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以稀土离子络合物作为荧光探针测定血清中的磷脂及荧光增强的机理。方法:在pH8.0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土霉素可以和铕离子生成二元络合物,从土霉素到铕离子发生能量转移,发射出铕离子位于612 nm处的特征荧光。加入磷脂后,磷脂同样可以把能量转移给铕离子。结果:铕离子位于612 nm处的特征荧光强度显著增强,且增强的荧光强度与加入磷脂的浓度成正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量的线性范围为4.00×10-7~1.00×10-5mol.L-1,检测限为2.60×10-7mol.L-1。平均回收率为98.2%~103.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较好的避免共存物质的干扰,并被成功地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磷脂的测定。测量结果与临床上常用的以钼蓝为显色试剂的分光光度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边玮玮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7):738-741
本研究探讨了“理论-实验一体化”特色型教学改革在卫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将理论和实验课程统一打包安排,将理论与实验内容进行模块整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表明,“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对提高卫生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了解山东省医学生食品安全的认知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共2 32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山东省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学过营养相关知识、每月用在食品上的开销相关(x2/H值分别为20.48,128.02,98.61,36.50,77.60,171.03,P值均<0.01),男生、高年级、与食品相关专业及城镇生源的学生食品安全知晓率最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专业、生源地、每月用在食品上的开销和对食品的关注度均影响大学生食品安全的认知(P值均<0.05).结论 山东省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较高,但不同特征群体间存在差异,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