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14例婴幼儿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TA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14例患儿年龄为1个月23 d^28个月,男6例,女8例。临床表现中最常见的是发热[10例(71.4%)],高血压9例(64.3%),脉弱或无脉5例(35.7%)。按照病变血管部位的临床分型,广泛型11例(78.5%),头臂动脉型3例(21.4%),本组患儿无胸腹主动脉及单纯肺动脉型。14例TA患儿中,12例有颈总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及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前降支、回旋支)受累(85.7%);11例肾动脉受累(78.6%);9例腋动脉受累(64.2%);8例腹主动脉受累(57.1%);6例降主动脉受累(42.9%);6例胸主动脉受累(42.9%);6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42.9%);5例股动脉受累(35.7%);5例肺动脉受累(35.7%);4例肱动脉受累(28.6%)。14例患儿中,误诊11例,诊断不清3例,误诊时间为18 d^2个月。误诊病例中,8例误诊为不典型川崎病。14例患儿中,7例治疗后大部分病变血管范围逐渐减少,受累较轻血管甚至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血管状态。4例患儿血管影像学检查较前无明显加重或好转。9例出现高血压患儿应用降压药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不能停用降压药。5例查体发现脉弱或无脉患儿均未改善。14例患儿中7例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7例落后于正常同龄儿身高体质量第25百分位。14例患儿随访2~22个月,均规律治疗,未出现复发。结论3岁以内TA累及血管较多,病情严重,误诊率高,经过治疗病情很快能够控制,但容易遗留血管病变,部分患儿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MV X线调强放疗(IMRT)与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计划在经束流匹配后,在两台医科达公司直线加速器(Versa HD和Synergy)上互换执行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鼻咽癌、中心型肺癌、前列腺癌各12例患者影像,分别设计IMRT与VMAT计划,并采用电离室与ArcCheck对两台加速器6MV光子束实施患者个体化放疗验证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利用电离室实测Versa HD和Synergy加速器点剂量与计划系统相比偏差分别为(0.32±1.32)%与(0.54±1.29)%。所有计划差异均在 ±3%范围内,两加速器点剂量相比偏差均在 ±2%范围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ArcCheck验证结果进行绝对γ分析,显示所有计划在2mm/3%与3mm/3%标准及10%阈值条件下通过率均超过95%且其两加速器平均通过率差异仅为0.19%(2mm/3%)与0.09%(3mm/3%)。结论 IMRT/VMAT计划在两加速器上执行结果均满足临床要求且双方差异微小,可实现相同计划在不同加速器上互换执行。  相似文献   
3.
4.
肝细胞移植已初步完成了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目前认为,肝细胞移植在治疗终末期肝病和代谢性肝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肝细胞移植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尽管面临肝细胞来源缺乏及一些关键技术有待改进等问题,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数据表明肝细胞移植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激励积分机制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积分项目和分值,申请加入积分制的54 例患者为治疗组,根据个人积分情况给予免除相应天数的治疗费用直至获最大奖励;对照组53 例,平时给予口头表扬或一定的物质奖励;每月随机尿吗啡检测,大于7 天未来服药为脱失.结果 两组在治疗期间尿吗啡检测总阳性率、个人阳性次数和维持治疗率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激励积分机制有助于降低尿吗啡检测阳性率和提高维持治疗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U-150半导体激光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临床疗效和使用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丰县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行HU-150半导体激光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9例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定期行羟基喜树碱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的门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病理类型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1例浸润至深肌层。无改开放手术病例。术中3例出现闭孔反射,2例闭孔反射强,改行全身麻醉。术后留置尿管7~10 d。术后3例肿瘤复发,再行膀胱癌根治术。1例失访,其他患者均存活。结论 HU-150半导体激光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具有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复发率较低,相互弥补对方不足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抗体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MIF抗体(50、100、200、400 μg/L)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 D1蛋白表达,Westem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IF抗体对HepG2细胞分泌IL-6水平的影响.结果 MIF抗体可以抑制HepG2细胞生长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MIF抗体可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不同浓度(0、50、100,200、400μg/L)MIF抗体作用48 h后,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61.34%±1.08%,65.08%±2.71%,71.19%±1.19%、78.39%±1.00%,83.92%±0.51%.不同浓度MIF抗体作用后Cyclin D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6.06%±0.47%、22.34%±0.75%、18.06%±1.16%、14.03%±0.59%,明显低于对照组(29.51%±1.28%).不同浓度MIF抗体作用后,VEGF蛋白表达分别为21.22%±0.68%、19.64%±0.54%、18.04%±0.42%、16.59%±0.66%,明显低于对照组(23.23%±0.51%).MIF抗体对HepG2细胞分泌IL-6有抑制作用,随着MIF抗体浓度的增加,其IL-6分泌量也相应降低,分别为(210.67±9.31)pg/ml、(181.67±10.05)pg/ml、(160.50±6.60)pg/ml,(143.67±10.56)pg/ml,(118.01±7.48)pg/ml.结论 MIF抗体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可能机制是下调Cyclin Dl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止其由G<,0>/G<,1>期向S期分化;也可能与其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减少IL-6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基于双抗夹心微孔板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人血清Ⅳ型胶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Ⅳ型胶原多抗进行包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Ⅳ型胶原单抗,以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调整优化各种反应液的工作浓度和各类反应条件后建立双抗体夹心的检测方法;评价所建立方法的线性范围、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应用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与进口试剂进行比对实验.结果 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为15.5 ng/ml,线性范围25 ~ 850 ng/ml,批内、批间变异均小于8%.检测Ⅳ型胶原的临床高、中、低值血清回收率分别为98.5%、94.3%和102.6%;在4℃和37℃条件下分别进行了3、5、7d的稳定性考察,线性相关系数均>0.99,标准偏差<7%;比对实验分析显示与进口试剂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功建立了定量Ⅳ型胶原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有较好的准确性、灵敏度、重复性,与进口试剂检测结果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原发性肝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血清GP73,分别测定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术后(2周、4周)以及术后3~12个月复发的21例重新入院患者的GP73的浓度.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GP73平均水平为(240.5±81.4) ng/ml,手术治疗后2周GP73平均浓度为(114.4±34.1)ng/ml,治疗后4周平均浓度为(57.6±23.3) ng/ml,治疗前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后浓度(P<0.05).肝癌复发的患者重入院后GP73浓度[(181.2±72.4) ng/ml]明显高于GP73术后的浓度(P<0.05).结论 GP73作为一个新型肝癌血清标记物在判断肝癌预后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白冰珂  侯俊 《传染病信息》2021,34(5):393-397
昼夜节律是由内源性时钟调节的多个生物过程的日常振荡,调控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节律紊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等.最近将昼夜节律系统作用研究扩展到了感染的调控,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疾病结局.深入了解昼夜节律系统在调节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将为病毒性传染病的致病机理、抗病毒治疗、疫苗研发等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昼夜节律与病毒感染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包括昼夜节律如何影响病毒感染以及病毒如何调节节律以促进自身复制的关键发现,突出昼夜节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