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9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9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13篇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对本院颅脑手术后颅脑感染暴发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的方法,以本医院2013-2014年颅脑手术患者573名患者
作为研究资料,以2014年3月-5月发生的颅脑手术后颅脑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5月份出现20例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病例, 平均术后感染时间为4.7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9.35天,上述患者中好转者7例(35.0%),治愈者12例(60.0%),死亡者1例(5.0%),时间分布较集中,初步判断为医院感
染暴发.结论 颅内感染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工作,通过良好的预防措施,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对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正> 软组织深部脓肿或腹腔内脓肿大部需行切开引流术,而术后引流管通畅与否对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院采用自制“双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9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抗感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69例患者中,显效45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2%。结论间质性肺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是肺反复感染,在反复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生纤维化,抗感染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血尿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97例血尿患儿,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最后诊断对比。结果对于肾小球性血尿本研究超声诊断符合率48%,而对于非肾小球性血尿超声诊断符合率89%。结论超声对肾小球性血尿诊断困难,但对非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29例精神分裂症首发病人(首发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的血清S100B蛋白.30例体检合格者为正常对照组,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慢性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12周时,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各组病人精神症状.结果 首发患者治疗前S100B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无显著相关(r均<0.357,P>0.05);治疗后及慢性组S100B浓度与PANSS阴性因子分呈显著相关(r均>0.374,P<0.05);首发组治疗前、后与慢性组、对照组之间血清S100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74,P>0.05).结论 血清S100B蛋白检测不宜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自2001—2006年,作者对采用经皮穿针改良起重机架外固定治疗的2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了系统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医务人员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06年1月-2009年1月110名医务人员填报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分析职业暴露发生的详细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暴露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60名,占54.5%,医师45名,占41.0%,检验师5名,占4.5%;主要以锐器伤为主占86.4%,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病的85例,无血源性传播疾病20例,暴露源不明5例;暴露地点依次为:手术室40名,急诊15名,产房15名,其他科室共40名;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手术中40名,处理废弃物31名,双手回套针帽10名,各种穿刺9名,拔出针头6名,将针插入瓶塞中6名,抽血3名,换药中5名;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职业安全意识,认真执行标准预防,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关注高发科室和高发人群的风险管理,建立完整的报告系统,对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手术室医务人员暴露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防护措施,降低血液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通过对2006年6月~2008年12月发生在手术室40例乙型肝炎职业暴露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暴露以锐器伤为主31例,占77.5%,血液体液喷溅3例占7.5%,不完整皮肤粘膜接触6例,占15%。40例HBV职业暴露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采取处理措施,经6个月跟踪监测,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手术室护士是易发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能够减低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