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8篇
  免费   485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247篇
口腔科学   134篇
临床医学   801篇
内科学   594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03篇
特种医学   317篇
外科学   522篇
综合类   1789篇
预防医学   653篇
眼科学   128篇
药学   705篇
  11篇
中国医学   671篇
肿瘤学   15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徒手核心肌力训练和悬吊运动疗法对下腰痛病例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空军某场站部分下腰痛官兵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将144例下腰痛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为徒手核心肌力组(徒手核心肌力训练+普通物理治疗),第2组为悬吊运动疗法组(悬吊运动疗法+普通物理治疗),第3组为对照组(普通物理治疗组),每组48例,开展6周干预试验.干预前、干预2周、4周、6周后分别对3组病例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腰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状况(Roland评分)及活动度(FFD评分),同步测量并观察3组病例的腰部肌力变化. 结果 全程参与的3组人数分别是:徒手核心肌力组43例,悬吊运动疗法组43例,对照组44例;徒手核心肌力组VAS评分为3.25、Roland评分为5.83、FFD评分为8.58;悬吊运动疗法组VAS评分为3.30、Roland评分为5.93、FFD评分为8.10;对照组VAS评分为2.41、Roland评分为3.03、FFD评分为7.40.3组下腰痛干预有效率分别为90.90%、85.13%和46.82%.试验组组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徒手核心肌力训练和悬吊运动疗法对下腰痛病例均有明显疗效.在不同环境下,部队卫生机构可根据相应的设施条件对下腰痛病例选用徒手核心肌力训练或悬吊运动疗法进行干预,从而有效缓解下腰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军队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部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991年1月至2016年7月军队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监测数据及1949年以来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文献共报道23起流行性出血热暴发疫情;驻东北地区部队暴发17起,占73.91%,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部队(P<0.01);1991年1月至2016年7月军队疫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和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共上报暴发疫情12起,流行性出血热1666例,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驻华北地区部队上报病例最多,为734例,占46.00%(P<0.0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1);战士发病人数明显多于军官(P<0.05);营区内发病明显多于营区外发病(P<0.05).结论 军队流行性出血热总体发病情况趋于平稳,在年龄、地区、发病地点分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加强监测,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升高流行区域驻军流行性出血热卫生防控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背景 Clarus可视管芯(Clarus Video System,CVS)是由美国Clarus公司研发的一种较新的可视光导管芯,其配备高清液晶显示屏及“J”形镜杆融合了可视软镜与光棒的优点,在国外已用于解决气管插管和处理困难气道,并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明确认识CVS的结构、插管准备工作、操作方法、临床运用及插管可能出现问题及处理对策,有益于提高CVS插管的有效性.内容 介绍CVS的结构、插管准备工作、操作方法、临床运用(包括普通气道和困难气道插管及改良运用)及临床运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趋向 CVS作为新的可视光导管芯,无论在普通气道还是困难气道插管,单腔管还是双腔管插管,快速诱导或清醒插管,都是有效的工具之一.但在临床中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气管插管设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 SIRT6基因属于Sirtuin家族的一员,是长寿候选基因.本文旨在长寿老人中探索SIRT6基因的罕见及常见变异分布情况.方法 从如皋长寿及衰老队列的长寿组中随机抽取102例长寿老人(≥95岁),对SIRT6基因的启动子及外显子区域进行PCR扩增和直接测序,识别罕见及常见变异,并与千人基因组中汉族人群数据进行频率比对.结果 总共完成约10 kb的测序,覆盖了SIRT6基因的8个外显子和1.5kb的启动子区域.在发现的20个已报道变异位点中,6个分布在启动子区,1个分布在外显子上,2个分布在3'UTR区域,11个分布在内含子区.共有12个已报道变异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ies,MAFs)超过0.05;其中,rs352493(MAF=0.245)为非同义突变.在剩下8个MAF低于0.05的已报道位点中,rs117541451 (MAF=0.010)和rs146420357(MAF=0.029)与千人基因组中汉族人相应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观察到5个新发位点,其MAF均为0.005.这5个位点中,有1个分布在外显子上,1个分布在启动子区,1个分布在3'UTR区域,2个则分布在内含子区.结论 在如皋长寿人群SIRT6基因上首次观察到20个已报道变异位点(12个为常见位点)及5个新发位点(均为罕见位点).这为长寿的遗传学探索及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候选位点,进一步强调了罕见变异在长寿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血中杜冷丁的亲水性固相材料提取方法。方法取1.0mL检血加1.0mL水稀释,倒入装有2.3g亲水性固相材料小柱中,用10 mL二氯甲烷或乙醚洗脱,洗脱液中加利多卡因,挥干,用乙酸乙酯定容至0.1mL。结果二氯甲烷提取率(mean ± SD)为(95.1±3.2)%,检出限13ng/mL ;乙醚提取率(mean ± SD)为(74.4±3.1)%。回收率100.8%,线性范围1.0~40μg/m L。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适合作为常规毒物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家兔脑干机械性损伤后S100β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健康家兔24只,经自制打击装置打击脑干部位,分别于损伤后0、2、4、8、16、24、48、72h解剖取脑干,甲醛固定,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结果损伤后0h家兔脑干中可见S100β阳性染色均匀分布在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及突起中。脑干机械性损伤后2h ,星形胶质细胞结构破坏,大量的S100β从中漏出,突起消失;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S100β逐步升高,24h达到高峰,之后下降,但仍高于0h (LSD检验,P<0.05)。结论 S100β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损伤的敏感生化指标,根据S100β的含量变化可作检测脑早期缺血缺氧性损伤和预后的黄金指标;同时可以应用于法医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间的推断,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IMN)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7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IMN组(38例)和MIPPO组(38例),采用Mazur评分评价两组术后踝关节功能,统计两组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率。2014年2月选取郑州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的新鲜成人踝关节标本10具,建立胫骨中下段骨折模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例。分别采用IMN和MIPPO两种方法固定,进行三点弯曲实验、轴向压缩实验以及扭转强度实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内固定失败状况,IMN组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3例,骨折不愈合2例,愈合时间平均(13.6±2.1)周;MIPPO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1.3±1.7)周。术后1年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弯曲偏移量、轴向压缩偏移量和扭转角度均大于IMN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与IMN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各有利弊,MIPPO可减轻手术创伤,但力学性能不如IMN,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4年9月收治的1例ALL维持化疗中合并肺结核及TB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性,11岁,确诊ALL 27个月,维持化疗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予抗感染、抗真菌及甲泼尼龙治疗后,体温一度正常;1个月后再次发热,伴咳嗽、头痛,予抗感染、抗真菌治疗无好转,头痛加剧,并出现颈项强直,肺部CT示上肺及下肺背段炎症,脑脊液结核TB-DNA、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均阳性,确诊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予规则抗结核治疗1.5年,病情治愈.结论 儿童ALL合并TBM的早期诊断是难点,及时、长疗程抗结核治疗,适当兼顾白血病化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抗结核病疗效,且不影响白血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输注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该院经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无效的难治性RA住院患者4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予UC-MSCs混悬液静脉榆注1次,细胞数为1×106个/kg.对比输注前后患者关节肿胀压痛数、血沉、C反应蛋白、28个关节痰病活动评分(DAS28)、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结果 UC-MSCs输注治疗后3名患者关节肿胀压痛数、血沉及DAS28(4)明显改善,另1名患者无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过敏、排斥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无异常变化.结论 UC-MSCs输注治疗RA安全性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难治性RA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小RNA622(microRNA-622,miR-622)及双重特异性酪氨酸调节激酶2(DYRK2)在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细胞系SW1116、SW480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SW1116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培养结肠癌细胞系SW1116、SW480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细胞.Real time PCR检测组织及细胞中miR-622的表达,Real 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DYRK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SW1116中转染miR-622 mimics上调miR-622表达,同时对照(NC)组转染阴性序列并验证,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上调miR-622后SW1116中DYRK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用Transwell法检测SW1116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细胞SW1116中miR-622 mRNA呈高表达而DYRK2 mRNA及蛋白呈低表达,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916,P<0.01).转染miR-622 mimics后,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NC组,miR-622 mimics组DYRK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减低(P<0.01).相应的,Transwell结果显示,相比于NC组,SW1116细胞转染miR-622 mimics后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结论 结肠癌中miR-622呈高表达而DYRK2呈低表达,上调miR-622可负性调控DYRK2表达并促进SW1116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