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2篇 |
免费 | 16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16篇 |
基础医学 | 59篇 |
口腔科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213篇 |
内科学 | 112篇 |
皮肤病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32篇 |
外科学 | 60篇 |
综合类 | 391篇 |
预防医学 | 218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16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16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100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131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102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和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160例为食管癌组,其中早期(Ⅰ~Ⅱ期)82例、晚期(Ⅲ~Ⅳ期)78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14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 IL-8、IL-10、IL-18、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水平。结果食管癌组血清IL-8、IL-18、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分期越高,IL-8、IL-18、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P<0.05),且有转移者水平高于无转移者(P<0.05);食管癌组血清IL-10、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分期越高,IL-10、转铁蛋白、前清蛋白水平越低(P<0.05),且有转移者水平低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变化能够反映病情变化,有助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时点应用个体化剂量的帕瑞昔布钠对病人全身麻醉拔管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等的影响,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方法 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超前镇痛组(P组)麻醉诱导前30 mi n将帕瑞昔布钠按0.65 mg/kg溶于5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常规镇痛组(R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P组剂量的帕瑞昔布钠。观察并记录各组入手术室后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拔管后0、2、4、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分。结果 3组病人拔管期MAP、HR变化、合作情况和各时点镇静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与C组相比,P组、R组在术后2、4、6、12 h的VAS评分较低(t=2.58~8.74,P〈0 0.5);与R组相比,P组在术后2、4、6、12 h的V AS评分较低(t=2 0.4~3.54,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帕瑞昔布钠具有安全、有效的超前镇痛作用,但是其对拔管期应激反应和合作情况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肢体活动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在控制原发病等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针刺组以原络配穴为配穴原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予口服补肾益寿胶囊;联合组予原络配穴联合口服补肾益寿胶囊,观察3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改变及血hs‐CRP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针刺组与药物组(P<0.01)。结论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联合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及降低血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其相关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学生实际参与的部分。病例学属于基础医学,学生通过对病理学的学习,不仅能够得到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行临床病理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对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的了解程度,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各种疾病的病因分析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临床病理讨论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苏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0—2017年,在苏州市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招募≥18岁、自述有男男性行为的MSM,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等信息。采集静脉血检测其梅毒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采用非条件逐步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MSM梅毒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2 710名研究对象年龄(30.4±8.8)岁,其中50.4%(1 367名)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9.7%(1 888名)未婚;7.1%(193名)感染梅毒,23.6%(639名)感染HIV。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R)=1.03, 95%可信区间(CI):1.01~1.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79, 95%CI:1.26~2.53)、高中或中专(OR=1.60, 95%CI:1.05~2.45)、最近1年性病门诊就诊史(OR=3.20, 95%CI:2.19~4.67)、HIV感染(OR=2.64, 95%CI:1.94~3.58)与梅毒感染相关。结论苏州市主动咨询检测的MSM梅毒感染率高,应该重点针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合并感染HIV或其他性病的MSM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与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检查,并且将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对不同超声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均具备有诊断价值,相对于其它诊断方式,剪切波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具有最高的诊断符合率,Kappa值高达0.578;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上的特异性最高,为85.8%.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效果显著;联合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与常规超声,能够将诊断价值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8.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强化治疗,随机分为2组,单纯强化组60例,调脂强化组60例。单纯强化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口服,调脂强化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叮口服。入组前测定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身高,体重,腰围。行标准葡萄糖耐量试验,严格检测肝肾功能,血三脂,胰岛素及其C肽释放水平。治疗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治疗效果,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单纯强化组与调脂强化组早期胰岛素分泌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脂强化组与单纯强化组相比,调脂强化组甘油三酯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单纯强化组与调脂强化组相比,调脂强化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改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联合早期调脂治疗对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对早期胰岛素分泌水平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7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4周后和干预8周后实验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