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乙型肝炎疫苗(Hbv)以及HepA-1、Hbv分别与佐剂硫酸乙酰肝素(HS)联合对树鼩进行免疫后树鼩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按照疫苗种类、佐剂以及免疫途径将树鼩随机分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的4周、8周、12周、16周和20周尾静脉采血,用ELISA法检测树鼩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除空白对照组外,实验组均在末次免疫的第四周检测到抗甲型肝炎病毒(HAV)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抗体,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并于12周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同时,联合HS佐剂组的体液免疫效果均优于单纯疫苗免疫组.并且不同抗原以及联合佐剂采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免疫树鼩其免疫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对树鼩进行疫苗免疫原性和增强免疫效果检测,证实以树鼩作为动物模型进行疫苗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对树鼩肾细胞的感染特性.方法 通过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树鼩原代肾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传代培养,利用细胞角蛋白18对树鼩肾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用EV71感染树鼩肾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情况,结合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细胞中病毒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病毒载量,以Vero细胞为对照,研究EV71对树鼩肾细胞的感染情况.结果 通过组织块贴壁法可以快速获得树鼩原代肾细胞,并可进行多次传代培养,细胞为梭形,贴壁呈铺路石状,免疫荧光鉴定为肾上皮细胞.EV71可以感染树鼩肾细胞,使之出现明显的细胞变圆、脱落或解体等病变,免疫荧光实验可以观察到病毒蛋白的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最高可达105拷贝/mL,病变情况和增殖趋势与Vero细胞相似.结论 EV71可以体外感染树鼩肾细胞,该细胞模型可为EV71药物筛选和感染机制研究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树鼩主要消化腺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建立树鼩正常的消化腺组织学图谱.方法 采用常规组织处理、制片、HE染色及显微镜技术对人工驯养繁殖仔一代树鼩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和肝脏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 (1)腮腺为纯浆液性腺泡,闰管明显,管壁由单层低立方形上皮细胞组成,官腔充满分泌物.(2)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以浆液性腺泡为主,分泌管较长.(3)舌下腺是以黏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含有少量闰管.(4)肝脏表面为一薄层致密结缔组织被膜,肝实质为多个分界不明显的肝小叶,肝小叶中央为中央静脉.肝细胞呈多边形,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多数为单核,少数为双核,细胞质呈红色,胞质内有空泡和小腔隙.汇管区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及小叶间胆管结构较为明显.(5)胰腺表面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被膜,胰腺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外分泌部包含腺泡和导管,腺泡由浆液性腺细胞组成,导管由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叶间导管和胰管组成.内分泌部又称为胰岛,是一些大小不等的细胞团和细胞索,不规则地散布于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胞质染色较外分泌部浅.结论 树鼩消化腺在组织形态学上接近于灵长类动物,可以为研究树鼩消化腺的功能和病变,以及建立人类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提供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综合了解树鼩的分泌蛋白的信息。方法利用真核生物分泌蛋白预测流程EuSecPred 2.0对树鼩的分泌蛋白进行全基因组预测,并对获得的分泌蛋白及所携带的信号肽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树鼩全基因组蛋白基因中鉴定获得279个分泌蛋白,占基因组全部编码基因的7.2%。对其功能和结构域进行注释分析,发现了以水解酶类、行使蛋白结合与离子结合功能蛋白质及初级代谢过程相关蛋白为主的分泌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树鼩分泌蛋白及其信号肽主要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信号肽剪切位点有部分亲水性氨基酸的存在。基序分析发现,分泌蛋白信号肽中未存在保守基序,而分泌蛋白内部存在GxHxCGG[FSV]L[IV][RAS][EP]D[WF]VLTAAHC、[KG]PPGV[YF]T[RK][VI][SC]x[YF][VL][DS]WIQx[TV][MI][RK]、[DT][SA][CF][QK]GDSGGPLVCNGV[LA]QG[IL]V、GY[HL][FL]CGG[SAT]L[ILV]S[EDP][CR]WV[LV][TS]AAHCF、N[IV][FI]FSP[LV]S[IV][SA][TA]ALAMLSLG[AT]xNDTLTQ[IL]L[EQ][GV]LGF[ND]LT[ES]T[SP]E 5种基序。结论在全基因组范围对树鼩分泌蛋白进行预测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树鼩机体功能调控机制及动物模型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滇西亚种树鼩体外寄生虫的自然感染状况,为建立树鼩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野生的滇西亚种树鼩和自繁F1代树鼩各60只分别用尸检法和活体法检测,随即采用拔毛或用透明胶带粘取腋下、耳根、腹股沟、肛门附近等处的毛发制片,置于体视镜和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和虫卵。结果野生滇西亚种树鼩和自繁F1代树鼩体外寄生虫自然感染率分别为:虱子25%/6%、蚤5%/0、蜱1.6%/0、水蛭1.6%/0、虱子和蚤混合感染1.6%/0。结论野生树鼩体外寄生虫的自然感染多为虱子和蚤,其次还有蝉、水蛭,总感染率明显高于自繁F1代。使用灭虱灵对于驱除树鼩体外寄生虫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野生成年树鼩的体重和主要脏器重量进行测定,计算其脏器系数。方法测定60只野生成年树鼩体重及11个主要脏器重量,并计算其脏器系数。进行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的性别间比较分析及Kendall和谐系数分析。结果性别间比较心、肺重量差异极显著(P<0.01),脑、肾上腺、胰腺重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肾上腺、胰腺系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心、肺、肾系数之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Kendall和谐系数(W)分析表明,动物与其个体各主要器官整体发育协调性较好。结论野生成年树鼩心重量、肺重量、脑重量、肾上腺重量、胰腺重量、肾上腺系数、胰腺系数、心系数、肺系数、肾系数性别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氯胺酮和戊巴比妥钠对树[鼠句]产生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产生的副作用,建立安全、可靠的实验树购麻醉技术方法。方法选用成年树[鼠句]共110只,60只腹腔注射盐酸氯胺酮溶液(40mg/kg);50只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剂量50mg/kg),观察麻醉效果。结果盐酸氯胺酮对树[鼠句]麻醉诱导期为2.78±1.28min,麻醉期为10.12±2.13min,麻醉期间有大量唾液分泌:戊巴比妥钠对树[鼠句]的诱导期为4.84±2.15min,麻醉期为51.95±12.94min,麻醉持续时间长,动物平静,体温下降极显著。结论一定剂量的盐酸氯胺酮和戊巴比妥钠均能对树购产生麻醉效果,并安全可靠;盐酸氯胺酮显效快、麻醉维持时间短,戊巴比妥钠则麻醉维持时间长,动物非常安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树鼩抓取和保定、采血、灌胃基本实验技术方法进行探讨,逐步规范树鼩实验技术.方法 选用成年树鼩进行抓取和保定,分徒手法和器具法(自制捕捉保定袋),对130只树鼩采用尾静脉、股动(静)脉两种采血方法;采取人用8号胃管可对树鼦经口灌胃给药.结果 所采用徒手、器具的方法抓取和保定树鼦均能有效地控制动物,不会发生动物死亡或很少逃逸;两种方法都顺利采集到所需血量,股动(静)脉单次最大采血量可达2 mL而不损伤动物;12只树鼩连续灌胃10 d,成功率100%.结论 自制的捕捉保定袋经济实用,摸索的几种树鼩实验技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树[鼠句]抓取和保定、采血、灌胃基本实验技术方法进行探讨,逐步规范树[鼠句]实验技术。方法选用成年树[鼠句]进行抓取和保定,分徒于法和器具法(自制捕捉保定袋),对130只树[鼠句]采用尾静脉、股动(静)脉两种采血方法;采取人用8号胃管可对树[鼠句]绎口灌胃给药。结果所采用徒手、器具的方法抓取和保定树[鼠句]均能有效地控制动物,不会发生动物死亡或很少逃逸;两种方法都顺利采集到所需血量,股动(静)脉单次最大采血量可达2mL而不损伤动物;12只树[鼠句]连续灌胃10d,成功率100%。结论自制的捕捉保定袋经济实用,摸索的几种树[鼠句]实验技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