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Src在乳腺癌抗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ERα)治疗过程中的改变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方法:用雌激素受体阻滞剂三苯氧胺(Tamoxifen, TAM)长期治疗ERα阳性的MCF-7细胞而建立TAM耐药细胞 (TAM-R)。用免疫电泳的方法检测c-Src、ER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在耐药细胞上的表达,用免疫沉淀的方法来检测这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用c-Src的抑制剂PP2阻断其磷酸化,来探讨对耐药的逆转。结果:TAM (10-7 M) 显著抑制对照组MCF-7细胞的生长(P<0.001),而不能抑制TAM-R细胞的生长。与对照组MCF-7细胞相比,c-Src、ERα、EGFR在TAM-R上的表达量没有改变,但是,c-Src磷酸化水平在耐药细胞上表达明显增高。并且在耐药细胞上,ERα与EGFR之间的相互结合明显增高,PP2可以明显阻断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 PP2可以逆转TAM-R细胞的耐药性,也就是TAM可以再次抑制该逆转细胞的生长。结论:c-Src是介导ERα与EGFR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分子,阻断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重新获得对TAM治疗的敏感性。本研究提示c-Src抑制剂可以和TAM交替使用来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20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的37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共计61侧乳房)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每侧乳房手术时长40~125 min,平均(78.0±17.6)min。术中总失血量15~200 mL,中位失血量35.0(25.0,52.5)mL。术后3侧乳房发生出血(4.92%),2侧乳头可逆性感觉异常(3.28%),2侧乳房皮肤冗余(3.2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剧烈疼痛、感染、乳头坏死、碟状畸形、乳房活动度受限及二次发育等并发症。总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9±2.1)个月。患者满意度100%。结论: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Src在乳腺癌抗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其耐药机制。方法:用雌激素受体阻滞剂三苯氧胺(tamoxifen,TAM)长期处理ERα阳性的MCF?7细胞建立TAM耐药细胞(TAM?R)。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c?Src、ER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耐药细胞上的表达,用免疫沉淀法检测这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用c?Src抑制剂PP2阻断其磷酸化,观察其对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与原生的MCF?7细胞相比,c?Src、ERα、EGFR在TAM?R上的表达量没有改变,但是,c?Src磷酸化水平在耐药细胞上表达明显增高。并且在耐药细胞上,ERα与EGFR之间的相互结合明显增高,PP2可以明显阻断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经PP2处理后耐药细胞的生长可再次被TAM抑制,即PP2可以逆转耐药细胞的耐药性。结论:c?Src是介导ERα与EGFR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分子,阻断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重新获得对TAM治疗的敏感性,提示c?Src抑制剂可以和TAM交替使用来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发生早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及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无骨转移时间(BFT)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早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位BFT为25.9个月(范围:0.1~201.3个月)。确诊乳腺癌的年龄≥59岁、肿瘤分期T2及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均为乳腺癌早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χ2=18.42,P<0.001;χ2=21.71,P<0.001;χ2=30.79,P<0.001)。患者年龄≥59岁、肿瘤分期T2及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均为乳腺癌早期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92,95%CI: 1.367~4.184,P=0.002;HR=2.159,95%CI: 1.061~4.393,P=0.034;HR=1.964,95%CI: 1.167~3.305,P=0.011)。 结论高龄、原发肿瘤直径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的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早期骨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病灶乳腺癌不同病灶临床病理特点的异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41例多病灶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多病灶乳腺癌不同病灶的常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及分子亚型的异同,并采用χ~2检验比较多病灶乳腺癌与同期150例单病灶乳腺癌的病灶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和脉管内癌栓状况。结果 41例多病灶乳腺癌患者中,有2处病灶者32例,3处病灶者8例,4处病灶者1例;病灶直径≤2 cm者18例,2 cm者23例;不同病灶病理类型相同者33例(80%),不同者8例(20%);不同病灶组织学分级相同者38例(93%),不同者3例(7%);不同病灶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ER、PR、HER-2、Ki67表达水平不同者分别为3例(7%)、6例(15%)、5例(12%)、3例(7%);分子亚型不同者5例(12%)。多病灶乳腺癌与单病灶乳腺癌患者相比,组织学分级3级、淋巴结转移及脉管内癌栓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1%(21/41)比32%(48/150),χ~2=5.154,P=0.023;59%(24/41)比41%(61/150),χ~2=4.163,P=0.041;29%(12/41)比8%(12/150),χ~2=13.257,P0.001],但病灶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23/41)比56%(84/150),χ~2=0.001,P=0.991)]。结论多病灶乳腺癌不同病灶可存在不同的临床病理结果,因此,不同病灶均应进行常规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便完整提供患者病理信息,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多病灶乳腺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内癌栓,提示可能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