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24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n=171)和无转移组(n=73)。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构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价值。结果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回归模型Logit(P)=-1.833+3.121×浸润深度(肌层)+2.799×浸润深度(穿透浆膜层)+5.468×临床分期,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95%CI:0.925~0.980,P<0.001),约登指数:0.815,cut-off值为0.715,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2%和97.3%。结论 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模型有助于临床预测胃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KLF4调控sublytic C5b?9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诱导促炎因子白介素?23(IL?23)生成的作用。方法:构建KLF4的短发夹状小干扰RNA(shKLF4)及过表达质粒(pIRES2?KLF4)。将pIRES2?KLF4或shKLF4 转染GMC后再行sublytic C5b?9刺激,用qPCR、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查沉默或过表达KLF4基因后对GMC产生IL?23的影响。此外,构建IL?23基因近端启动子全长质粒,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测定沉默或过表达KLF4基因后对IL?23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①Sublytic C5b?9刺激GMC后能明显促进IL?23的生成,而沉默KLF4基因后,由sublytic C5b?9诱导GMC产生的IL?23明显减少,但过表达KLF4后IL?23的水平则显著增加。②Sublytic C5b?9刺激GMC能显著上调IL?23的启动子活性,而沉默KLF4基因后由sublytic C5b?9诱导的IL?23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但过表达KLF4后又能显著升高IL?23的启动子活性。结论:Sublytic C5b?9刺激诱导IL?23的生成可通过其刺激上调转录因子KLF4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收胃癌手术的21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水平将患者分为贫血组(n=84)和无贫血组(n=134)。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类抗原199(glycogen antigen 199, CA199)、糖类抗原724(glycogen antigen 724, CA724)、肿瘤位置、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218例胃癌患者中,术前贫血发生率为38.53%,其中轻度贫血51例(60.7%)、正常细胞性贫血50例(59.5%)。两组患者的BMI、高血压、糖尿病、CEA、CA199、CA724、肿瘤位置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临床分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02)、年龄(P=0.023)、肿瘤直径(P=0.001)和临床分期(P=0.003)是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临床分期是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KLF4调控sublytic C5b-9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 GMC)诱导促炎因子IL-23生成的作用。 方法:构建KLF4的短发夹状小干扰RNA(shKLF4)及过表达(pIRES2-KLF4)质粒。将pIRES2-KLF4转染GMC或将shKLF4 转染GMC后再行sublytic C5b-9刺激,用qPCR、Western blot(WB)和ELISA法检查沉默或过表达KLF4基因后对GMC产生IL-23的影响。此外,构建IL-23基因近端启动子全长质粒,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测定沉默或过表达KLF4基因后对IL-23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1)Sublytic C5b-9刺激GMC后能明显提高IL-23的生成,而沉默KLF4基因后,由sublytic C5b-9诱导GMC产生的IL-23明显减少,但过表达KLF4后IL-23的水平则显著增加。(2)Sublytic C5b-9刺激GMC能显著上调IL-23的启动子活性,而沉默KLF4基因后由sublytic C5b-9诱导的IL-23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但过表达KLF4后又能显著升高IL-23的启动子活性。结论:转录因子KLF4确能调控sublytic C5b-9刺激 GMC 诱导IL-23的基因启动与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中成药出库数据进行统计.按金额排序法并接合DDDs对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全面分析.结论中药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院中成药使用进行科学的分析,掌握用药的金额数和频度,可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构建大鼠补体应答基因32(response gene to complement,RGC32)启动子(全长和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观察人胚肾细胞(HEK293)过表达髓锌指基因1(myeloid zinc finger gene1,MZF1)对大鼠RGC32基因启动活性的影响。同时,筛选其可能的MZF1结合位点。方法:将RGC32基因启动子全长(-686~-1 nt)插入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 GL3-basic中,获得RGC32基因启动子全长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 GL3-RGC32-FL)后,再将p GL3-RGC32-FL与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大鼠野生型MZF1表达质粒(p IRES2-EGFP-MZF1)共转染HEK293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以确定MZF1对RGC32基因的启动作用。另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RGC32基因启动子上转录因子MZF1潜在的结合位点,并据此构建3个RGC32基因启动子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即p GL3-RGC32-1、p GL3-RGC32-2和p GL3-RGC32-3)。将上述RGC32基因启动子全长和各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MZF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再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以筛选MZF1的结合位点。结果:菌液PCR及核酸测序证实,大鼠RGC32基因启动子(全长和各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均构建成功。将p GL3-RGC32-FL和p IRES2-EGFPMZF1共转染HEK293细胞发现,RGC32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而将p GL3-RGC32-FL、p GL3-RGC32-1、p GL3-RGC32-2和p GL3-RGC32-3分别与p IRES2-EGFP-MZF1共转染HEK293细胞后显示,p GL3-RGC32-3的启动活性显著低于p GL3-RGC32-FL、p GL3-RGC32-1和p GL3-RGC32-2。提示MZF1可能结合在RGC32基因启动子的-286~-86 nt区域。结论 :成功构建了大鼠RGC32基因启动子全长及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证实过表达MZF1可促进RGC32基因的启动,并初步筛查出转录因子MZF1在RGC32基因启动子上可能的结合区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大鼠IL-6基因启动子(全长和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予鉴定,观察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过表达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 β(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β,C/EBP β)对该质粒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同时,筛选C/EBP β与IL-6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位点?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大鼠IL-6基因启动子全长序列(-1 791~ +30 nt),将IL-6基因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将IL-6基因启动子全长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IL-6-1)和大鼠野生型C/EBP β表达质粒(pIRES2-EGFP-C/EBP β)共转染HEK293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确定C/EBP β对IL-6基因的启动作用?另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IL-6基因启动子上C/EBP β潜在的结合位点,并构建IL-6基因启动子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即pGL3-IL-6-2~5)?将上述IL-6基因启动子全长和各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C/EBP β过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再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筛选出C/EBP β的结合位点?结果:菌液PCR及核酸测序证实,上述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均构建成功?将pGL3-IL-6-1和pIRES2-EGFP-C/EBP β共转染HEK293细胞发现,IL-6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另将pGL3-IL-6-1?pGL3-IL-6-2~5和pIRES2-EGFP-C/EBP β共转染HEK293细胞后发现,pGL3-IL-6-5的启动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提示C/EBP β可能结合在IL-6基因启动子的-618 bp~ -126 bp区域?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IL-6基因启动子全长及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初步筛查出了C/EBP β在IL-6基因启动子上的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