其家属居家护理宣教方面,概括了青岛市口腔医院的儿童口腔应急护理管理方法,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儿童口腔科的防护与救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筋骨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筋骨针组(36例)和毫针组(36例),筋骨针组每周治疗1次,毫针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 05),筋骨针组改善程度优于毫针组(均P 0. 05)。筋骨针组总有效率为97. 1%(34/35),毫针组总有效率为88. 6%(31/35),筋骨针组优于毫针组(P 0. 05)。结论:筋骨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毫针疗法,同时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治疗频次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究坐姿及站姿下跑者足部形态与足趾屈曲力量和跖趾关节屈肌力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名男性跑者,采用数显游标卡尺、跖趾关节屈肌力量测试仪、屈曲力量计测量足长、截脚长、足宽、足舟骨高度、50%足长处足背高度、跖趾关节屈肌力量、第1和其余四趾屈曲力量。使用偏相关分析足部形态与足部肌力的相关性。结果校正年龄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后,坐姿和站姿下截脚长以及站姿下足宽与第1足趾屈曲力量呈正相关;坐姿和站姿下足长、足宽、截脚长与其余四趾屈曲力量成正相关,坐姿下足弓高度指数与其余四趾屈曲力量成负相关;坐姿和站姿下足宽与跖趾关节屈肌力量成正相关。结论更长的足长、足宽、截脚长以及正常范围内更低的足弓可能意味着更好的足趾肌力。在进行足部形态测量时,因考虑不同姿态下足部形态特征差异,为预测下肢特别是足部肌力以及预防足部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