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近年来,肝移植技术迅速发展,如何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有效保护肝再生成为研究的热点。缺血预处理是保护肝缺血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其确切机制尚存争议。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肝损伤和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动物随机分为3组,肝移植组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在供肝灌注前阻断第1肝门行缺血预处理10 min,再灌注15 min。假手术组在开腹后游离肝周韧带,然后关腹。分别于术后0.5,2,6,24 h取材。通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和移植肝组织病理检查评估肝损伤。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氧化还原蛋白1表达水平,检测移植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评估肝再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肝移植组相比,缺血预处 理+肝移植组术后6,24 h受体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降低(P < 0.05;P < 0.01)。病理学分析显示肝移植组术后24 h可见到门脉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肝窦扩张明显,肝组织损伤较重;而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则损伤较轻。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缺血预处 理+肝移植组移植肝中Ref-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这一结果同样在westernblot检测中得到验证: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移植肝术后24 h Ref-1蛋白表达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强 (P < 0.05)。同时,术后2,6和24 h 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加(P < 0.05)。结果提示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肝损伤并促进肝再生,这与Ref-1蛋白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C)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氧化还原因子-1(redox factor-1,Ref-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PC对减体积肝移植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0只Lewis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三组:IPC移植组(IPC组)、50%减体积肝移植组(PLT组)和假手术组(SO组),分别于移植后0.5 h、2 h、6 h和24 h取材,通过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图像分析定量检测移植后各时间点Ref-1表达变化,同时结合血清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Ref-1表达变化的意义。结果术后PLT组各时间点血清ALT值分别为(595.06±108.78)U/L;(723.18±117.24)U/L;(1186.65±142.31)U/L;(1498.91±126.79)U/L;IPC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清ALT值分别为(459.06±84.73)U/L;(587.71±95.23)U/L;(799.61±125.97)U/L; (659.27±135.68)U/L。与PLT组相比,IPC组术后6 h和24 h血清ALT值明显降低(t=4.553, P<0.05;t=10.110,P<0.01)。病理学分析显示,PLT组术后24 h门静脉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肝窦扩张明显,肝组织损伤较重;而IPC组则损伤较轻。与PLT组相比,IPC组于减体积肝移植术后24 h肝实质细胞中Ref-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减体积肝移植后早期肝脏损伤,促进肝组织Ref-1蛋白表达,提示缺血预处理保护减体积肝移植物早期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促进Ref-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普乐可复(即FK506)对肝癌肝移植术后体内可能残存肿瘤细胞的影响,从而对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抗排异药物的选择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在体外细胞培养条件下,通过MTT、RT-PCR、Western blot方法,研究普乐可复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及其肿瘤相关细胞因子TGF-α和C-met的特异性表达的影响.结果:普乐可复组(5μg/L)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及TGF-α及C-Met特异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K-506对肝癌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因其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细菌耐药性严重、病死率高受到临床重视。本文观察50例急诊病区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收治的重症HAP患者,将其诊治情况进行下述分析。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南京中医  相似文献   
5.
细胞周期调节相关蛋白在肝脏再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是人体中独特的器官,这种独特性表现在肝脏的再生能力上。正常成人的肝脏细胞大多数处在静息期,只有约1/20000的肝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但是在部分肝脏切除或者肝脏细胞受损坏死之后,剩余的肝脏组织立即开始增殖、分化,进行代偿。残留的肝细胞从G0期快速进入细胞周期,进行DNA的复制,最终产生新的肝脏细胞,弥补受损的肝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肝脏再生信号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在创伤或手术切除后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通常肝脏仅有0.0012%~0.01%的肝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中毒性肝损伤或肝切除后这种低水平的细胞更新会加快,引起大量肝细胞迅速增生,以至于2/3肝切除后2周肝功能即可恢复正常水平。目前为止,已知有200多个基因参与肝脏再生的信号机制,其中有许多基因调节再生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于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Lewis大鼠建立50%体积肝移植,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IPC组大鼠在体内切肝前接受10 min肝血流阻断及随后15 min的血液复流.分别在术后2、6、24、48 h提取肝组织.观察术后两组生存率,提取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T),ELISA法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细胞增殖核细胞抗原(PCNA).Western blot测定肝脏中cyclin D1、CDK4、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水平.结果:术后两组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ALT水平,IPC组在2、6 h低于C组.TNF-α术后6 h IPC组明显高于C组.IPC组的IL-6水平在术后2、6、24、48 h均高于C组.PCNA显示术后IPC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C组.cyclin D1蛋白在术后C组表达弱于IPC组.Cdk4蛋白在术后IPC组表达强于C组.STAT3蛋白术后两组表达相似.P-STAT3蛋白术后C组蛋白表达弱于IPC处理组.结论:经过缺血预处理的50%部分体积大鼠肝移植,IL-6、TNF-α诱导的肝再生信号通路增强,提示肝再生能力也增强.  相似文献   
8.
不同体积大鼠原位肝移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体积(100%、50%和30%)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肝功能变化等情况。评估移植物体积对于大鼠原位肝移植的影响。方法建立100%、50%和30%体积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术后生存时间,术后肝功能改变及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术后14d生存率分别为:85%、70%和10%。术后肝功能变化表明30%肝移植组术后损伤较重。病理显示50%及30%肝移植组术后肝脏损害严重,30%组尤为明显。结论移植物的体积对于术后存活率具有明显影响,但外科技术的改进可能提高小移植物受体的术后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C)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肝组织氧化还原因子-1(Redox factor-1,Kef-1)蛋白表达及术后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Lewis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50%移植组(PLT组)和假手术组(SO组),分别于移植后0.5、2、6和24 h取材,通过Western免疫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图像分析定量检测移植后各时间点Ref-1蛋白表达变化,同时结合血清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Ref-1表达变化的意义.结果 IPC可使减体积肝移植后早期肝实质细胞中Ref-1蛋白表达增高.与PLT组相比,IPC组早期Ref-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分析显示PLT组术后24h可见到门脉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肝窦扩张明显,肝组织损伤较重;而IPC组则损伤较轻.术后6和24 h血清ALT值分别为PLT组(1186.65±142.31)u/L;(1498.91±126.79)u/L;IPC组(799.61±125.97)u/L;(659.27±135.68)u/L.与PLT组相比,IPC组术后6和24h血清ALT值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IPC可减轻减体积肝移植后早期肝脏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Ref-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肝移植技术迅速发展,如何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有效保护肝再生成为研究的热点.缺血预处理是保护肝缺血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其确切机制尚存争议.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肝损伤和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3组,肝移植组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在供肝灌注前阻断第1肝门行缺血预处理10 min,再灌注15 min.假手术组在开腹后游离肝周韧带,然后关腹.分别于术后0.5,2,6,24 h取材.通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和移植肝组织病理检查评估肝损伤.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氧化还原蛋白1表达水平,检测移植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评估肝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与肝移植组相比,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术后6,24 h受体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降低(P<0.05;P<0.01).病理学分析显示肝移植组术后24 h可见到门脉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肝窦扩张明显,肝组织损伤较重;而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则损伤较轻.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移植肝中Ref-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这一结果同样在westernblot检测中得到验证: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移植肝术后24 h Ref-1蛋白表达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强(P<0.05).同时,术后2,6和24 h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较肝移植组明显增加(P<0.05).结果提示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肝损伤并促进肝再生,这与Ref-1蛋白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